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73)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张长厚李程明邓洪旦邓洪菱林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乌普萨拉大学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断层
  • 2篇中生代
  • 2篇褶皱
  • 2篇构造应力
  • 2篇构造应力场
  • 1篇断层滑动
  • 1篇断层位移
  • 1篇燕山板内造山...
  • 1篇应力场
  • 1篇早白垩世
  • 1篇造山带
  • 1篇中段
  • 1篇数据反演
  • 1篇逆冲
  • 1篇逆冲构造
  • 1篇中侏罗世
  • 1篇侏罗世
  • 1篇褶皱作用
  • 1篇晚中生代
  • 1篇西段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乌普萨拉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4篇张长厚
  • 2篇邓洪菱
  • 2篇邓洪旦
  • 2篇李程明
  • 2篇林逸
  • 1篇欧阳嘉穗
  • 1篇刘孜
  • 1篇史小龙
  • 1篇滕飞

传媒

  • 2篇地学前缘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断层滑动矢量应力反演的燕山中段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应力场序列被引量:8
2015年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承德一带地层记录齐全且构造变形复杂。该区域主要构造形迹及其运动学特征已经得到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有关形成这些构造形迹的古构造应力场及其演变过程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根据断层滑动矢量应力反演理论和方法,通过露头与区域尺度断层运动学数据的搜集与处理,结合研究区域构造层划分特征及主要岩石地层单位的年代学资料,对研究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构造应力场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经过对擦痕数据进行应力反演并综合分析,共划分出3期5阶段应力场:中侏罗世下花园组沉积之后–髫髻山组火山活动之前的NNW向挤压(D1)(〈173~165 Ma);晚侏罗世土城子组沉积中–晚期 N-S 向挤压(D2-1)(〈152~139 Ma);早白垩世初土城子组沉积期末 NNE-NE 向挤压(D2-2)(〈139~135 Ma);以及早白垩世张家口组火山喷发之后垂向挤压主导的多向伸展(D3-1)和 NW-NNW 向弱挤压(D3-2)(〈125 Ma之后)。其中,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初以挤压为主,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发生了大〈60°的顺时针旋转,且土城子组沉积作用发生于此挤压作用为主的构造背景之下。早白垩世以伸展为主,并有弱挤压作用出现。同时,研究区内未发现与中侏罗世以来古太平洋板块或伊佐奈岐(Izanagi)板块俯冲作用相关的近 W-E 向或 NW-SE 向挤压应力场的存在,可能与克拉通内部变形不均匀有关。
林逸张长厚李程明史小龙
关键词:中生代擦痕构造应力场
基于断层滑动数据反演的燕山中西段晚中生代古构造应力场:对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应力状态的启示被引量:2
2019年
在燕山中西段晚中生代岩体中的116个观测点中共采集到2 321组断层和破裂面滑动数据,利用Tensor软件进行古构造应力状态反演。将反演结果与区域构造变形及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果相结合,发现研究区在侏罗纪末-白垩纪初以来存在5期可识别的构造应力场:(1)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近N-S向挤压应力场(D1,148~127 Ma);(2)早白垩世NW-SE向挤压应力场(D2,143~127 Ma);(3)垂向挤压主导的多向水平伸展应力场(D3,120~110 Ma);(4)NE-SW向挤压(D4);(5)E-W向挤压的应力场(D5)。D1和D2可能分别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消减关闭作用的远程构造效应,以及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下的俯冲作用有关,且这两大构造系统在该时期可能同时作用于燕山地区。D3期应力场可能反映源自壳下深部地幔活动引起的垂向挤压动力作用。D4、D5期应力场相对较弱,其动力学背景尚待今后研究进一步分析。本区古构造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期间,主要的伸展作用并不完全符合西太平洋板块后撤主导的被动伸展裂谷模型,而是表现为深部地幔活动引起的垂向挤压作用主导的水平方向多向伸展。
高健翁林逸张长厚丁照月侯丽玉黄滢竹
关键词:古构造应力场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破坏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部“承德逆冲构造”的褶皱相关断裂构造模型被引量:15
2012年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部承德盆地复杂的中生代褶皱及逆冲断裂构造,曾被解释为土城子组沉积之后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位移量大于40~45km)又经褶皱变形的结果。近年来,土城子组沉积相和物源区分析、中新元古界沉积古地理研究以及相关构造变形研究结果等,对这一变形大型逆冲构造模型提出了多方位质疑。但已有研究并未提出新的构造模型来解释这一复杂构造区域中生代构造变形样式和形成机制。文中通过对承德盆地区域主体构造——承德向斜、向斜两翼逆冲构造变形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向斜转折端附近构造变形与断裂发育状况进行详细野外调查及对关键地质体同位素地质年代进行测试,发现承德向斜两翼逆冲断层为分别向向斜核部以外区域逆冲的独立逆冲断层,逆冲断层活动与承德向斜变形是在统一的收缩变形体制下准同时形成的。它们形成于土城子组之后、张家口组火山活动之前,即距今约139~136 Ma。据此提出了"承德逆冲构造"的背离向斜逆冲构造模型。这一模型合理地解释了燕山中部承德盆地区域中生代构造变形和相应的盆地充填特征,同时表明,燕山板内造山带并不存在碰撞造山带前陆褶皱逆冲带中常见的大型薄皮逆冲构造样式。这一研究结果展示了褶皱相关断裂构造模型在研究和揭示收缩构造变形区域大尺度褶皱与断裂构造相互关系及准确重建区域构造演化过程方面的重要意义。
张长厚邓洪菱李程明刘孜邓洪旦滕飞
关键词:逆冲构造
褶皱相关断裂构造形成条件与发育机制:燕山中部露头尺度变形研究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总结了褶皱相关断裂发育机制的3个构造几何学模型:同心圆褶皱模型、膝折带褶皱模型和弯流褶皱模型。基于燕山中部中、新元古界地层中发育的5个露头尺度褶皱及其中、小型断裂构造的实例剖析,探讨了收缩变形过程中褶皱与断裂构造发育时序与褶皱相关断裂构造的产生机制。研究指出,规模与所在褶皱构造相当或略小的断裂构造当中,既有形成时间早于褶皱变形的断层,也有在褶皱变形过程中调节褶皱不同部位应变差异的褶皱相关断裂构造,而且卷入后期变形的早期断裂可能成为制约褶皱成核位置的影响因素,以及成为枢纽叠覆楔构造的形成方式之一。断层位移-距离曲线特征和断层与褶皱变形几何学、运动学关系分析,可用来判断断层、褶皱变形发生相对时序。认为影响褶皱相关断裂构造发育的机制主要有3种:(1)纵弯滑褶皱作用中,翼部顺层滑动受到限制而无法持续时,将通过断层向上切层的方式予以调节,从而形成翼部或转折端揳入逆冲断裂以及背离向斜和指向背斜逆冲断层;(2)各种因素导致的褶皱曲率变化是褶皱相关断裂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褶皱曲率变化可由褶皱轴面的合并和新生直观反映,轴面合并引起褶皱曲率变化的层位,可能是诱发褶皱相关断裂,如背离向斜和指向背斜逆冲构造开始产生的重要部位;(3)能干性差异和强硬层之间距离较大的岩层组合发生纵弯褶皱变形时,软弱岩系在褶皱核部的聚集和逃逸,是迫使递进收缩的强硬层产生褶皱相关断裂构造的重要机制。
邓洪旦张长厚邓洪菱欧阳嘉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