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12KYB135)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黄锦海王勤美黎远光苏彬彬吴戈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科大学西安市第四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IOL
  • 2篇度数
  • 2篇前房
  • 2篇人工晶状体
  • 2篇人工晶状体度...
  • 2篇晶状体
  • 2篇角膜
  • 2篇IOLMAS...
  • 2篇LENSTA...
  • 1篇眼角
  • 1篇眼角膜
  • 1篇眼科
  • 1篇一致性
  • 1篇散瞳
  • 1篇视功能
  • 1篇视力
  • 1篇内障
  • 1篇前房深度
  • 1篇屈光
  • 1篇屈光不正

机构

  • 5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作者

  • 6篇黄锦海
  • 4篇王勤美
  • 2篇黎远光
  • 1篇华焱军
  • 1篇蔡军勇
  • 1篇陈洁
  • 1篇常平骏
  • 1篇潘超
  • 1篇包芳军
  • 1篇杨凤
  • 1篇谭维娜
  • 1篇赵云娥
  • 1篇宫贤惠
  • 1篇江秋若
  • 1篇杨欣
  • 1篇成拾明
  • 1篇吴戈
  • 1篇徐丹
  • 1篇李坚
  • 1篇苏彬彬

传媒

  • 4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近视眼角膜非球面参数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研究近视准分子激光人群术前角膜前后表面非球面参数(Q值)的分布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前瞻性研究.应用基于Scheimpflug照相原理的Pentacam HR眼前节测量及分析系统对75例近视患者右眼进行测量,患者分为低度角膜散光组(前表面散光<+1.00 D)和中高度角膜散光组(前表面散光≥+1.00 D),系统分析角膜前后表面平均Q值分布特征,角膜中央不同角度范围Q值分布特征,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半子午线上Q值分布特征.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内Q值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该75例角膜中央30°范围平均Q值前表面为-0.17±0.09,后表面为-0.02±0.16.角膜前表面2组不同角度范围平均Q值均小于0,且2组对应角度范围内Q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内不同角度范围平均Q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40、9.963,P<0.01),2组Q20均大于Q30及Q2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30及Q2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后表面Q30趋近于0,Q25及Q20均大于0,Q30<Q25<Q2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54.614,P<0.01).角膜前表面2组不同半子午线上平均Q值均为负且2组对应半子午线上平均Q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同半子午线上平均Q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62、31.935,P<0.01).低度角膜散光组QN30小于Q130、QS30及QI3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T30、QS30及QI30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度角膜散光组QS30及Q13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N30<QT30且QN30及QT30小于QS30及Q1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后表面QS30趋近于0,QI30为正,QN30及QT30为负,不同半子午线上平均Q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50,P<0.01),其中QT30及QS3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N30<QT30且QS30<QI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视人群角�
江秋若黄锦海李坚徐丹陈世豪王勤美
关键词:角膜
Galilei II、Pentacam和IOLMaster测量前房深度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估GalileiII、Pentacam和IOLMaster测量近视人群前房深度(ACD)的差异性、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40名近视志愿者(40眼),等效球镜度为-1.00—8.00D,平均(-4.40±1.80)D。分别应用GalileiII、Pentaeam和IOLMaster3种仪器测量ACD,检查顺序以随机方式确定。采用Bonferroni矫正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3种仪器测得ACD的差异性,Pearson相关分析3种仪器测得ACD的相关性,Bland—Ahman法评估3种仪器测得ACD的一致性。结果GalileiII、Pentacam和IOLMaster测得的ACD均值分别为(3.81±0.20)mm,(3.72±0.20)mm和(3.71±0.20)mm。3种仪器测得的ACD均有密切的相关性(r=0.984、0.970、0.968,P〈0.01)。GalileiII和Pentacam测得的ACD差异为(0.10±0.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alileiII和IOLMaster测得的ACD差异为(0.10±0.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ntacam和IOLMaster测得的ACD差异为(0.00±0.05)mlT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lileiII和Pentacam,GalileiII和IOLMaster,Pentacam和IOLMaster测得的ACD的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026~0.167mm、0.004~0.195mm和-0.096~0.102mm。结论测量近视人群时,Pentacam跟IOLMaster测得的ACD非常接近,GalileiII比Pentacam和IOLMaster测得的ACD稍深,差异在临床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且具有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因此3种仪器在测量近视人群ACD时可以相互替代使用。
潘超黄锦海林华尤华焱军杨凤谭维娜王勤美
