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ABA177)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宋世会倪明田德英谢琳卡陈安群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胞菌
  • 2篇藻酸盐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假单胞菌
  • 1篇亚胺培南
  • 1篇生物被膜
  • 1篇生物被膜形成
  • 1篇生物膜
  • 1篇生物膜形成
  • 1篇西司他丁
  • 1篇细菌
  • 1篇细菌蛋白质
  • 1篇细菌蛋白质类
  • 1篇膜形成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余冰
  • 2篇陈安群
  • 2篇谢琳卡
  • 2篇田德英
  • 2篇倪明
  • 2篇宋世会

传媒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和藻酸盐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17及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膜形成及其藻酸盐合成基因algD表达的影响。方法:试管倍比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PA17和PAO1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改良平板培养法建立PA17和PAO1的生物膜模型,从微菌落形成阶段开始在生物膜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倍和10倍最低抑菌浓度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扫描电镜观察PA17和PAO1生物膜形成的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加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生物膜形成过程中algD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对PA17用1倍和10倍MIC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干预时,第3天algD表达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5和3.4倍,生物膜形态无明显变化;第6天algD表达分别增加0.38和0.78倍,没有形成生物膜。对PAO1用1倍和10倍MIC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干预时,第24小时algD表达较对照组分别增加2.5和3.5倍,生物膜形态无明显变化;第3天algD分别增加0.7和2.1倍,1倍MIC干预组仍可看到少量微菌落存在,10倍MIC干预组仅见散在的细菌;第6天algD分别增加1.5和2.1倍,两个浓度组均只见数个细菌黏附于盖玻片。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algD表达和生物膜形成的作用一致,虽可诱导algD表达上调从而使藻酸盐合成增加,但若从生物膜形成早期开始使用,仍可抑制和破坏生物膜形成。
倪明余冰田德英宋世会谢琳卡陈安群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藻酸盐
新型mucA基因突变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新型突变的mucA基因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17生物被膜形成过程和成熟生物被膜形态的影响。方法将PAO1的mucA基因全长克隆到铜绿假单胞菌表达质粒pUCP20上,转化到含新型mucA基因突变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17,酶切、测序鉴定;异丙基-B—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质粒表达,半定量逆转录(RT)-PCR检测IPTG诱导前后藻酸盐合成关键基因algD的表达水平;改良平板培养法建立PA17、含重组质粒的PA17及PAO1的生物被膜模型,扫描电镜观察其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结果IPTG诱导后,表达重组质粒的PA17浮游状态时algD表达下降,证实PAO1的mucA基因转化PA17成功,其生物被膜形成速度居PAO1和PA17之间,8h时即可出现不可逆性黏附,6d形成成熟生物被膜,PA17、PAO1和含重组质粒的PA17所形成的成熟生物被膜形态相似。结论PA17所含的新型mucA基因突变造成PA17生物被膜形成初始阶段的不可逆黏附过程延迟,但对成熟生物被膜形态无影响。
倪明余冰田德英宋世会谢琳卡陈安群
关键词:假单胞菌铜绿藻酸盐细菌蛋白质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