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XMZ038)
-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何作庆杨永平黄绍文白克仰孙澄更多>>
- 相关机构:红河学院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 关于县域陆疆侨乡文化研究的若干思考——以云南红河县为例
- 2007年
- 从中国陆疆、海疆侨乡文化分类研究视角出发,以云南红河县侨乡文化研究为例,探讨了县域陆疆侨乡文化研究中的方法选择、组织保证、经费筹措、研究者的使命与基本素养等方面,指出了县域陆疆侨乡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 何作庆
- 关键词:研究方法
- 哈尼族祖先崇拜的口传记忆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在实际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从记忆的载体:哈尼族口传记忆、借用汉文记忆、运用哈尼文与汉文及国际音标等综合记忆等三种方式,梳理和分析了哈尼族个人记忆、族类记忆和世界记忆等三类不同的记忆中祖先崇拜的目的与原因、结构形式、载体、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探讨了哈尼族祖先崇拜记忆方式在和谐社会中的演进历程。
- 何作庆白克仰
- 关键词:个人记忆祖先崇拜哈尼族口传国际音标演进历程
- 红河陆疆侨乡的文化特征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在实地田野调查和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简要建国前概述了云南红河陆疆侨乡的形成,分析了红河陆疆侨乡的文化特征,探讨了红河陆疆侨乡给我们的启示。
- 何作庆丁菊英
- 云南陆疆侨乡和华侨华人--以云南滇西地区为例被引量:2
- 2009年
- 西南古"陆上丝绸之路"经滇西出境,至近代形成了与缅甸、印度的密切商贸关系,形成云南特色的近代商帮文化,也使滇西的诸城镇成为云南的主要侨乡。众侨乡重视文化教育和道德教化,华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塑造出众多的海内外杰出人士。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广大华侨华人与侨乡人民相互支持,也促成了家乡建设和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发展。
- 杨永平何作庆
- 关键词:华侨华人
- 哈尼族传统采集狩猎与生物多样性被引量:6
- 2008年
- 云南哀牢山区的哈尼族的经济类型自古以来以梯田农耕生产为主,成为哈尼族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但哀牢山区的动植物资源又为哈尼族的采集和狩猎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哈尼族不可缺少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本文客观地描述哈尼族传统采集和狩猎生产方式,揭示出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生产方式,对哈尼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 黄绍文何作庆
- 关键词:哈尼族生物多样性
- 建国后越侨私商在中国的经济变迁——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
- 2016年
- 文章以云南红河州为例,主要阐述了建国后越侨私商在中国的经济变迁:即疏理了中国建国初期越侨私商在云南红河州的经济现状,回顾了六、七十年代对红河州越侨私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时期红河州越侨私商的恢复和发展。
- 何作庆
- 关键词:建国后经济变迁
- 哈尼族丧葬习俗中的人际关系被引量:7
- 2007年
- 红河流域哈尼族有树葬、水葬、火葬和土葬等多种形式和分类,体现出哈尼族人生阶段丧葬习俗礼仪中的二元多维的人际关系:即现实的人世关系与宗教中的鬼魂体系交互作用的"事死如事生"和原始血缘"过渡性"的人际关系、悲文化与喜文化交互作用避祸求福的人际关系、血缘婚姻家族与地缘性同胞邻居交互作用的血缘与地缘混合的人际关系,并提出了促进哈尼族丧葬活动中人际关系和谐的建议。
- 何作庆
- 关键词:哈尼族丧葬习俗人际关系
- 陆疆侨乡与华侨华人互动发展研究--以云南滇西地区为例被引量:1
- 2009年
- 杨永平何作庆鲁建国
- 关键词:华侨华人侨乡省籍
- 哈尼族祖先崇拜丧葬习俗及调适作用探讨被引量:5
- 2010年
- 本文在实际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梳理和分析了哈尼族祖先崇拜在丧葬期间和节假日中的不同礼仪分类及其特点,探讨了哈尼族祖先崇拜在道德评价、行为约束、情感凝聚等三方面的调适作用。
- 何作庆瞿东华
- 关键词:哈尼族祖先崇拜丧葬习俗
- 水文化的固守与变迁——以红河县侨乡迤萨镇水文化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文章从中国陆疆侨乡水文化的视角出发,以云南红河县侨乡为例,阐述了陆疆侨县红河的水文化中的人们顺应和利用自然水源,认识和掌握各种水的来源、水质和开发方式;依据对自然降水、地下水、地表水等水源的不同分类而形成的其特有的取水、贮水、用水制度及习俗;阐述了建国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水文化的提升、交汇和融合;指出了侨乡水文化的特点和功能,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
- 孙澄何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