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1002FKDA04)

作品数:3 被引量:65H指数:2
相关作者:孙涛刘虎俊满多清朱国庆马瑞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固沙
  • 2篇防风固沙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体
  • 1篇杂岩
  • 1篇早古生代
  • 1篇增生杂岩
  • 1篇石板
  • 1篇输沙
  • 1篇输沙率
  • 1篇疏透度
  • 1篇化学特征
  • 1篇火山
  • 1篇火山弧
  • 1篇古生代
  • 1篇防风
  • 1篇风洞
  • 1篇风洞模拟

机构

  • 2篇甘肃省治沙研...
  • 1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朱国庆
  • 2篇满多清
  • 2篇刘虎俊
  • 2篇孙涛
  • 1篇马全林
  • 1篇张莹花
  • 1篇王继和
  • 1篇马瑞
  • 1篇吴春荣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仿真固沙灌木防风积沙效应的风洞模拟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仿真固沙灌木是一种由抗老化的高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并具有与油蒿、沙蒿等沙生灌木相似外部形状的新型防风固沙材料。在风洞内对不同疏透度(β)的仿真固沙灌木,在7,9,12,15m/s的实验风速下进行模拟研究,测定其防风与积沙效应,探讨输沙量与风速和疏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仿真固沙灌木在不同风速条件下,整个风速流场过程可分为灌木前部、灌木内部、灌木后部3个区域,形成6个减速区和4个加速区,共10个新能区。其中,障前H、0.5H区域和障后0.5H~3H区域为主要的风速削减区。不同疏透度的仿真固沙灌木在不同风速条件下其水平风速降低趋势一致,平均降幅在35%~46%之间,其中,枝条数20根、疏透度(β)为36%~41%的仿真固沙灌木降幅最大。不同疏透度仿真固沙灌木障后输沙量随风速增加而增大,但其阻沙效益差异显著,疏透度(β)为36%~41%的仿真植物在不同风速下阻沙效益稳定,表现好。从仿真植物的构型设计与生产成本、防护效应及实际设置等方面综合考虑,初步确定仿真固沙灌木最佳疏透度(β)应在30%~40%之间,枝条数量在16~20根之间较为合适。
孙涛王继和满多清吴春荣刘虎俊马全林朱国庆
关键词:疏透度风洞模拟防风固沙
3种机械沙障防风固沙功能的时效性被引量:50
2012年
对设置在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固定沙丘地带的3种机械沙障(麦草沙障、粘土沙障、塑料网格沙障)在不同时期进行破损率、输沙率、风速等指标的测定,研究经过不同时间后各类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各类沙障设置初期(2002-2004年)均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类沙障破损率均有所增加,6年后麦草沙障的破损率最大,平均为53%,塑料沙障最小,为11%,粘土沙障介于二者之间;沙障破损导致地表粗糙度均发生明显的变化,麦草沙障由设置初期粗糙度最大降到了最低,其近地表层0~20cm处的输沙率由2003年占裸地(CK)的0.11%上升为2009年的44.47%;粘土沙障顶部掏蚀严重,其输沙率也随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由19.32%上升为30.87%,这两类沙障表面由固定向流动沙丘发展的趋势明显。塑料沙障中下部沙面稳定而顶部很少被掩埋,平均粗糙度最大,其输沙率随时间的延长呈减少趋势,由2003年占裸地(CK)的2.73%下降为2009年的0.64%,表明沙障内沙面稳定,沙丘基本固定住,沙障仍具有固沙效应。从设置成本和实际的防护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塑料沙障相比其他机械沙障具有长期、稳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孙涛刘虎俊朱国庆张莹花马瑞满多清
关键词:防风固沙输沙率
中祁连西段石板墩堆晶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石板墩堆晶岩位于中祁连地块西段党河断裂带北侧,主要由橄榄岩、蛇纹石化橄辉岩和辉长岩组成,具有多旋回、多韵律层的产出特征。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86.5±3.3)Ma。岩石地球化学结果显示,蛇纹石化橄辉岩和辉长岩配分型式十分相似,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LREE相对富集、HREE平坦型分布以及正Eu异常(Eu/Eu*=0.97~3.04)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蛇纹石化橄辉岩、辉长岩为同源岩浆作用的产物,源区为被俯冲流体交代过的软流圈地幔,形成于火山弧环境,是在岩浆作用过程中不断发生堆晶作用,并在堆晶之后再次泵入混合大量新的玄武岩浆反复进行所形成。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中祁连西段是早古生代早期在残留的微陆块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火山弧增生杂岩地体。
马蓁刘铮刘懿馨王金荣
关键词:早古生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