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4028F030103)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冯冬芹朱予辰褚健鲁立李志强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网络
  • 2篇时钟
  • 2篇时钟同步
  • 2篇可靠性
  • 2篇EPA
  • 2篇EPA网络
  • 1篇调度
  • 1篇调度算法
  • 1篇丢包
  • 1篇多媒体
  • 1篇多业务
  • 1篇直径
  • 1篇容错
  • 1篇容错性
  • 1篇实时性
  • 1篇数据流
  • 1篇数据流通
  • 1篇双环
  • 1篇通信
  • 1篇通信协议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冯冬芹
  • 2篇褚健
  • 2篇朱予辰
  • 1篇鲁立
  • 1篇陈鹏
  • 1篇李志强

传媒

  • 2篇计算机工程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EPA网络芯片验证与测试
2012年
提出一种EPA网络芯片的验证方法。介绍EPA网络芯片的功能和结构,设计基于虚拟设备的EPA网络环境,从验证网络通信接口和调度正确性的角度,将设计的EPA网络芯片接入到已有EPA网络中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的同步精度在1μs以内,能满足使用需求,且验证了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作为从时钟程序的稳定性。
陈鹏冯冬芹
关键词:EPA协议仿真系统时钟同步
双环平行网络时延及可靠性分析
2012年
针对环网的不足,提出双环平行网络,并分析双环平行网络的时延和可靠性。使用图论知识表示双环平行网络的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直径、平均距离、连通度和容错性等性能参数。双环平行网络的直径和平均距离约为环网的一半,其传输时延也约为环网的一半。双环平行网络的连通度和边连通度比环网大1,其可靠性远远高于环网。实验结果表明,环网与双环平行网络的时延之比为1.90∶1,验证了双环平行网络的传输时延约为环网一半的结论。
李志强冯冬芹
关键词:直径连通度容错性
基于EPA的块数据流通信调度与控制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实现音视频向工业实时以太网(EPA)控制总线的业务融合,针对音视频传输特点,结合控制数据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一种基于EPA的通信调度算法.通过定义"块数据流",给出数学模型和网络约束条件,并将块数据流视为周期数据,以控制数据延时、块数据流自由周期和块数据流延时抖动为约束,规划宏周期调度;为了充分利用带宽,将同一数据块分割至多个宏周期以规划时间片.算法可保证EPA网络稳定性和控制实时性,且满足块数据流的流畅性需求.实际应用中将视频流与控制数据复合传输,结果表明,在不干扰控制数据传输的同时,延时抖动满足系统要求,算法有效性得到验证.
朱予辰冯冬芹褚健
关键词:EPA多业务多媒体调度算法
EPA总线和1553B总线的性能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工业或军用网络由于多媒体应用带来的大数据量传输问题,对EPA总线和1553B总线在系统结构、底层通信协议和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两者在流媒体数据等大数据量在传输中的优劣势,计算两者的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EPA总线在流媒体数据等大数据量传输上有更大的优势,且可靠性优于1553B,但其具有冗余切换的技术瓶颈,该问题可以利用1553B总线技术解决。
朱予辰冯冬芹
关键词:通信协议流媒体实时性可靠性
EPA网络控制系统丢包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基于时钟同步技术的时分调度网络控制系统工作方式,分析了基于EPA协议的网络丢包原理.建立在不同实时性要求情况下EPA网络系统的丢包模型,并且分析了时钟偏差抖动为马尔科夫链时,通信周期、时间片长度以及时钟同步精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提升EPA系统实时性的方法.最后对EPA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鲁立冯冬芹褚健
关键词:网络控制系统EPA丢包马尔科夫链时钟同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