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52018)
作品数:
2
被引量:2
H指数:1
相关作者:
刘敏霞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复旦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文学
主题
2篇
哥特小说
1篇
身份
1篇
民族
1篇
民族身份
1篇
纳撒尼尔·霍...
1篇
接受史
1篇
接受史研究
1篇
霍克斯
1篇
霍桑
1篇
弗兰肯斯坦
1篇
《弗兰肯斯坦...
1篇
DEATH
机构
2篇
复旦大学
2篇
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2篇
刘敏霞
传媒
1篇
河南科技学院...
1篇
英美文学研究...
年份
1篇
2014
1篇
201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美国哥特小说对民族身份的想象:1776—1861
被引量:1
2012年
哥特文学通常被划人通俗文学范畴,长期被排斥在学术研究的大门之外,美国哥特文学更是少有人问津,直到1960年美国著名学者莱斯利·费德勒的《美国文学中的爱与死》(Love and Death inthe American Novel)问世,这一状况才得以改变。在透彻分析了从查尔斯·布朗(Charles B.Brown,1771—1810)
刘敏霞
关键词:
哥特小说
民族身份
霍克斯
DEATH
纳撒尼尔·霍桑
从边缘到经典:《弗兰肯斯坦》的中国接受史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玛丽·雪莱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自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后,经历了异常曲折的接受过程。尽管它后来被奉为经典和同类文学作品的开山之作,但对它的解读和阐释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研究视角不断丰富和更新。文章对《弗兰肯斯坦》国内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勾勒出研究的清晰轮廓,并对该作品的研究前景作出展望。
刘敏霞
关键词:
哥特小说
弗兰肯斯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