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2511041)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徐鹏飞吴俊江张淑珍范素杰姜良宇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大豆
  • 2篇野生
  • 2篇野生大豆
  • 2篇疫霉
  • 2篇疫霉根腐病
  • 2篇生大豆
  • 2篇根腐
  • 2篇根腐病
  • 2篇根腐病菌
  • 2篇病菌
  • 2篇大豆接种
  • 2篇大豆疫霉
  • 2篇大豆疫霉根腐...
  • 2篇大豆疫霉根腐...
  • 1篇多酚
  • 1篇侵染
  • 1篇总多酚
  • 1篇细菌性斑点病
  • 1篇过氧化物
  • 1篇过氧化物酶

机构

  • 4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4篇张淑珍
  • 4篇吴俊江
  • 4篇徐鹏飞
  • 3篇姜良宇
  • 3篇范素杰
  • 2篇王欣
  • 2篇李文滨
  • 2篇王金生
  • 2篇靳立梅
  • 1篇张小明
  • 1篇靳丽梅

传媒

  • 2篇大豆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植物病程相关蛋白PR10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植物病程蛋白是植物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后诱导产生并积累的一类蛋白质总称,是植物防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根据它们的结构、亲源关系和生物活性,PR蛋白主要分为17个功能家族。PR10蛋白是具有核酸酶相似结构,一般为分子量15~19 kDa的酸性蛋白。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一些PR10蛋白具有核酸酶活性和体外抗菌功能,在植物防御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此,就PR10蛋白的基因结构、表达模式、核酸酶活性、抗病机制、在转基因方面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本实验室工作进行综述,为其在植物抗性育种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程鹏姜良宇靳立梅吴俊江王金生徐鹏飞张淑珍
关键词:病程相关蛋白
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被引量:8
2013年
对大豆疫霉菌胁迫下抗感不同野生大豆根、茎、叶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抗病野生大豆接种后叶中POD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高于感病野生大豆,同时高于未接种植株;而根和茎中的POD酶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有所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
程鹏徐鹏飞范素杰靳立梅吴俊江王金生张淑珍
关键词:大豆疫霉根腐病野生大豆
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总多酚含量的变化被引量:4
2012年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Gerdemann)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大豆生产的土传性病害,可在大豆生长的各个时期对其造成危害。总多酚(polyphenol)是植保素的重要组成成分,与植物抗病性密切相关。研究将抗感不同的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菌,并测定其根、茎、叶中总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抗感野生大豆根、茎、叶中总多酚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均高于相应对照。总体而言,抗病野生大豆总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幅度(30%,55%,-40%,-100%)高于感病野生大豆(20%,35%,50%,90%)。
王欣靳丽梅徐鹏飞吴俊江李文滨范素杰姜良宇张小明张淑珍
关键词:大豆疫霉根腐病野生大豆总多酚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侵染大豆品种叶片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是严重危害大豆生产的叶部病害。本研究采用针刺法,对高抗大豆细菌性斑点病4号生理小种的大豆品种绥农8和高感品种合丰25分别接种大豆细菌性斑点病4号生理小种后,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接种时间的增加,抗感大豆品种叶片超微结构出现了明显差异,接种120h后,抗病品种叶片细胞内部结构基本上比较完整,而感病品种叶片细胞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细胞质膜、核膜、核质及叶绿体均受到严重的破坏;叶绿体基粒片层消失,大部分叶绿体膜也逐渐解体,线粒体的空泡化严重,说明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引起细胞结构病变在抗感品种间的表现不同。研究为揭示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姜良宇徐鹏飞吴俊江范素杰王欣李文滨张淑珍
关键词: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