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737)

作品数:30 被引量:225H指数:8
相关作者:李家斌叶英周翔天刘艳艳胡立芬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肝炎
  • 8篇肝硬化
  • 7篇乙型
  • 7篇慢性
  • 6篇乙型肝炎
  • 5篇慢性乙型
  • 5篇肠道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耐药
  • 4篇干预
  • 4篇肝硬化患者
  • 4篇病毒
  • 3篇单胞菌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耐药性
  • 3篇基因
  • 3篇杆菌
  • 3篇肝病
  • 2篇代偿
  • 2篇毒性

机构

  • 2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1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合肥市第一人...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李家斌
  • 11篇叶英
  • 7篇刘艳艳
  • 7篇周翔天
  • 6篇胡立芬
  • 4篇王进
  • 4篇陈国胜
  • 4篇陈萌萌
  • 4篇汤红芳
  • 4篇花静
  • 4篇王文阳
  • 3篇许夕海
  • 3篇程君
  • 3篇周仲松
  • 2篇殷俊
  • 2篇吕茹
  • 2篇郑吉顺
  • 2篇魏媛媛
  • 1篇石光顺
  • 1篇郜玉峰

传媒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医药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Chines...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4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学科团队联合干预一起新生儿阴沟肠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阴沟肠杆菌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多学科团队(MDT)联合干预的效果和优势,建立感染防控对策。方法对12例聚集性发热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标本检测进行分析。结果 12例聚集性发热新生儿,9例血培养结果示阴沟肠杆菌生长。此次医院感染暴发发生在春节前后,均有基础疾病,其中早产儿8例,低体重儿5例。结论与新生儿及早产儿免疫力低下、抗菌药物使用、环境、隔离与消毒、手卫生、病区医院感染监控以及阴沟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等综合因素有关;及时启动应急预案,MDT协作联合干预真正起到了1+1>2的合力作用。改建新生儿科不合理布局、流程;构建便于有效清洁消毒的地面、墙面和设施;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加强对新生儿科感控制度、流程等的全方位监管力度;加强培训,做好标准预防,确保手卫生、空气物表清洁消毒等各项感控措施落实到位是防控新生儿阴沟肠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环节;MDT协作联合干预新生儿阴沟肠杆菌医院感染暴发效果明显。
花静王文阳王进汤红芳朱慧玲李家斌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医院感染暴发
1062例老年肝病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肝病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 062例住院的老年肝病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肝病占住院肝病患者的比例逐年升高,其中2009年为11.87%,2014年为23.21%。近6年不同病因所致的老年肝病的发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604,P=0.001),仍以病毒性肝炎为主,2014年病毒性肝炎占老年肝病的比例为67.37%,非病毒性肝病占20.70%,隐源性肝病占11.93%;而2009年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病及隐源性肝病占老年肝病的比例分别为80.91%、13.63%和5.45%。肝衰竭约占老年肝病的10.36%,以慢性肝衰竭较为常见,其次是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好转率为29.09%,病死率为70.91%。结论老年肝病仍以病毒性肝炎为主,而非病毒性肝病及隐源性肝病的发病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老年肝衰竭中,慢性肝衰竭较为常见,多种并存症可导致病情加重或复杂化。
邵盼盼孙秋林程君李家斌
关键词:老年肝病肝衰竭病因
安徽地区流行蜱媒传染病临床特征观察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安徽地区蜱媒传染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特点和对策。方法:对49例蜱媒传染病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发热、乏力,实验室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随着确诊时间的延长,发生器官损害的数量增多,确诊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差。蜱媒传染性疾病可导致中枢神经、血液、呼吸、消化、肾脏、心脏多个重要脏器的功能损害。结论:蜱媒传染病的早期诊断在患者救治中起着重要作用;确诊后应关注多脏器功能受损情况,尽早识别和合理治疗并发症是治愈蜱媒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殷俊李家斌
关键词:蜱媒传染病治疗学回顾性分析
Peg-IFNα-2b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对前C区/BCP区突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单药或联合阿德福韦(ADV)对前C区(P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区)突变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的差异。方法89例乙肝e抗原(HBe Ag)阳性初治CHB患者,随机接受48周Peg-IFNα-2b+ADV联合治疗或Peg-IFNα-2b单药治疗,并随访24周。每位患者在治疗0、4、8、12、24、36、48、60、72周监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 Ag)、HBe Ag、乙肝病毒(HBV)DNA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 89例患者中,73例(82%)为非野生型(Non-WT)患者,16例(18%)为野生型(WT)患者,基线时WT和Non-WT患者中的单药组和联合组分别在年龄、性别、ALT、HBV DNA、HBe Ag、HBs Ag、基因型构成比、PC/BCP区突变构成比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第48周),Non-WT患者中联合组和单药组HBe Ag血清转换率和联合应答(HBe Ag血清转换+HBV DNA<2 000 IU/ml,并且ALT小于正常值上限)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束时(第72周),73例Non-WT患者中,联合组(n=40)和单药组(n=33)HBe Ag血清转换率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9),但联合应答率差异之比有统计学意义(35%vs 12%,P=0.028)。结论 PegIFNα-2b联合ADV较Peg-IFNα-2b单药可明显提高PC/BCP区突变HBe Ag阳性CHB患者治疗随访后的联合应答率。
汪波刘艳艳李家斌
关键词:阿德福韦前C区
2011~2013年安徽省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观察安徽省近3年来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 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情况。 PA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平均值为15.3%、17.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平均值为25.2%,对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唑肟的耐药率为42.0%~55.0%;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和头孢唑肟的耐药水平有显著性提高(P〈0.05)。 PA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呈增高趋势,需引起临床重视。
