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34002)

作品数:114 被引量:784H指数:16
相关作者:吴爱祥王洪江王贻明刘晓辉黄明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5篇矿业工程
  • 29篇冶金工程
  • 9篇建筑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0篇铜矿
  • 19篇浸出
  • 11篇氧化铜矿
  • 10篇膏体
  • 9篇堆浸
  • 9篇矿石
  • 8篇尾砂
  • 8篇矿体
  • 8篇黄铜矿
  • 8篇采矿
  • 8篇充填
  • 7篇尾矿
  • 7篇均匀设计
  • 6篇支护
  • 6篇铜矿石
  • 6篇浓密机
  • 6篇全尾砂
  • 6篇值模拟
  • 5篇数学模型
  • 5篇数值模拟

机构

  • 97篇北京科技大学
  • 8篇北京有色金属...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湖南涉外经济...
  • 4篇中国瑞林工程...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科技部
  • 3篇大冶有色金属...
  • 3篇山东黄金矿业...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南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长沙有色冶金...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有色金属矿产...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作者

  • 71篇吴爱祥
  • 41篇王洪江
  • 34篇王贻明
  • 16篇刘晓辉
  • 15篇黄明清
  • 14篇焦华喆
  • 11篇韩斌
  • 9篇于少峰
  • 9篇刘斯忠
  • 8篇温建康
  • 7篇胡凯建
  • 7篇姚高辉
  • 6篇武彪
  • 6篇熊有为
  • 6篇王勇
  • 5篇孙伟
  • 5篇李辉
  • 5篇姜立春
  • 4篇张晋军
  • 4篇王少勇

