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ZD108)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高志强姜哲陈叙李丽琴贾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论语
  • 5篇《论语》
  • 3篇英译
  • 3篇理雅各
  • 2篇导论
  • 2篇《论语》英译
  • 1篇新教
  • 1篇新教传教士
  • 1篇绪论
  • 1篇学而时习之
  • 1篇雅斯贝尔斯
  • 1篇耶稣
  • 1篇耶稣会
  • 1篇耶稣会士
  • 1篇译本
  • 1篇英译本
  • 1篇哲学家
  • 1篇政治
  • 1篇直译
  • 1篇轴心期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姜哲
  • 2篇高志强
  • 1篇李丽琴
  • 1篇陈叙
  • 1篇杨慧林

传媒

  • 5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国际汉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直译”的政治——论马士曼《孔子的著作》(第一卷)被引量:3
2016年
马士曼翻译的半部《论语》——《孔子的著作》(第一卷),系首次从汉语直接翻译的《论语》英译本,它对第一部中文《圣经》的翻译和出版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马士曼在翻译过程中施行了"字字对译"的"直译"翻译策略,使得该译本还兼具了字典及教材的功能;但马士曼的传教士身份使得该译本出现了形式上的严格"直译"与译文中实际"意译"的不对等现象;《孔子的著作》(第一卷)还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的发展。
高志强
关键词:《论语》直译
理雅各英译《论语》“贤贤易色”辨被引量:2
2014年
理雅各英译《论语》"贤贤易色"章,首先确立"为学之道"为本章的章旨,以此划定据以理解"贤贤易色"的意义视域,是儒门传统的"以色喻德"的劝贤之教。其次,通过对"易"的字面意义与内涵意义的区分,理雅各回应了"好色安可易"的质疑,一方面对《论语》文本的真理要求予以辩护,另一方面维护了朱熹解释的规范权威性。在此,翻译作为一种特别的方式,实际地开启了文本得以运动的意义活动空间,使得圣人言语在一种更为清楚的理解中,显出一种特有的新活力。
李丽琴
关键词:理雅各《论语》
西蒙·莱斯《论语》英译本“前言”及“导论”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西蒙·莱斯既是《论语》法译本的译者,也是《论语》英译本的译者。通过对其《论语》英译本诸种"书评"的阅读,本文将重点讨论该译本"前言"及"导论"中所涉及的某些理论问题。此外,在中西方学术文化相交汇的理论视域中,本文还对《论语》中相关语句的翻译进行了汇释汇校;进而,又对某些重要概念及其关系做出了辩读与阐释。
姜哲
关键词:西蒙《论语》英译本
中西“经文辩读”的可能性及其价值——以理雅各的中国经典翻译为例
2012年
"经文辩读"(Scriptural Reasoning)源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文本辩读"(Textual Reasoning)。最初是一群犹太学者秉承柯亨(Hermann Cohen)、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等人的思想,试图从跨文化和比较研究的角度重读基督教的《圣经》和犹太教的《塔木德》,后来又延展到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继1991年创办《文本辩读学刊》(Journal of Textual Reasoning)以后,彼得·奥克斯(Peter Ochs)
杨慧林
关键词:理雅各字面翻译基督教思想VIRTUE西方语境
“有道”和“无道”——《论语》经传与理雅各的“辩经权译”被引量:2
2013年
理雅各在《中国经典》第一卷《绪论》中这样评述孔子的政治观:“孔子教导的统治是改良后的专制主义。他不允许任何一位‘神授王权’(jus divinum)者免除个人美德和仁政的约束。孔子虽未明确谈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何在’,但其实我们可以假设:他认同《书经》‘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之说。一旦君不再推行天命之善、维系养民之政,他就丢弃了自己的头衔与王位,(民)在压迫中形成的坚忍不拔必将他的统治推翻。孟子每每勇于教诲这一昭然之理。孔子虽不喜欢谈论此类话题,
陈叙
关键词:理雅各《论语》经权无道专制主义《绪论》
“去圣”与“一词一译”——阿瑟·韦利的《论语》导论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或许没有其他哲学家能比孔子成为更多讨论的主题了",对话孔子、阐释《论语》已然成为我们当代建构意义的基本形式,不断被翻译/诠释的《论语》和不断被确认的翻译/诠释方法也已成为思想的"范式",正如雅斯贝尔斯(KarlT.Jaspers)所言,"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要回顾这一时期,……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原动力。"
高志强
关键词:《论语》导论雅斯贝尔斯轴心期哲学家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晚清新教传教士的《论语》英译被引量:2
2013年
一晚清时期的《论语》英译第一部在西方刊印的《论语》译本,是由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等人用拉丁语完成的,其书名为《中国哲学家孔子,或以拉丁语表述中国人的智慧》(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sive Scientia sinensis latine exposita),1687年出版于法国巴黎。①除《论语》之外,
姜哲
关键词:晚清时期新教传教士英译耶稣会士拉丁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