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64803)

作品数:22 被引量:166H指数:8
相关作者:杨柏范志强崔占臣李伯耿郑强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洛阳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丙烯
  • 11篇聚丙烯
  • 8篇乙烯
  • 6篇苯乙烯
  • 4篇增韧
  • 3篇聚苯
  • 3篇聚苯乙烯
  • 2篇等规
  • 2篇等规聚丙烯
  • 2篇乳液
  • 2篇乳液聚合
  • 2篇树脂
  • 2篇球形
  • 2篇相态结构
  • 2篇茂金属
  • 2篇金属
  • 2篇聚丙烯合金
  • 2篇改性
  • 2篇丙烯酸
  • 2篇催化

机构

  • 15篇浙江大学
  • 7篇吉林大学
  • 2篇洛阳工学院
  • 1篇扬州工业职业...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扬子...

作者

  • 7篇杨柏
  • 6篇范志强
  • 4篇崔占臣
  • 4篇李伯耿
  • 3篇彭懋
  • 3篇冯连芳
  • 3篇张玉清
  • 3篇封麟先
  • 3篇郑强
  • 2篇上官勇刚
  • 2篇金美花
  • 2篇范宏
  • 2篇汤钧
  • 2篇张恺
  • 2篇傅智盛
  • 2篇曹堃
  • 2篇陈志民
  • 2篇范荣
  • 2篇陈鑫
  • 2篇王凯

