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3MS98)

作品数:39 被引量:160H指数:9
相关作者:叶学民李春曦李新颖丁学亮林卿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教育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机械工程
  • 17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1篇风机
  • 19篇轴流
  • 18篇轴流风机
  • 9篇气动
  • 9篇风机性能
  • 8篇动叶
  • 8篇气动性能
  • 7篇数值模拟
  • 7篇值模拟
  • 6篇导叶
  • 5篇噪声
  • 3篇单动
  • 3篇电站
  • 3篇叶轮
  • 3篇叶片
  • 3篇噪声预估
  • 3篇静力
  • 3篇安装角
  • 2篇压力脉动
  • 2篇翼型

机构

  • 37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国网浙江省电...
  • 1篇国核电力规划...
  • 1篇北仑第一发电...
  • 1篇杭州意能电力...
  • 1篇国网浙江省电...

作者

  • 37篇叶学民
  • 34篇李春曦
  • 6篇李新颖
  • 5篇丁学亮
  • 3篇林卿
  • 2篇王丰
  • 2篇尹攀
  • 2篇崔建光
  • 2篇张建坤
  • 1篇郭有
  • 1篇李达然
  • 1篇周飞
  • 1篇张丹
  • 1篇柳志平
  • 1篇赵银亮

传媒

  • 15篇动力工程学报
  • 8篇电力科学与工...
  • 5篇流体机械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可再生能源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浙江电力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1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垃圾焚烧电站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垃圾电站评价机制尚不完善的现状,引入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理论对其进行成本分析,在考虑费用时间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垃圾电站的LCC模型,并采用基于LCC的效能指标、借款偿还期与动态投资回收期对项目进行评价。基于所建模型,针对某2×300 T/d+1/12 MW垃圾电站,计算了以现值表示的各项费用,在设计运行工时下,其LCC为54 435万元,总收益为65 927万元,项目利润为15 477万元,效能指标为1.211,项目借款偿还期为7年,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3年。此外,考虑到垃圾产量和成分随季节改变和社会发展的变化,给出了运行工时变化对垃圾电站成本管理以及各项成本和指标的影响。
叶学民王丰彭波李春曦
关键词:垃圾发电全寿命周期成本现值成本管理
内陆核电厂冷端优化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根据内陆AP1 000核电厂冷却水系统的特点,为了确保在机组整个寿命期内获得最大效益,综合考虑机组投资、运行费用及收益等因素,采用年费用最小法,对三缸四排汽双背压机组和四缸六排汽三背压机组进行了冷端优化,比较了两种类型机组经济性,并分析了冷凝管内流速、冷却倍率、凝汽器面积、冷却塔面积和气象条件等对冷端年总费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缸六排汽三背压机组经济性明显优于三缸四排汽双背压机组;两种类型机组冷端年总费用随冷凝管流速及冷却塔面积增加均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端差接近2.8℃时的凝汽器面积对应的年总费用较低;与南方厂址相比,北方厂址年总费用最小方案的冷却倍率、凝汽器面积、冷却塔面积及年总费用均减小。
赵银亮李春曦李达然郭有
关键词:核电站冷端优化
双凹槽叶顶轴流风机噪声预估及叶片静力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叶顶结构型式对轴流风机性能、噪声及叶片静力特性等均有一定影响。以OB-84型带后置导叶的轴流式通风机为对象,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及Ansys有限元分析模块,通过比较开槽前后风机轴功率的变化探讨双凹槽叶顶结构的节能效果,分析了原叶顶及双凹槽叶顶下风机噪声及叶片的静力结构特性。研究表明:双凹槽叶顶下风机轴功率有所下降,设计工况下轴功率较原叶顶时下降了3.96%,可在一定程度下降低风机的能耗;双凹槽叶顶下风机噪声有较大幅度提高,设计工况下噪声较原叶顶时增长约14.88%,给风机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不同叶顶下叶片的静强度校核结果均满足要求,即采用双凹槽叶顶结构不会引起叶片的变形及断裂失效。
李鹏敏叶学民李春曦
关键词:轴流风机轴功率噪声静力分析
斜沟槽机匣处理对轴流风机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研究斜沟槽机匣处理对风机气动性能的影响,以OB-84型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为对象,基于FLUENT数值软件,模拟风机在原壁面和六种不同斜沟槽情况下的性能,分析叶顶与吸力面湍动能和涡量分布及不同叶高处的静压和静压差分布。研究表明:斜沟槽开槽位置与动叶叶顶前缘的距离及沟槽斜度对风机性能均有明显影响,斜沟槽机匣处理结构改变了叶顶泄漏流场的分布,缓解了泄漏流的发展,削弱了泄漏流与主流的掺混;与原壁面相比,经斜沟槽机匣处理的风机在设计流量下全压和效率均有一定程度提高。综合考虑效率与安全性,方案5具有最优的气动性能,设计流量下效率较原风机提高了0.59%。
崔建光叶学民李春曦
关键词:轴流风机机匣处理泄漏流数值模拟
