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6Z1-E0091)
- 作品数:7 被引量:150H指数:4
- 相关作者:唐小平李凌华陈伟烈邓西龙蔡卫平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南方地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常见的侵袭性真菌,一般引起播散性感染。其感染确诊需要病原诊断,治疗难度较大,病死率高。该菌致病途径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与流行病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因素相关。近年来,马尔尼菲青霉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基因组特征、致病与耐药分子机制及PCR快速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初步进展,为有效防治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 李凌华唐小平胡凤玉
-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基因耐药性
- 10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近年来逐年增加,呈多部位播散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贫血、消瘦、咳嗽、咳痰、皮疹、脾大为主,外周血CD4+淋巴细胞计数多数(91.09%)<50个/μl;特征型皮疹具有一定诊断意义,皮肤活检、血培养、骨髓培养阳性率高;应用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疗效较好,长时间二级预防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降低复发率。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已成为广东地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发生于CD4+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的患者,确诊需多部位取材培养或活检,治疗推荐使用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 李凌华唐小平蔡卫平
-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病
- HIV/AIDS患者负性情绪及其与外周血T细胞计数关系的探讨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负性情绪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2例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测评,进行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计数。CD4^+T细胞〈0.2×10^9/L分为A组,≥0.2×10^9/L分为B组,分析A、B组负性情绪的差异性,CD4^+细胞计数与SCL-90各项得分相关性,分别将CD3^+、CD4^+、CD8^+T细胞计数作为因变量进行线形回归分析。结果77例(75.49%)HIV/AIDS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卫生问题,除敌对情绪外,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八项因子分均较常模明显异常(P均〈0.05),抑郁和焦虑主观感受的发生率分别为67.65%(69/102)和43.13%(44/102),较正常人明显突出;A组患者的心理卫生问题、在抑郁、焦虑方面的主观感受较B组突出(P〈0.05);CD4^+T细胞数量与SCL-90总分及多项均分呈负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状对CD3^+、CD4^+、CD8^+T细胞的影响最大。结论大部分HIV/AIDS患者心理卫生状况存在明显异常,HIV/AIDS人群的情绪表达与CD4^+T细胞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抑郁症状最明显。
- 卢斯汉唐小平邓西龙陈伟烈胡荣欣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T淋巴细胞亚群心理学试验
- 广东地区762例住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机会性感染分析被引量:46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特点及其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762例HIV/AIDS住院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外周血CD4+进行分析.结果 762例患者中,704例(92.39%)发生机会性感染,共发生感染1428例次,其中真菌、细菌、病毒感染分别占38.38%、36.20%和7.77%.以肺部、口腔、皮肤、消化道感染、败血症及其他全身播散性疾病为主,分别占33.05%、26.89%、10.29%、8.96%、6.58%和9.94%.CD4+≥2001μ1的患者机会性感染率为75.74%(103/136),而CD4+〈200/μl的患者则为96.01%(601/6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的AIDS指征性机会性感染均发生在CD4+〈200/μl患者,其中81.97%的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CP)、71.43%的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及所有的隐球菌脑膜炎、播散性隐球菌病、播散性组织胞浆病、播散性鸟型分枝杆菌病(MAC)、播散性青霉病及弓形虫脑病均发生在CD4+〈50/μ1的患者.结论 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主要病原为真菌、细菌、病毒等,以肺部、口腔、皮肤、胃肠道和全身播散性感染为主.CD4+水平越低,机会性感染特别是指征性机会性感染越常见,CD4+对机会性感染发生的预测、预防和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黄丽芬唐小平蔡卫平陈谐捷雷春亮李凌华张复春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机会致病菌感染
- 长期不进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者准种膜蛋白V3环氨基酸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了解长期不进展HIV-1感染者HIV-1准种膜蛋白V3环氨基酸序列特征及变异特点.方法 应用终点有限稀释套式PCR方法,对5例长期不进展HIV-1感染者不同时间点单个HIV-1前病毒env基因c2-v3-c3区域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用序列确证分析技术分析env基因区V3环氨基酸序列特征.结果 5例患者不同随访时间点获得的准种序列中,V3环35个氨基酸中出现多样性的位点分别有1~10个不等,同一患者不同随访时间点准种优势株序列完全一致或仅有1~2个位点不同;4例患者V3环顶端四肽为GPGR,1例患者为GPGK,同一患者不同随访时间点V3环顶端四肽一致;根据V3环11和25位氨基酸及V3环的电荷推测HIV-1辅助受体均为趋化因子受体(CCR)5.结论 长期不进展HIV-1感染者V3环序列存在不同程度变异,顶端四肽稳定性高,感染的HIV-1毒株可能为非合胞体诱导型毒株.
- 陈伟烈唐小平唐漾波魏绍静
- 关键词:HIV-1病毒包膜蛋白质类氨基酸类
- 广东省艾滋病患者HIV-1基因亚型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 了解目前广东省HIV/AIDS患者HIV-1基因型的流行状况.方法 用套式PCR对222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HIV前病毒DNA膜蛋白env基因C2-V4区及其邻近区域片段进行扩增,并对片段进行序列测定,与国际HIV-1标准毒株序列进行比较,依据同源性确定基因型.结果 222例患者中,111例PCR扩增阳性并得到相应的序列,66例(59-46%)为CRF01-AE重组亚型,18例(16.22%)为BC型,18例(16.22%)为B亚型,9例(8.11%)为C亚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感染来源的HIV-1感染均以CRF01-AE为主(均为50%以上).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2个月临床有效的57例患者,CD4+T细胞计数的变化在各基因型分组及各治疗方案分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95.72、85.61,P>0.05).结论 广东省HIV/AIDS患者中,目前流行的HIV-1毒株以CRF01-AE亚型为主,同时有BC(包括CRF07-BC、08-BC重组亚型)及B、C亚型存在,基因型分布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基因型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均无相关性.
- 卓丽唐小平陈伟烈邓西龙
- 关键词:HIV-1艾滋病基因型
- 耶氏肺孢子虫基因突变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被引量:1
- 2008年
- 耶氏肺孢子虫是导致免疫抑制宿主尤其是艾滋病患者机会性肺部感染(即肺孢子虫肺炎,PCP)的一种真菌。虽然磺胺类药物和氨苯砜的预防性应用已经明显降低了艾滋病患者PCP的发病率,但是与这些药物相关的抗药性的产生越来越引人关注。二氢蝶酸合成酶(DHPS)和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是磺胺类药物和氨苯砜作用的位点,现已发现这些相关基因的特殊位点会发生突变。此文对是否由于广泛的预防性用药导致了耶氏肺孢子虫的DHPS和DHFR基因突变、感染突变株患者的预后、DHPS和DHFR基因突变与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嚼唑或氨苯砜加甲氧苄啶或乙胺嘧啶耐药的关系进行综述。
- 邓西龙唐小平
- 关键词:突变耶氏肺孢子虫二氢叶酸还原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