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3122)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涛王军虎王晓东黄延强田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吸附量热
  • 4篇量热
  • 4篇催化
  • 3篇
  • 3篇催化剂
  • 2篇有序介孔
  • 2篇穆斯堡尔
  • 2篇穆斯堡尔谱
  • 2篇介孔
  • 1篇担载
  • 1篇担载型
  • 1篇氧化铁
  • 1篇液相
  • 1篇一氧化碳
  • 1篇铱催化剂
  • 1篇有序介孔碳
  • 1篇酸盐
  • 1篇碳化钼
  • 1篇铁催化剂
  • 1篇推进剂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张涛
  • 5篇王爱琴
  • 3篇王晓东
  • 3篇李林
  • 2篇张万生
  • 2篇林坚
  • 2篇王军虎
  • 2篇黄延强
  • 2篇王晓东
  • 1篇沈俭一
  • 1篇王兴棠
  • 1篇乔波涛
  • 1篇金长子
  • 1篇张艳华
  • 1篇刘阔
  • 1篇赵晓晨
  • 1篇张涛
  • 1篇王辉
  • 1篇朱燕燕
  • 1篇田鸣

传媒

  • 3篇Chines...

年份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相自组装法合成硼掺杂的有序介孔碳及其电化学应用
本文以高分子嵌段聚合物为模板剂通过液相自组装的方法制得了具有不同硼含量掺杂的有序介孔碳材料(B-OMC),该材料具有均一的孔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并且在初步的电化学性能测试中表现了优异的电容性质,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有...
赵晓晨王爱琴张涛
文献传递
高分散炭载碳化钼的合成及催化应用研究
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炭源,F127为结构导向剂,在酸性条件引入(NH4)6Mo7O24·4H2O,溶液经静置自组装形成凝胶,N2氛下高温焙烧该凝胶即合成出碳化钼修饰的有序介孔炭材料。碳化钼粒子大小在3nm左右,高度分散在介...
王辉张涛马静萌王德举刘仲能
文献传递
介孔炭材料的合成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探索
<正>有序介孔炭材料(OMC)以其大比表面积、2-50纳米范围内均一可调的孔径,表面易于功能化,良好的导电导热和耐酸碱性能以及高温热稳定性的特点,在吸附、催化、储能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
王爱琴张涛
文献传递
高活性Pt/Fe2O3催化剂用于富H2条件下CO选择氧化
<正>近年来,随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富H2条件下的CO选择氧化反应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对于解决燃料电池电极中毒问题,CO选择氧化是最简单、直接、廉价、有效的方法[1]。在已知的各类选择氧化催化剂中,研究最多...
乔波涛王爱琴王晓东张涛
关键词:富氢PT催化剂氧化铁
文献传递
担载型铱催化剂上CO吸附量热和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分别对Al2O3和SiO2担载的不同含量铱(Ir)催化剂进行了H2程序升温还原、CO微量吸附量热和红外研究.结果表明,还原后,Ir/Al2O3上存在金属态Ir0和氧化态Irδ+两种物种,CO在催化剂表面主要以线式和孪生吸附态存在,测量的CO吸附热为两种吸附形式的平均吸附热.提高还原温度和Ir担载量,Ir/Al2O3表面CO线式吸附物种的比例增加,从而导致CO吸附热值的升高.而在Ir/SiO2上Ir物种主要为金属态Ir0,CO吸附都以线式吸附为主,在所考察的条件下CO吸附热随Ir担载量和还原温度的变化不明显。
王兴棠李林黄延强王晓东张涛
关键词:程序升温还原吸附量热红外光谱
吸附量热在贵金属和类贵金属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正>在多相催化研究中,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表征很重要。尽管有许多物理化学表征手段(如XRD,TEM等),但是对活性位的定量描述仍然是困难的,这影响了不同催化剂活性中心反应性能的比较。另外,考虑到活性中心在载体上分布的非...
李林王晓东林坚王爱琴张涛
关键词:吸附量热
^(57)Fe穆斯堡尔谱研究Ir-Fe催化剂用于CO选择氧化反应(英文)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不同浸渍顺序制备了三种Ir-Fe催化剂,其CO选择氧化(PROX)反应活性差别很大,其中共浸渍的Ir-Fe催化剂活性最高.吸附量热研究表明,三种催化剂的H2和CO吸附存在差别.通过对三种催化剂还原后、再氧化和反应后准原位57Fe穆斯堡尔谱的研究,得到各种Fe物种信息.结果表明,三种制备方法影响催化剂中Ir-Fe相互作用强度,导致催化剂中Fe物种的氧化还原性能不同.催化剂中Fe2+(a)的含量与CO转化率呈正比关系,Fe2+(a)是PROX反应过程中活化氧的活性中心.浸渍顺序改变了Ir-Fe间相互作用强度,从而改变Fe2+(a)物种含量,影响PROX反应活性.Ir-Fe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稳定活化氧的Fe2+(a)物种,为今后研究金属-金属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借鉴.
刘阔张万生王军虎王爱琴黄延强金长子沈俭一张涛
关键词:一氧化碳吸附量热
铁和锰的化学状态对LaFe_xMn_yAl_(12-x-y)O_(19)催化剂上N_2O分解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LaFexMnyAl12-x-yO19六铝酸盐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穆斯堡尔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上高浓度N2O分解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条件下,Mn比Fe更有利于促进六铝酸盐晶相的形成.LaFexAl12-xO19(x=0.5,1)中Fe以Fe3+位于六铝酸盐尖晶石结构中的四面体位和镜面层结构中的三角双锥位,其中后者为N2O分解的主要活性中心.LaMnyAl12-yO19(y=0.5,1)中Mn优先以Mn2+进入四面体位,然后以Mn3+进入尖晶石结构中的八面体位,并成为N2O分解的主要活性中心.
田鸣王晓东朱燕燕王军虎张涛
关键词:六铝酸盐N2O推进剂穆斯堡尔谱
超临界流体沉积法合成有序介孔Co3O4晶体
以SBA-15为硬模板,在nanocasting技术的基础之上引入了超临界CO2沉积技术合成了具有大比表面积(100-110m2/g)、大孔容(0.2-0.4cm3/g)、孔分布均匀的有序介孔结构的晶态Co3O4。通过调...
张艳华王爱琴张传杰银建中张涛
文献传递
微量吸附量热用于PROX反应催化剂吸附性能的研究
微量吸附量热是一种精确有效的定量化学表征手段,可以测量一定条件下气体分子(如NH,CO,CO,O,H等)在某种材料或者催化剂上的吸附量和吸附热,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到材料的酸碱性强弱、催化剂表面对反应物的吸附强弱及负载...
张万生刘阔李林林坚王晓东张涛
关键词:微量吸附量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