关键词:前房深度IIPENTACAMIOLMASTER
CASIA SS-1000 OCT与A超测量角膜厚度的重复性及一致性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估CASIASS-1000新型扫频OCT(SS-1000OCT)测量正常人中央角膜厚度(CCT)的重复性,并与A型超声测厚仪结果进行比较,评估2种仪器的一致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正常受检者62名,均由同一熟练操作者对受检者右眼进行测量,先采用非接触SS-1000OCT,再使用A超重复测量角膜厚度。组内标准系数(ICC)、Bland.Ahman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用于评估SS-1000OCT测量CCT的重复性;配对t检验及Bland.Altman用于评估SS.1000OCT与A超的一致性。结果SS.1000OCT重复3次测量CCT的ICC为0.999,第1次与第2欠、第1次与第3次及第2次与第3次的95%一致性区间分别为-2.4~1.8μm、-2.8~2.1μm、-2.8~2.7μm,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两两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S—1000OCT及A超测量CCT的均值分别为(534.38±24.52)μm和(538.40±25.36)μm,二者95%一致性区间为-12.6~4.5μm。结论SS.1000OCT测量CCT具有很好的重复性,与A型超声测厚仪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考虑相互替代。
吴凡黄锦海鲁伟聪包芳军黎远光王勤美
关键词:中央角膜厚度一致性
新型光学低相干反射仪Lenstar与IOLMaster测量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摘要】目的比较新型光学低相干反射仪Lenstar与IOLMaster测量厶工晶状体(IOL)度数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同一观测者分别应用光学低相干反射仪Lenstar和IOLMasterV5.4测量98例白内障患者157只眼的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值(Km)和前房深度(ACD),比较两种仪器测量眼前节参数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并且比较分别使用4种IOL公式(SRK/T、HolidayI、HofferQ和Haigis)计算的IOL度数,目标屈光度设定为正视眼。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检验,两种仪器测量数据进行IOL度数计算的一致性研究采用Bland.Ahman法。结果Lenstar和IOLMaster测量AL的平均值分别为(23.65±1.17)mm和(23.65±1.16)mm,Km值分别为(44.15±1.58)D和(44.17±1.58)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分别为(3.09±0.41)mm和(3.05±0.4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仪器测量同一参数结果均具有高度相关性(所有r〉0.9,P〈0.001)。两种仪器应用4种IOL公式计算结果一致性较好,其中应用SRK/T公式计算差异最小,1-Iaigis公式差异相对较大。结论应用Lenstar测量眼球生物参数具有准确性、非接触性、操作简便、安全而且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为我们提供了白内障术前准确可靠的数据,在白内障人群中与IOLMaster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黄锦海杨欣王勤美成拾明陈洁
关键词:前房
连续性功能性视力在眼科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连续性功能性视力(FVA)被认为是一种可以较好体现自然状态下视功能的功能性视力检查方法,它的概念与测量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得到了不断的更新.FVA检查最初应用于干眼患者的评估,并在屈光不正、白内障、眼底病变、药物使用效果评估等领域逐渐得到推广,为一些眼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评价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就FVA的概念与方法、FVA的测量系统以及FVA在干眼、屈光不正、白内障和眼底病变患者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豪常平骏黄锦海
关键词:干眼屈光不正视功能
散瞳对Lenstar测量白内障患者眼球生物结构参数及IOL度数计算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 评估新型光学生物测量仪Lenstar测量白内障患者眼球生物结构参数和IOL度数计算的准确性,并研究散瞳对其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应用Lenstar和IOLMaster分别对76例(76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散瞳前后的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1和K2)、前房深度(ACD)及白到白距离(WTW)进行测量,并利用SRK-T、Hollday 1、Hoffer Q和Haigis 4种公式计算IOL度数.同一医生完成所有的测量,2个仪器测量顺序随机.散瞳前2个仪器的测量结果的差异性和一致性及散瞳后2个仪器的测量结果的差异性和一致性分别做配对t检验和Bland-Altman分析;对散瞳前后2个仪器测量结果及IOL度数的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Lenstar 和IOLMaster散瞳前后测量的AL、K1、K2均高度相关(r均>0.90).2种仪器散瞳后测量的ACD和WTW值[Lenstar:(3.13±0.34)mm和(11.76±0.51)mm; IOLMaster:(3.15 ±0.34)mm和(12.15±0.47)mm]均大于散瞳前[Lenstar:(3.05 ±0.35) mm和(11.56±0.55)mm;IOLMaster:(3.03±0.34)mm和(11.85±0.44)mm],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8、-5.09、-9.00、-6.52,P<0.01).2种方法测量的WTW的95%LoA散瞳前为-1.20~0.61 mm,散瞳后为-1.09~0.33 mm,一致性较差,其余参数一致性较好.散瞳后Haigis公式依据IOLMaster测量结果计算的IOL度数比散瞳前大(0.08±0.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5).结论 Lenstar是一种精确性高的眼球生物参数测量和IOL度数计算工具,可替代IOLMaster行白内障术前检查.散瞳影响ACD和WTW的测量,但对IOL度数的计算影响很小.
林华优黄锦海黎远光苏彬彬吴戈宫贤惠蔡军勇赵云娥
关键词:LENSTARIOLMASTER散瞳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