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91601)

作品数:16 被引量:116H指数:7
相关作者:杜昱光赵小明刘弘张艳白雪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寡糖
  • 8篇壳寡糖
  • 4篇烟草
  • 3篇基因
  • 3篇寡糖诱导
  • 2篇诱抗剂
  • 2篇植物抗病
  • 2篇植物抗病性
  • 2篇植物诱抗剂
  • 2篇贮藏
  • 2篇抗病
  • 2篇抗病性
  • 2篇壳寡糖诱导
  • 2篇活性
  • 2篇果实
  • 2篇翠冠
  • 2篇翠冠梨
  • 1篇电离
  • 1篇电喷雾
  • 1篇电喷雾电离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重庆三峡职业...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市辐射中...

作者

  • 8篇杜昱光
  • 7篇赵小明
  • 4篇张艳
  • 4篇刘弘
  • 3篇张付云
  • 3篇白雪芳
  • 2篇邢荣娥
  • 2篇李鹏程
  • 2篇蔡圣宝
  • 2篇刘松
  • 2篇王仲孚
  • 2篇王东
  • 2篇黄琳娟
  • 2篇吴琼
  • 1篇郝毓倩
  • 1篇张蕾蕾
  • 1篇薛向东
  • 1篇李研
  • 1篇姜华
  • 1篇张玉奎