传媒

  • 5篇高分子学报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石油化工
  • 1篇吉林大学自然...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合成橡胶工业
  • 1篇化学推进剂与...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丙烯催化合金的相结构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Polypropylene catalloy was synthesized directly in reactor,which with special chain structure and supper impact strength.For the special synthetic method,its solid phase structure may be different from others. So the solid phase structure of polypropylene catalloy was studi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and WAX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rystallinity,crystal type of polypropylene are partly changed because of the coexistence of EPR,EP copolymers and PP. There appears a γ \|PP crystal when the EP copolymer amount in PP alloy is 17 18%.
张玉清范志强封麟先
关键词:聚丙烯相态结构晶体结构
两种不同粒径的SBR粒子对透明ABS树脂力学性能影响被引量:12
2006年
从SBR橡胶粒子出发,采用乳液原位悬浮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透明ABS树脂.采用小粒径SBR橡胶粒子虽然可以获得透明性良好的透明ABS树脂,但树脂的抗冲性能较差.采用大粒径SBR橡胶粒子ABS树脂的透明性明显下降.采用由粒径分别为400nm和70nm两种SBR橡胶粒子所组成的双峰粒子(指粒度分布谱上有两个峰)体系,当二者比例在4/6—6/4范围内,总橡胶粒子含量为15%~18%时,所得到的透明ABS树脂冲击强度已经达到90—120J/m,透光率超过80%.初步探讨了不同增韧体系的ABS树脂的脆韧转变关系;研究了不同粒径橡胶粒子的协同增韧效应.确定了由SBR双峰粒子增韧体系获得具有良好力学和透光性能的ABS树脂的基本条件.
张大雷栾明玥林权崔占臣杨柏
关键词:透明ABS树脂增韧
三元乙丙橡胶共混改性聚丙烯被引量:17
2004年
分别用茂金属催化聚合所得的三元乙丙橡胶(mEPDM)和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聚合所得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对PP进行共混改性。考察了增韧剂质量分数对共混物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热变形温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共混物结构形态和结晶行为。结果表明,与PP/EPDM共混物相比,PP/mEPDM共混物的脆韧转变增韧剂临界质量分数小,扯断伸长率高。PP/mEPDM共混物的脆韧转变区间远小于PP/EPDM共混物。随增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PP/mEPDM和PP/EPDM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维卡软化点均单调下降,但后者的下降幅度更大。电镜分析和结晶行为研究表明,PP与mEPDM的相容性优于PP与EPDM的。
张启霞范宏卜志扬李伯耿
关键词: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共混增韧
等规聚丙烯结晶及生长转变行为被引量:8
2005年
介绍了从熔体结晶生成的具有β晶型的等规聚丙烯(β-iPP)的生成条件,着重讨论了α晶和β晶独特的生长转变行为,包括在高临界温度和低临界温度下的生长转变。
王雯霏上官勇刚彭懋郑强
关键词:等规聚丙烯等温结晶
新型含硫高折光指数光学树脂单体MPSDMA的合成及其共聚树脂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通过氯磺化反应、还原反应和低温相转移催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光学树脂单体 4 ,4 -二巯基二苯硫醚双甲基丙烯酸酯 ( MPSDMA) ,成功地将苯环、含硫基团和双键引入光学树脂单体结构中 ;将 MPSDMA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 MMA)和苯乙烯 ( St)通过自由基共聚制成透明树脂 ,共聚树脂性能的研究表明该类新型光学树脂具有高折光指数。
陆广崔占臣吕长利赵登峰杨柏
关键词:光学树脂折光指数共聚树脂自由基聚合
聚丙烯合金PP-c的晶相结构及形态被引量:13
2005年
用偏光显微镜和广角X射线衍射研究了聚丙烯合金PP c的结晶形态.发现PP -c的晶相结构中不仅存在α-晶型聚丙烯(α- PP ) ,也存在着β-晶型聚丙烯(β-PP) .计算了不同乙烯含量PP c的结晶度和β- PP含量.表明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β- PP的含量增加,而PP- c的结晶度下降.通过与同等熔融结晶条件下等规聚丙烯(iPP)的结晶形态相比较,发现乙烯组分含量的增加,改变了球晶的生长状况,降低了PP- c晶相的晶体完整性.
上官勇刚郑强彭懋
关键词:聚丙烯合金晶相结构广角X射线衍射Β晶型球晶整性
均相茂金属催化剂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中搅拌的作用被引量:2
2001年
在不同搅拌型式的聚合反应器中使用均相茂金属催化剂(Cp*Ti(OR)3/MAO/TIBA)催化苯乙烯本体间规聚合。研究了搅拌桨型式、反应器以及搅拌速度对聚合物形态以及聚合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了搅拌、结晶和聚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良好的搅拌剪切对避免凝胶、促进粉状间规聚苯乙烯的生成至关重要。聚合动力学的研究表明,搅拌转速不仅能影响聚合物的颗粒形态,也能通过改变聚合物原生晶的结晶速率从而影响聚合速率。
范荣李伯耿刘伟曹堃冯连芳周文乐沈之刚叶蒙
关键词:茂金属间规聚苯乙烯催化剂苯乙烯
聚丙烯催化合金的DSC分析被引量:3
2001年
用 DSC研究了聚丙烯催化合金的热行为。结果表明 ,由于乙丙弹性体、乙丙嵌段共聚物、均聚聚丙烯的共存 ,以及特殊的混合方法 ,部分地改变了聚丙烯的结晶度和熔点。这种相态结构是聚丙烯催化合金具有超高冲击强度的主要因素。同时首次发现在特殊条件下 ,聚丙烯催化合金的熔点可高达
张玉清范志强封麟先
关键词:聚丙烯合金DSC法
表面富含羧基的单分散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快速自组装制备胶体晶的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在 2 0~ 70℃范围内 ,用垂直沉积的方法可使表面富含羧基的单分散交联聚合物微球在不同的基底上快速自组装成三维有序的胶体晶 .不同粒径的微球形成的胶体晶其光禁带峰位不同 ,因此可调控不同波长的光在胶体晶中的传播 .利用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了胶体晶的光禁带峰位与组成其微球粒径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随着构成胶体晶微球粒径的增大 ,胶体晶光禁带峰位发生了红移 ,而随着入射光角度的增大 ,胶体晶的光禁带峰位发生了蓝移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其它条件对聚合物微球有序排列的影响 ,发现聚合物微球在 p H值为 3 .0~ 1 3 .0范围内可以形成三维有序自组装胶体晶 .这是由于在不同的 p H值下 ,聚合物微球表面发生羧基化及去羧基化反应 。
陈志民陈鑫张恺崔铁钰崔占臣杨柏
关键词:垂直沉积法
球形聚丙烯粒子固相接枝苯乙烯的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用负载型高效球形催化剂催化丙烯本体聚合获得了孔隙率较高的球形聚丙烯 (PP)粒子 .研究了苯乙烯在这种球形多孔PP粒子中的接枝聚合反应 ,考察了各种聚合条件对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影响 ,并用FTIR、DSC、GPC、粘度测定及偏光显微镜 (PLM)等方法表征了接枝聚合产物的结构和形态 .研究表明 ,球形PP粒子固相接枝苯乙烯不仅可达较高接枝率 (最高达 2 4 % )和接枝效率 (最高达 5 6 7% ) ,PS相区尺寸小、分布均匀 ,而且产物为形态规则的球形颗粒 ,有利于防止聚合物结块和粘壁 .但PP接枝PS后分子量有所下降 。
张艳中范志强刘钊张玉清封麟先
关键词:苯乙烯固相接枝接枝率接枝效率改性等规聚丙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