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52016)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增陈彦旭裴云石爱霞刘国清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舒兰市第一中学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主题

  • 4篇诗人
  • 4篇浪漫主义诗人
  • 3篇英国浪漫主义
  • 3篇英国浪漫主义...
  • 3篇浪漫
  • 3篇浪漫主义
  • 2篇雪莱
  • 2篇华兹华斯
  • 2篇《序曲》
  • 1篇东方之旅
  • 1篇东西方
  • 1篇东西方文化
  • 1篇序曲
  • 1篇异化
  • 1篇犹太
  • 1篇犹太教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研究
  • 1篇生态人
  • 1篇诗学

机构

  • 8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舒兰市第一中...

作者

  • 4篇陈彦旭
  • 4篇李增
  • 2篇裴云
  • 1篇刘国清
  • 1篇周琴
  • 1篇石爱霞

传媒

  • 4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外语学刊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 5篇2013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次关乎“东方”的诗学之旅——从华兹华斯《序曲》中“阿拉伯之梦”谈起
2013年
学者们在研究华兹华斯《序曲》中的"阿拉伯之梦"时一直忽略梦境中"东方"元素,这与研究浪漫主义的东方书写中向来重拜伦、雪莱而轻华兹华斯的传统不无关系。华兹华斯书写东方的诗歌虽然比前两位诗人的数量少,但是就阿拉伯之梦这一段来说,却与当时的东方学话语建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产生是19世纪西方世界东方学话语系统影响与诗人阅读经验结合的产物。从宏观上看,"阿拉伯之梦"回击了当时主流的东方学话语。从微观上看,它又暗示诗人的诗学计划,具体展现华兹华斯对伯克崇高美学思想的追求。
李增裴云
关键词:华兹华斯东方之旅崇高《序曲》
选民意识·先知声音·预言诗人——论华兹华斯《序曲》中诗人定位及其中的犹太教思想因素被引量:4
2011年
作为一部展现华兹华斯心灵成长历程的自传体长诗,《序曲》中呈现出了诗人取自东方犹太教中"选民意识"的特征。通过探讨这种"选民意识"以及其在《序曲》中的具体表现——先知声音,旨在说明"选民意识"是华氏追求预言诗人地位的思想动因,也是其用来摆脱影响的焦虑、超越前辈诗人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他吸收犹太教思想因素的证明。
李增裴云
关键词:华兹华斯序曲
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东方书写中的“爱”与“和谐”
2013年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对于东方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其诗歌创作中存在着大量的东方书写。对于这些书写,传统解读方式常常采用“东方主义”式的视角,从而相应地做出这一类的东方书写体现了西方诗人对于东方的贬低、鄙视与征服等负面情绪的结论。本文则在雪莱的东方书写中着重挖掘“爱”与“和谐”这两个独特的因素,并从中总结出雪莱的东方书写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积极态度与意义,从而对后殖民主义理论对于浪漫主义诗人东方书写所做出的片面阐释进行了有力的回拨。
陈彦旭
关键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融合”与“敬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东方书写的另一面
2013年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东方书写,体现出了对东方的浓厚兴趣。批评家对于这一现象的解读通常都会由后殖民批评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浪漫主义诗人对东方的描写与英国帝国主义的政治、历史、文化的宏观认同体系紧密相连,带有浓重的国家政治与后殖民色彩。然而,这一传统的解读方式并不能够概括与揭示浪漫主义诗人东方书写的全部内容,浪漫主义诗人"敬仰"东方,意欲与东方"融合"的另一面也应该得到关注与重视,这样的视角有助于挖掘他们对东方书写中的文化意义,澄清将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东方书写完全视为西方权力话语产物的误解和仅将东方视为"他者"的偏见,同时也有助于考察其东方书写的内容与方式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融合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李增陈彦旭
关键词:浪漫主义诗人敬仰
雪莱《钦契》的文类及文类政治研究
2011年
《钦契》是雪莱的一部取材于意大利真实历史事件的诗体悲剧,它在雪莱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遗憾的是国内很少有人关注它的价值,而国外这些年的研究多从戏剧艺术与人物、互文性、社会历史、宗教、伦理学、心理学、女性主义角度进行。本文另辟蹊径,采取文类研究方法,从文类政治角度对《钦契》进行研究,力图证明它是一部哥特式文学作品,进而说明作者充分利用这种文类的潜在的功能表达政治主题,实现对传统哥特文学的超越。
李增周琴
关键词:文类
历史之维、印第安神话与隐喻——《乌鸦》主人公形象新探被引量:2
2011年
评论界对《乌鸦》主人公的形象一直颇有争议。其形象的确立既不可无视诗集的创作语境,也不可抛却乌鸦为主角的原因,还需探究乌鸦的隐喻特质。休斯著《乌鸦》就是要揭示当今人类全面异化的处境并实现对异化的超越,其笔下乌鸦的原型是温内贝戈印第安人神话中逢凶化吉、遇百难而不死的恶作剧者乌鸦。在诗集中乌鸦是人类的象征,其历经自然人、异化人的历史变迁,正朝着新人——生态人的目标迈进。
刘国清石爱霞
关键词:乌鸦自然人生态人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现实主义东方书写”被引量:2
2013年
一直以来,学界普遍认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东方书写难以摆脱传统的政治话语的束缚,浪漫主义诗人也往往被认为是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附庸与御用文人。对东方的"物化"、"负面化"、"妖魔化"这类的关键词在浪漫主义诗歌的研究中屡见不鲜。然而,拜伦是浪漫主义诗人中唯一亲自游历过东方的,在他的"现实主义东方书写"中体现出了一种求真务实、矫枉过正的意识,帮助他超越了同辈的东方书写,将东方书写带入到了一个新的层面,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对沟通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至关重要。
陈彦旭
关键词:拜伦现实主义东西方文化
贬低与征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书写印度的两种方式
2013年
在历史上,印度是英国在东方最为重要的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然而英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却对印度的文化普遍抱有一种鄙视和偏见的态度。这一思潮影响到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对于印度的看法与态度,并进一步决定了在这些诗人书写印度时采取了具有贬义的视角、内容与方式。浪漫主义诗人骚赛和济慈的代表作品中体现了书写东方的两种方式:贬低与征服。这两种方式与英国帝国主义的政治、历史、文化的宏观认同体系紧密相连,表现出了"欧洲中心主义"与"民族中心主义"的思想倾向。
陈彦旭
关键词:贬低浪漫主义诗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