郜玉峰李家斌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监测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胸苷激酶1表达差异及其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不同临床类型患者血清中表达的差异,以及TK1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免疫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血清TK1水平,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组(CHB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LC组)及原发性肝癌组(HCC组)各40例,并选取40名健康体检者(NC组)进行对照,同时检测各组甲胎蛋白(AFP)水平。并绘制出TK1、AFP以及联合诊断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 (1)三组患者血清TK1水平均高于NC组,且TK1在各组人群的表达水平为:HCC组〉LC组〉CHB组(P〈0.05);(2)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TK1、AFP及TK1联合AFP诊断早期HCC的敏感度依次为81.3%,65.2%,85.1%,特异度依次为71.4%,82.2%,72.5%,ROC曲线下面积(AUROC值)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768(0.665~0.872),0.767(0.660~0.873),0.847(0.765~0.930)。结论 (1)TK1有助于监测CHB、LC及HCC的疾病进程;(2)TK1与AFP联合诊断HCC的灵敏度提高,可与AFP联合诊断HCC,以便发现早期HCC。
贾淑芳程君苏倩尹华发叶英李家斌
关键词:胸苷激酶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
肝炎肝硬化患者糖尿病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4年
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能量代谢和糖原储存器官,对调节糖代谢和血糖浓度起着重要作用,当肝脏发生慢性病变尤其是进展至肝硬化时,可出现葡萄糖耐量减低甚至进展为糖尿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1-3].报道显示,80%以上的肝硬化患者有糖耐量异常,20%~40%进展为糖尿病[4-6],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不能忽视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现象.我国肝硬化患者主要由慢性肝炎引起,因此本研究对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的发生率,探讨继发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
胡立芬高丽萍刘艳艳陈国胜周仲松许夕海叶英李家斌
关键词:肝源性糖尿病肝硬化患者影响因素葡萄糖耐量减低肝脏发生糖耐量异常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制定防控策略。方法对2015年1-6月入住ICU的132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共监测医院感染病例18例、24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例次发生率分别为13.64%和18.18%。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79.19%,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70.83%;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占61%;高龄、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和长时间住院是ICU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加强高危患者管理是防控ICU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花静李家斌王文阳王进汤红芳王渊
关键词:ICU医院感染干预策略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12年间腹水培养阳性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了解三甲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腹水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腹水培养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以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住院患者作为A组,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的住院患者作为B组,分析其腹水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结果12年期间腹水培养送检637例次,培养阳性185例次,培养阳性率29.0%,共培养出细菌203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126株(62.1%),革兰阳性(G+)菌54株(26.6%),真菌23株(11.3%)。与A组比较,B组G-菌所占比例明显升高〔71.2%(99/139)比42.2%(27/64)〕,G+菌所占比例明显降低〔17.3%(24/139)比46.9%(3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4,P=0.001)。ICU患者腹腔感染以G-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是其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离率(35.7%、10.3%)分别排在第1位和第3位。大肠杆菌对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95.0%、>73.3%),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米卡星、米诺环素敏感率达到70%,对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有很好的敏感性(11.1%、0)。非发酵菌检出48株,检出率23.7%。A、B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7.8%(5/64)、23.7%(33/139),位于非发酵菌第1位。其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20株(62.5%)。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84.6%;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5.3%、53.3%。白色念珠菌为腹腔感染最常见真菌(87.5%),未发现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菌株。结论 ICU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非发酵菌比例有增加趋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逐年增加,需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
孔钦翔胡立芬周仲松沈继录许夕海叶英张照如李家斌
关键词:重症加强治疗病房腹水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
不同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评价普通荧光定量PCR技术与罗氏内标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采集HBV患者的血清190份,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通过相关性分析和Kappa检验评价两种试剂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性及一致性。结果 (1)190份标本中,罗氏Cobas试剂与国产试剂检测结果呈线性相关(R2=0.670 7,P<0.05);(2)分成HBeAg(+)与HBeAg(-)两组比较,两组中Cobas试剂与国产试剂检测均呈线性相关(R2=0.586 4,P<0.05;R2=0.522 6,P<0.05);(3)根据不同HBeAg状态和抗病毒要求的DNA载量对标本进行一致性分析,HBeAg(+)组Kappa值为0.752;HBeAg(-)组Kappa值为0.381。结论对于HBeAg(+)患者,可以应用国产试剂检测患者的HBV-DNA水平,而对于HBeAg(-)患者,建议应用Cobas试剂检测其患者的HBV-DNA水平。
朱明岩叶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荧光抗体技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