异常动叶周向位置关系对轴流风机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以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三维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两级叶轮上异常叶片的4种周向位置关系对风机性能和内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偏离角Δβ较小时,异常情形下的全压与正常情形下相近,效率有小幅降低;随Δβ增大,叶轮出口截面上的总压和湍动能的规律性分布被破坏,湍动能强度整体升高,导致全压规律性显著恶化,效率降低,体积流量较小时更为突出;总体上,F_1和S_2叶片异常偏离时的影响最显著,F_1和S_1叶片异常时的影响次之,F_1和S_3叶片异常时的影响最小.
叶学民王丰丁学亮李春曦
第一级导叶结构对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2021年
以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引风机为对象,构建了3种导叶结构:方案一将短导叶改为长导叶,空心导叶不变;方案二将空心导叶改为长导叶,短导叶不变;方案三将所有叶片均改为长叶片。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不同方案下的风机气动特性和内流特征,得到优化后的导叶结构,分析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方案一的风机全压和效率均有下降,方案二在小流量下风机全压小幅上升。方案三的风机性能提升明显,在设计流量下全压和效率分别提升3.8%和1.8%,第一级导叶效率较原结构提升7%;方案三减少了内部流动的掺混程度,内部流动更均匀,叶片总压整体提高约500 Pa。
王静毅童家麟刘文胜周飞闫廷庆叶学民
关键词:风机性能
动叶安装角异常反向偏离对轴流风机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以某OB-84型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为例,采用Fluent软件模拟得到两异常叶片安装角反向偏离时的风机性能曲线,分析了异常叶片间的相位和安装角偏离度Δβ对总压、熵产率和噪声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叶异常偏离时的风机全压和效率曲线明显偏离正常值,各流量系数下的最大声功率级整体提高;随着Δβ增大,风机性能显著下降,且与异常叶片间的相位关系有关;不同的异常叶片相位关系和Δβ对特征截面上的内流特征分布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相间关系的异常叶片对内流特征的影响有叠加效应,相对关系的异常叶片对其附近及旋转方向下游流场的影响基本对称.
叶学民李春曦尹攀
关键词:风机性能
弦向掠叶片对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性能影响模拟被引量:6
2019年
叶片弦向弯掠技术是提升轴流风机气动性能的有效手段。针对带后置导叶的OB-84型单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利用Ansys数值软件,对比叶片掠设计前后风机的性能曲线和内流特征,开展静力结构特性分析并进行了噪声预估,探究了前掠角度在不同动叶安装角下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安装角下,前掠叶片能有效提高叶轮做功能力和导叶扩压能力,减少泄漏损失,提升风机整体性能,在小流量侧和大流量侧效果更明显;设计流量下前掠8.3°性能最优,全压和效率分别提升2.1%和1.68%,但气动噪声有所增大;叶片掠向改型后虽变形增大,但仍满足材料强度要求;在变安装角下,前掠叶片风机性能均有所降低。设计安装角下所得最佳前掠角度适用于长期带基本负荷的轴流风机。
李春曦范福伟刘宏凯叶学民
关键词:气动性能噪声预估
叶顶形状对轴流风机气动噪声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以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为例,采用Fluent软件对5种改进的叶顶形状下的风机性能进行了模拟,并引入大涡模拟和FW-H声学模型获得了不同叶顶形状下风机的噪声源分布和气动噪声特征.结果表明:5种叶顶形状均可有效提高风机性能,提升效果依次为逆流向斜槽、双斜槽、上阶梯叶顶和下阶梯叶顶,而顺流向斜槽仅在小体积流量下使得风机性能明显提升;叶顶形状改进后,叶顶泄漏涡的影响增强,造成叶顶区和叶片前缘噪声显著增大,为风机内主要噪声源;风机各区域的声压幅值均受显著影响,且越靠近噪声源,受影响越突出;该风机内噪声主要以中低频的旋转噪声为主,各区域噪声均在基频位置达到最大值,叶顶形状改进后声压级随频率增大发生小幅提高,频谱形态发生明显改变.
叶学民张建坤李春曦
动叶可调轴流风机前后级叶轮单叶片非同步调整时的内流特征
2014年
对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进行了整机三维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第一、第二级叶轮单叶片安装角发生非同步调整对风机整机、单级叶轮以及异常叶片周围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安装角发生小角度偏离时,风机的全压和效率均变化不大,随着偏离度Δβy的增大,风机性能显著恶化;第一级叶轮异常时风机的整体性能、单级叶轮的总压升能力和异常叶片自身的做功性能以及前后级导叶效率均劣于第二级叶轮异常时,尤其是负向偏离时表现更显著,仅Δβy=12°时优于第二级叶轮异常时;正向偏离时,第一、第二级叶轮的熵产率和流线分布呈相似规律,均在异常叶片吸力面侧尾缘形成高熵产率区和分离涡,其大小随Δβy增大而增大;负向偏离时,第一级叶轮异常时在异常叶片的压力面侧为高损失区,而第二级叶轮异常时则对相邻叶片的吸力面产生影响,并在其尾部形成分离涡.
叶学民李新颖李春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