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Z337)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石波梁平江正强李静梅李里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聚糖酶
  • 2篇寡糖
  • 2篇甘露寡糖
  • 2篇甘露聚糖
  • 2篇甘露聚糖酶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功能
  • 1篇棕榈粕
  • 1篇酶解
  • 1篇魔芋精粉
  • 1篇精粉
  • 1篇海栖热袍菌
  • 1篇发酵
  • 1篇分离纯化
  • 1篇高温
  • 1篇Β-甘露聚糖...
  • 1篇纯化
  • 1篇纯化和性质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梁平
  • 3篇石波
  • 2篇江正强
  • 2篇李静梅
  • 1篇刘程程
  • 1篇张敏
  • 1篇周鹏
  • 1篇李里特
  • 1篇程永强
  • 1篇唐荦
  • 1篇姚喜梅
  • 1篇陈明海
  • 1篇唐艳斌
  • 1篇王绍云
  • 1篇陈亚房
  • 1篇刘德生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嗜热枯草芽孢杆菌TT68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2010年
研究了嗜热枯草芽孢杆菌TT68的发酵条件的优化。经碳源、氮源、碳氮比、氨基酸和添加维生素5个单因素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枯草芽孢杆菌TT68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摇瓶发酵培养条件:4g/L魔芋精粉为碳源,0.7g/L豆粕粉为氮源,碳氮比为6∶1,2g/LL-缬氨酸和0.75mg/L盐酸吡哆辛。在上述条件下培养6d,胞外β-甘露聚糖酶活性最高,可达7500U/mL。采用5L发酵罐进行放大培养,48h酶活即达到最高,可达9870U/mL。该嗜热枯草芽孢杆菌能利用廉价的碳源和氮源高产甘露聚糖酶,且发酵周期短,在工业化生产甘露聚糖酶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唐荦唐艳斌江正强周鹏
关键词:Β-甘露聚糖酶发酵魔芋精粉
重组海栖热袍菌极耐热甘露聚糖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研究了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MSB8甘露聚糖酶基因(TM_1227)的克隆、重组酶的纯化和性质。该基因全序列2010bp,编码66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6.827kD。根据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该β-甘露聚糖酶与Thermotogasp.RQ2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GenBank登录号ACB09927.1)同源性最高,为99%。重组转化子经IPTG诱导酶比活可达39.7U/mg蛋白。粗酶液经金属亲和层析,得到电泳纯甘露聚糖酶。以槐豆胶为底物时,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95°C和pH8.0,85°C处理30min酶活保存50%以上,很有潜力用于高温、偏碱性的造纸工业。对椰子甘露聚糖和槐豆胶的主要水解产物是不同聚合度的甘露寡糖,几乎没有单糖生成,适合生产低聚甘露糖。
张敏江正强李里特
关键词:海栖热袍菌甘露聚糖酶
阿拉伯木寡糖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近年来由于不断发现低聚寡糖的一些独特的生理功能使得其逐渐成为食品科学研究的焦点。阿拉伯木寡糖作为一种新兴的低聚寡糖,由于其在理化特性和功能性等诸多方面优于其他低聚糖更是备受关注。本文以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为基点,从阿拉伯木寡糖的制备、分离纯化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尤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其生物学功能,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德生石波梁平陈明海程永强
关键词:分离纯化生物学功能
荧光辅助糖电泳检测葡甘露寡糖条件的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索荧光辅助糖电泳(FACE)检测葡甘露寡糖组分的条件。【方法】以魔芋葡甘露寡糖为原料,对比3种荧光衍生剂的电泳分离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分离胶浓度、衍生化反应条件及样品杂质对FACE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FACE分析葡甘露寡糖的最佳条件。【结果】FACE分析葡甘露寡糖最佳条件是:荧光衍生剂为ANTS,分离胶浓度25%,ANTS用量2μL,衍生化反应温度37℃,衍生化反应时间16 h。【结论】FACE对葡甘露寡糖组分有很好的分离效果,使用本方法可以确定葡甘露寡糖中至少含有14种组分,为葡甘露寡糖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姚喜梅石波刘程程梁平李静梅
酶解棕榈粕制备甘露寡糖及其组分的结构确定被引量:2
2009年
以棕榈粕为底物,用中性β-甘露聚糖酶降解得到甘露寡糖粗品,并对其采用纸层析法分离纯化其中的各组分,最终得到甘露二糖、甘露三糖和甘露四糖三种寡糖组分。通过气相色谱(GC)检测可知,这三种寡糖中只含有甘露糖和葡萄糖,且甘露糖和葡萄糖的比例依次为1.9∶1、3.8∶1和3.8∶1。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分离得到的三种寡糖的结构。
王绍云石波李静梅陈亚房梁平
关键词:棕榈粕甘露寡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