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07H05)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建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社会
  • 1篇中产阶层
  • 1篇中产阶级
  • 1篇中国中产阶级
  • 1篇社会参与
  • 1篇社会和谐
  • 1篇社会结构
  • 1篇社会特征
  • 1篇社会转型
  • 1篇实处
  • 1篇现实处境
  • 1篇阶层
  • 1篇阶级
  • 1篇和谐社会
  • 1篇处境

机构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王建平

传媒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研究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未开的脸与未知的脸:中国中产阶级的社会特征与现实处境
2008年
当代中国中产阶级是后发、外源式现代化下骤变式社会转型的结果与产物。在消费与政治参与上,它表现出与传统有关前卫、后卫论断的矛盾与异变。由于其突生性、复杂性加之尚未明朗化,这是一张仍缺乏认识的"未开的脸"。同样,由于社会转型中的种种不确定性,中产阶级的顺利成长也只是一种理论预期,这一阶层的未来也由于充满了变数而成为"未知的脸"。在地位追求上,中产阶级面临大众与精英的选择与困惑;在消费世界中,中产阶级也面临认同与迷失的双重可能。这些都成为未来中产阶级研究中应该跟踪的主要内容而不能轻率地做出结论。同社会阶层结构研究一样,我们应该从历史脉络的变化与文化比较中把握中国中产阶级的未来。
王建平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结构中产阶级
中产阶层: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被引量:7
2008年
从理论上看,中产阶层的社会参与呈现出似乎相互矛盾的两面性:"稳定器"和"推动器",但这种矛盾实际上是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双重表现。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中产阶层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保障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进步的双重意义。因此,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为中产阶层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王建平
关键词:中产阶层社会参与和谐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