传媒

  • 3篇中国南方果树
  • 2篇海洋科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大豆科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壳寡糖处理对翠冠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用壳寡糖500mg/L溶液浸泡翠冠梨果1min,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晾干后置于5℃、90%RH条件下贮藏,研究壳寡糖对翠冠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500mg/L处理可明显降低翠冠梨果实在冷藏过程中的呼吸速率、失重率,保持硬度,减缓果肉组织中糖类、有机酸和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的消耗,延缓衰老.说明壳寡糖500mg/L处理能有效延长梨果冷藏保鲜期,对贮藏品质的保持具有良好效果.
刘弘张艳汪小伟陈兰
关键词:壳寡糖翠冠梨贮藏品质
壳寡糖在晚熟甜橙塔罗科血橙新系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被认为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抑制病毒、细菌、真菌等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生物农药,在植物生长调节及诱导植物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显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试验研究发现,在晚熟甜橙塔罗科血橙新系生产中喷施壳寡糖50 mg.L-1,单株产量提高13.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5个百分点,明显增强树势,提高抗旱、抗寒能力,促进生长,提高着果率,减少裂果和落果,对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效果明显。
刘弘汪小伟吴琼刘丹张艳王东周明
关键词:壳寡糖植物诱抗剂
真菌寡聚糖对大豆生长及植保素产生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热解法从DL1805真菌壁上提取寡聚糖(DLO),用浸种法处理大豆种子,处理时间为4 h,自然条件下播种于盛有灭菌蛭石的塑料筐内,观察DLO对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用浓度为1、5、50 mg.L-1的寡聚糖处理大豆种子,生长9 d后,处理植株生长普遍好于对照植株,并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诱导生长的效果越好,浓度为50 mg.L-1的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茎粗增加5%以上,株高增加17%以上,鲜重增加15%以上,干重增加5%以上,茎干重增加2.8%以上。DLO能诱导大豆植保素的产生,在5个处理浓度中随浓度的加大诱导效果也逐渐增强,100 mg.L-1的时候OD(A286)达到1.103。因此,DL1805菌壁降解寡聚糖能较好地诱导大豆的生长,并且还能诱导植保素的产生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
刘元召赵小明姜华杜昱光
关键词:寡糖真菌植保素大豆激发子
壳寡糖诱导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8年
壳寡糖是由2-10个氨基葡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低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本文对壳寡糖诱导的植物抗病性及其诱导植物抗性机理进行了评述。
张付云赵小明白雪芳张玉奎杜昱光
关键词:壳寡糖植物诱导抗病性
基于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的苯胺稳定同位素标记对还原性寡糖(链)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被引量:12
2010年
建立了一种基于电喷雾电离质谱的苯胺稳定同位素标记对还原性寡糖链进行定性及相对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用苯胺标记乳糖标准品,优化了影响标记效率的各种因素,在弱酸性环境下,选择糖链/苯胺/硼氢氰化钠的摩尔比为1∶1.2∶10,于70℃反应15 min即可标记完全;同时考察了4对d0/d5苯胺标记的麦芽糊精寡糖在电喷雾电离质谱中的线性、动态范围以及重现性.结果表明,在15倍动态范围内,相对定量方法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6)和重现性(CV=10.20%).为进一步验证定量方法的可靠性,将其应用于人奶中游离寡糖(HMOs)和牛奶中游离寡糖(BMOs)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奶中的乳糖含量高于牛奶,人奶游离寡糖比牛奶游离寡糖种类复杂,且岩藻糖基化程度高.该方法成本低廉,标记效率高且后处理方法简单方便,适于微量样品通量化分析,对差异糖组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薛向东张萍王仲孚黄琳娟
关键词:电喷雾电离质谱
沙蒿籽水溶性胶多糖ASPI-A的结构与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从沙蒿籽中提取出水溶性胶多糖,经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一种中性多糖组分ASPI-A.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定其为均一性多糖,平均分子量为5.42×104Da.经IR,GC部分酸水解、甲基化分析等方法对该多糖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多糖由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组成,其物质的量的比为1∶2.8∶4.9∶1.9.ASPI-A为多分支结构,以(1→4)-β-Glc构成主链,部分葡萄糖C6存在分支,由甘露糖以-4)Man(1-连接在葡萄糖C6位,Glc(1-和Gal(1-连接在甘露糖C4位构成.免疫活性实验结果表明,ASPI-A在10~50μg·mL-1浓度范围内对ConA诱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具有促进作用.
郝毓倩黄琳娟春会王仲孚
关键词:沙蒿籽多糖免疫活性
受壳寡糖诱导的油菜MAPK基因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利用油菜cDNA芯片差异显示得到一个可被壳寡糖诱导的,与已知植物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同源性高达94%的cDNA片段,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的方法得到了该片段全长,与拟南芥中AtMPK4具有高同源性,故将其命名为BnMPK4登录到NCBI Gen Bank(DQ206628)。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基因属于植物MAPK的B家族,具有植物MAPK典型的TXY保守区域,在C端也含有一个在B家族中保守的CD区。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发现BnMPK4在叶片中表达且可被茉莉酸(JA)和壳寡糖诱导,但对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响应不明显。推测该基因在壳寡糖诱抗信号转导和JA/ET信号通路中起关键作用。
尹恒杨金丽李曙光赵小明白雪芳马小军杜昱光
关键词:壳寡糖油菜
壳寡糖在早熟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是一种植物诱抗剂,在植物生长调节及诱导植物抗逆性和抗病性等方面显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试验研究发现,在早熟梨生产中喷施壳寡糖50mg.L-1,可明显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减少落果,防止梨树早期落叶,单株产量提高18.5%以上,梨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8个百分点以上,对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效果显著。
刘弘汪小伟程兰吴琼王东张艳
关键词:壳寡糖早熟梨植物诱抗剂
β-葡寡糖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β-葡寡糖作为一种植物激发子,可高效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因此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病原物相关的分子模式。其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相互识别,引起受体构象改变产生跨膜信号,再经过一系列的胞内信号传导,调控防卫基因的表达,积累次生代谢产物,诱导植物抗性来实现。诱抗活性不仅受到寡糖聚合度和化学修饰基团的影响,而且植物对于结构上有差异的β-葡寡糖激发子的识别也是大相径庭。本文就β-葡寡糖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傅贇彬赵小明杜昱光
关键词:诱导抗性防御反应抗性基因
壳聚糖硫酸酯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被引量:2
2009年
以吩嗪硫酸甲酯-NADH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检测体系和EDTANa2-Fe(Ⅱ)-H2O2为羟自由基(.OH)产生、检测体系,对壳聚糖硫酸酯铜、锌配合物和不同分子质量壳聚糖进行了抗O2.-和.OH自由基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硫酸酯金属配合物对于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壳聚糖,在质量浓度为0.025 g/L时,壳聚糖硫酸酯铜配合物对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达到94.18%,壳聚糖硫酸酯锌配合物达到93.19%;壳聚糖硫酸酯铜、锌配合物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67.39%、60.46%)低于相同分子质量的壳聚糖(88.06%),而高于高分子质量壳聚糖761 ku(18.71%);壳聚糖分子质量大小对O2.-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较大影响,质量浓度为1.6 g/L壳聚糖分子质量为20 ku时,对O2.-清除率达54.69%,而分子质量在761 ku时,对O2.-清除率仅为35.50%;各样品对O2.-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壳聚糖硫酸酯铜、锌配合物在相当低的浓度下(0.025 g/L)就可以达到明显清除O2.-自由基的效果(≥90%)。
刘松邢荣娥蔡圣宝于华华李鹏程
关键词:壳聚糖抗氧化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