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6B07)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洪军孙仁华屈百鸣傅丽琴陈敏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肺
  • 3篇重症
  • 2篇心肺功能
  • 2篇心肺功能衰竭
  • 2篇衰竭
  • 2篇功能衰竭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 2篇肺功能衰竭
  • 1篇心肺衰竭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炎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休克
  • 1篇休克
  • 1篇源性
  • 1篇重症患者
  • 1篇重症心肌炎
  • 1篇危重
  • 1篇危重症

机构

  • 3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3篇洪军
  • 2篇傅丽琴
  • 2篇屈百鸣
  • 2篇孙仁华
  • 1篇杨向红
  • 1篇马岳峰
  • 1篇陈敏华
  • 1篇姚惠萍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皮心肺辅助循环治疗重症心肺衰竭患者的护理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心肺衰竭患者应用经皮心肺辅助循环系统(percutaneous cardiopulmonary support system,PCPS)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12月至2010年9月应用PCPS支持的13例重症心肺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危重冠心病严重主干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术中行PCPS支持5例,心肺功能衰竭行床边PCPS治疗8例。结果 5例PCI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治愈出院。8例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中有6例心肺功能明显好转,其中4例治愈出院;其余2例患者因心功能损害严重,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PCPS是治疗急性重症心肺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辅助治疗期间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是提高PCPS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傅丽琴孙仁华屈百鸣姚惠萍洪军
关键词:心肺功能衰竭护理
经皮心肺辅助循环治疗重症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七例被引量:3
2013年
急性重症心肌炎起病急,病情凶险。一旦出现心源性休克,病死率极高,而经皮心肺辅助循环系统(percutaneous cardio—pulmonary support system,PCPS)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有效的床旁辅助循环支持系统,对重症心肌炎的治疗已取得越来越多医生的关注。浙江省人民医院自2006年12月至2012年6月应用PCPS治疗重症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病例7例,现报道如下。
洪军孙仁华屈百鸣杨向红陈敏华傅丽琴
关键词:急性重症心肌炎心源性休克心肺PULMONARY
经皮心肺辅助循环系统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13年
目的 总结经皮心肺辅助循环系统(PCPS)对危重症患者支持治疗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2006年9月至2013年2月收住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22例严重急性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接受PCPS支持的基本资料和治疗情况,按预后将其分为康复出院组与院内死亡组,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PCPS辅助循环时间2~334(75±1O)h,成功脱机14例(63.6%),出院12例(54.6%),出院组与死亡组的PCPS前血乳酸水平为(4.6±2.0)与(9.5±6.1) mmol/L,心脏射血分数为0.35±0.03与0.26 ±0.01,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为8.4±1.9与11.1±2.3,多脏器衰竭(>3个)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PS是治疗急性严重心肺衰竭的有效手段,PCPS前血乳酸水平、心脏射血分数、SOFA评分、多脏器衰竭(>3)可能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洪军马岳峰
关键词:心肺功能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