传媒

  • 16篇金属矿山
  • 10篇现代矿业
  • 9篇北京科技大学...
  • 9篇铜业工程
  • 9篇中南大学学报...
  • 6篇黄金
  • 6篇湿法冶金
  • 5篇矿业研究与开...
  • 4篇矿冶工程
  • 4篇Journa...
  • 3篇有色金属(冶...
  • 3篇Rare M...
  • 3篇采矿与安全工...
  • 3篇Transa...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稀有金属
  • 2篇有色冶金设计...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消防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26篇2014
  • 26篇2013
  • 23篇2012
  • 28篇2011
  • 10篇2010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九顶山钼矿破碎软岩巷道变形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九顶山钼矿底部出矿巷道围岩以蚀变花岗斑岩为主,节理裂隙高度发育,是典型的破碎软岩。目前所用的钢支架支护无法控制该类巷道的大变形,考虑采用锚喷网支护。利用修正后的Hoek-Brown破坏准则计算蚀变花岗斑岩岩体强度,作为支护研究的基础;对锚杆间距和喷射混凝土厚度的不同取值进行正交设计,拟定出9种支护方案,利用FLAC3D计算比选出最优方案用于支护试验。该方案要求锚杆间距1.0m,喷射混凝土厚度0.06m。出矿巷道支护试验与收敛变形监测结果显示,该锚喷网支护方案能有效地控制巷道变形,两监测断面围岩在各自开始监测的54d和40d后趋于稳定。断面顶底板移近量、两帮挤进量平均值分别为40.98mm和55.92mm。
康宝伟王贻明吴爱祥
关键词:破碎软岩岩体强度锚喷网支护FLAC3D
不同成矿成因黄铜矿化学浸出的差异性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XRD、XPS和MLA等检测研究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及斑岩型黄铜矿化学浸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化学浸出过程中,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与斑岩型黄铜矿浸出特性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两种黄铜矿表面形成中间产物的性质不同。两种黄铜矿化学浸出的产物除单质硫S8之外,还有非化学计量的中间产物Cu3.5Fe4S2.5、Cu5Fe4S及Cu3.5Fe1.5S5生成。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的中间产物以Cu3.5Fe4S2.5为主,斑岩型黄铜矿的中间产物以Cu3.5Fe1.5S5为主。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与斑岩型黄铜矿具有不同的溶解途径: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受到H+的腐蚀后矿物中的Cu—S断裂,Cu2+与Fe2+同时溶解,而斑岩型黄铜矿受到H+腐蚀后Fe2+优先溶解。
白静温建康黄松涛武彪刘学刘爽蔡镠璐
高碱低渗透性氧化铜矿渗透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混合水平均匀设计方案进行变水头法高碱低渗透性氧化铜矿柱浸试验,探讨了初始浸出酸度、喷淋强度和矿石粒径对矿堆渗透速度的影响,3因素对回归方程的贡献分别为0、15.6%和83.6%。采用电子探针分析、电子显微镜扫描等方法,确定了不同浸出阶段影响矿堆渗透性的主导因素分别为浸出前期为松散颗粒的物理堵塞作用,中期为悬浮液淤塞作用,后期为化学结垢和机械压实作用。渗透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粗颗粒、细颗粒和粉末矿堆的渗透速度均随浸出时间的延长而呈指数级减小,且不同粒径矿堆的渗透速度及下降速率相差很大。
黄明清吴爱祥严佳龙黄海炼
关键词:均匀设计
细菌脱硫抑制硫化矿自燃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室内细菌脱硫柱浸实验,将硫化矿石颗粒表面的硫降低到临界值以下,使脱硫后矿石自燃倾向性等级下降.结果表明,44d最大脱硫率可达61.82%,脱硫率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对矿石自燃倾向性分析显示,硫化矿石的5d氧化增重率从2.044%降低到0.902%,自燃点从209.6℃升高到319.8℃,自燃倾向性等级由Ⅰ级降为Ⅲ级,降低了硫化矿石的自燃风险.
王洪江吴爱祥罗飞侠张旭陈嘉生史良贵
关键词:硫化矿自燃脱硫细菌
塌陷区全尾砂–废石混合处置体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某矿将尾砂、废石制备成膏体对采矿引起的地表塌陷区进行回填处置,其强度特性直接影响到塌陷区处置效果及井下生产安全。废石含量及粒径是影响处置体抗剪强度的关键因素。采用改进的小型直剪装置对处置体试块进行试验,得到废石含量、粒径对处置体抗剪强度、黏聚力c、内摩擦角的影响规律,采用改进的黏着摩擦理论对其强度机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废石含量增加c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值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废石含量及粒径不同,抗剪强度可分为黏聚力控制型、黏聚力–摩擦力共同作用型、摩擦力控制型;抗剪强度在含石量20%~30%时达到最低值;抗剪强度随废石粒径增大而增大;应力–应变曲线在低应力区呈应变软化、高应力区呈微应变硬化;摩擦强度对抗剪强度贡献率达到80%,颗粒间摩擦强度决定了宏观抗剪强度;废石粒径及含量的改变,实质是改变了处置体粒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引起粒间摩擦强度的改变,引起宏观抗剪强度的变化。
吴爱祥孙伟王洪江韩斌周喻彭乃兵
关键词:采矿工程抗剪强度膏体
某矿膏体充填物料配比优化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某矿采用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对充填体强度要求较高,基于一维应力波理论及充填体抗动载特性,充填体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1.2 MPa。充填物料配比是影响该工艺技术经济指标的关键参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运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均匀设计方法研究充填料浆浓度、尾库比(全尾砂与库存尾砂用量比)、灰砂比和添加剂硫化钠添加量对充填体强度及凝结性能的影响,寻求最优的充填配比。结果表明:在满足充填强度的前提下,当硫化钠添加量为0.4%时,灰砂比宜为1∶8,尾库比为8∶1,充填料浆浓度控制在77%;当硫化钠添加量为0.6%时,灰砂比宜为1∶9,尾库比为8∶1,充填料浆浓度控制在76%。
闫其盼吴爱祥王贻明李涛陈勋张友志
关键词:配合比均匀设计法
具有储矿功能的深锥浓密机泥层高度变化规律被引量:4
2014年
一般认为深锥浓密机不具备储矿功能,但对于用于充填的深锥,由于充填作业的间断性,其必须具备一定的储矿功能。不同功能的深锥浓密机对应着不同的泥层高度,因此,有必要分析深锥内部泥层高度的变化规律。针对具有储矿功能的深锥浓密机,建立了计算泥层高度的数学模型。以某矿浓密机设计为例,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对于不具备储矿功能的深锥,泥层高度维持在4.55m;对于充填和堆存联合处置的深锥,泥层高度最大值提高了1.22m;对于充填的间断排料方式,泥层最大高度提高了4.11m。此外,由于泥层最大高度的增大,耙子驱动功率也相应增大。
王洪江刘斯忠吴爱祥焦华喆刘晓辉
关键词:深锥浓密机数学模型
絮凝剂用量对尾矿浓密的影响机理被引量:51
2013年
以某铜尾矿为实验对象,每吨尾矿中分别添加阴离子聚丙烯酰胺0、10、25、40和55 g,进行浓密实验.在前期(1 h)尾矿浓密分数随着絮凝剂用量增加逐渐递增,由63.98%增加至68.20%;而后期(12 h)浓密分数则随絮凝剂用量的增加略有下降.结合实验结果,将每吨尾矿中絮凝剂添加量由少至多划分为低含量(0~10 g)、合适含量(10~25 g)、高含量(25~40 g)和超高含量(40~55 g)四个区间,提出了不同区间絮凝剂对尾矿浓密的影响机理,分别体现为部分吸附、吸附架桥、保护和包裹作用.
王勇吴爱祥王洪江刘斯忠周勃
关键词:尾矿絮凝剂
低强度粗骨料超细全尾砂自流胶结充填配合比优化及应用被引量:49
2012年
针对锦丰金矿粗骨料原材料自身强度低、矿岩遇水易泥化、尾砂粒级组成细及充填倍线大的现场条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开展针对不同充填料浆质量分数、水泥掺量及人工砂与尾砂质量比优化研究;对充填料浆流动性指标和充填体强度指标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充填倍线为3.7~6.9,料浆质量分数为75%,人工砂与尾砂质量比为2.9,水泥掺量为12%~20%时可以实现自流充填要求;扩散度相对于坍落度对衡量自流充填料浆流动性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低强度充填骨料对充填体强度影响显著;当采矿进路最高达8.5 m时,充填体强度达到0.5 MPa即可保持良好自立性,并能有效支撑顶板;当充填体强度达到1.2 MPa时即可满足大型无轨设备行走需求,该值明显低于同类矿山技术要求。
韩斌吴爱祥王贻明王洪江王少勇江怀春
汤丹铜矿通风系统优化与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分析了汤丹铜矿井下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矿井总需风量和通风阻力的计算,提出了现时期矿井通风系统改造与优化的整体方案。该方案实施后,彻底地改善了原通风系统的混乱局面,矿井主要通风机运行稳定,矿井风量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矿井通风系统合理、可靠,有效改善了井下作业环境。
王贻明沈显岭吴爱祥
关键词:通风系统需风量通风阻力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