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X2012136)

作品数:19 被引量:540H指数:11
相关作者:毛静远毕颖斐王贤良赵志强侯雅竹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中医
  • 11篇证候
  • 10篇心病
  • 10篇冠心病
  • 7篇中医证
  • 7篇中医证候
  • 6篇证候要素
  • 4篇证候特征
  • 4篇中医药
  • 4篇临床流行病学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心绞痛
  • 3篇中医病
  • 3篇中医证候特征
  • 3篇临床流行病学...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绞痛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机构

  • 18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18篇毛静远
  • 17篇毕颖斐
  • 12篇王贤良
  • 11篇赵志强
  • 7篇侯雅竹
  • 7篇李彬
  • 4篇王帅
  • 3篇郝丽梅
  • 2篇张伯礼
  • 2篇赵国元
  • 1篇郑颖
  • 1篇王恒和
  • 1篇王聪
  • 1篇李红
  • 1篇吴慧轩
  • 1篇王家莹
  • 1篇葛永彬
  • 1篇赵桂峰
  • 1篇陆一竹

传媒

  • 6篇中医杂志
  • 4篇天津中医药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不同性别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性别的证候要素分布特征。[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2月确诊为AMI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65例女性患者作为女性心梗组,选取同期住院诊断为AMI的68例男性患者作为男性心梗组。采用证候要素辨证方法进行分析,运用频数统计进行数据处理,将女性心梗组的中医证素与男性心梗组的证素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提取证候要素8种,两组的中医证素分布均以血瘀、气虚为多见,女性心梗组阴虚比例高于男性心梗组(P<0.05),男性心梗组痰浊、阳虚比例高于女性心梗组(P<0.05)。[结论]AMI患者不同性别的中医证素分布有其独特性,但还需大样本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李彬毛静远毕颖斐王家莹赵志强王贤良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性别证候要素辨证分析
冠心病中医证候地域性特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3
2020年
目的分析我国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地域性分布特征。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来自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大地区的8129例冠心病患者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其差异与规律。结果各个地域最常见的虚性证素均为气虚和阴虚,实性证素均为血瘀和痰浊。血瘀与气虚地域分布特点相似,提示两者可能存在相关性。气虚和血瘀均以东北地区最为多见,痰浊在西南和华南地区最为多见,阴虚在西南和华南地区最为少见,气滞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地区相对多见,在西南地区则少见。总体上实性证素严重程度高于虚性证素,呈现出"实重于虚"的特点。结论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地域分布存在共性规律,亦有区域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地开展因地、因人辨治。
毕颖斐王贤良赵志强侯雅竹毛静远张伯礼
关键词:冠心病证候要素证候类型地域性特征流行病学调查
PCI与CABG术后中医证候特征的专家调查被引量:31
2013年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专家调查(Delphi)法,针对PCI与CABG术后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进行专家咨询。[结果]PCI与CABG术后中医证候要素均以血瘀多见,证候类型均以气虚血瘀多见,但后者较前者相对多见虚性证素,尤其是血虚与阳虚;证候类型对比,后者较多见心阳不振、气阳两虚、阴阳两虚。[结论]专家一致认为CABG术后患者较PCI术后患者气虚更甚、阳虚多见。
李彬毕颖斐赵志强王贤良毛静远
关键词:PCICABG中医证候
心脏X综合征中医病机概述被引量:9
2016年
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心脏X综合征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临床报道日益增多,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治疗手段也日渐丰富,现代医学主要承袭冠心病用药及雌激素替代治疗,效果不甚令人满意。而中医药广泛应用于心脏X综合征的治疗,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在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临床优势。
观云毕颖斐毛静远
关键词:心脏X综合征中医药病因病机
论灸法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22年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的高发疾病。近年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灸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临床被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并开展了相关研究,文章就各种灸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为同道参考。
王慈毕颖斐曹雅雯王家莹贾壮壮王帅王帅毛静远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灸法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女性患者的证候要素分布特征。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确诊为AMI于我院住院的65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证候要素辨证方法进行分析,运用频数统计进行数据处理,对女性AMI患者的证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提取证候要素8种,女性AMI患者证素分布频率以血瘀、气虚、阴虚多见,分别为80.0%、64.6%和33.8%;双证素组合中,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多见,分别为21.5%、15.4%;三证素组合中,气阴两虚兼血瘀最多见,为18.5%。结论:AMI女性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有其独特性,但还需大样本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李彬毛静远毕颖斐赵志强王贤良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女性证候要素辨证分析
冠心病中医病因及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的设计与制作被引量:13
2013年
在文献分析及专家调查基础上,初步制定冠心病中医病因及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并通过多次临床预调查,对调查表不断进行完善与改进,最终制定正式临床调查表,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地域、大样本临床调查,对冠心病中医病因及证候学进行直接的临床考量。
毕颖斐毛静远王贤良李彬赵志强侯雅竹陆一竹王帅郝丽梅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
基于证候要素的病证结合辨治研究思路浅探被引量:13
2017年
证候要素简化了中医的辨证思维和逻辑判别程序,有助于临床便捷地把握中医证候特征。构建基于证候要素的病证结合辨治体系,应是目前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就证候要素判断条目的筛选、病证结合定量评价的方法及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量化研究思路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
毕颖斐毛静远
关键词:证候要素病证结合方证对应
炙甘草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验案被引量:8
2015年
运用炙甘草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该例辨证为虚实夹杂,以虚证为主,表现为气血阴阳皆衰,实证表现为血瘀与热蕴;治疗确定以益气通阳、滋阴养血为法,兼以活血化瘀、清热通便,辅以西医抗凝、抗血小板凝聚及改善心肌代谢。
毕颖斐李红吴慧轩郝丽梅毛静远
关键词:炙甘草汤中西医结合
基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诊断建议被引量:63
2018年
冠心病临床可分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猝死等类型,变化多端,进展迅速,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具有一定优势[1],而证候又是中医药辨治疾病的关键。项目组先后开展了文献分析、专家调查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等系列研究,对冠心病证候学的时代特征进行了深入了解。文献分析揭示近40年冠心病气虚、阴虚等虚性证候逐渐减少,而血瘀、痰浊等实性证候逐渐增多[2],且国内不同地域冠心病中医证候分布存在差异[3]。
毕颖斐王贤良毛静远张伯礼
关键词: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诊断中医药防治中医药辨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