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211709)

作品数:41 被引量:431H指数:12
相关作者:王新海张冬丽郑爱玲席长丰汪忠德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3篇天文地球
  • 8篇矿业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煤层气
  • 8篇水平井
  • 8篇平井
  • 8篇储层
  • 7篇数值模拟
  • 7篇值模拟
  • 6篇地层
  • 6篇射孔
  • 6篇煤层
  • 5篇深穿透
  • 5篇水力深穿透
  • 4篇低渗
  • 4篇油藏
  • 4篇分支水平井
  • 4篇表皮系数
  • 3篇压力敏感
  • 3篇油气
  • 3篇增产
  • 3篇深穿透射孔
  • 3篇渗流

机构

  • 26篇长江大学
  • 16篇中国石油天然...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8篇王新海
  • 7篇张冬丽
  • 5篇郑爱玲
  • 5篇席长丰
  • 5篇汪忠德
  • 4篇江山
  • 3篇宋岩
  • 3篇谢又新
  • 3篇鲜保安
  • 2篇杨胜来
  • 2篇方海飞
  • 2篇王宪花
  • 2篇高德利
  • 2篇张劲
  • 2篇张士诚
  • 2篇张晓红
  • 2篇李再均
  • 1篇万敏
  • 1篇吉玉林
  • 1篇孙吉军

传媒

  • 9篇石油天然气学...
  • 4篇油气井测试
  • 3篇天然气工业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3篇石油钻探技术
  • 3篇江汉石油学院...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中国煤层气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13篇2005
  • 9篇2004
  • 1篇2003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力深穿透射孔系统及应用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水力深穿透射孔系统利用高压水射流钻孔的方式实现深穿透射孔。其射孔孔眼深、孔径大,射孔通道的流通能力为常规射孔的10-20倍,适用于高污染井、低渗透地层、薄油层等的近井带改造及低渗透油气藏、裂缝性油气藏、底水或气顶油气藏等特殊油气藏的开发。国内外应用实例分析表明,水力深穿透射孔经济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广阔。
许弟龙席长丰张小红王庆华
关键词:射孔锥进水力深穿透射孔射孔系统裂缝性油气藏低渗透地层
低渗非达西渗流煤层气羽状井开发机理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建立了非均质各向异性双重介质煤层气定向羽状水平井开采的较完整的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与气体吸附、解吸、扩散相耦合的三维气、水两相渗流;考虑了储层的压力敏感性;考虑了煤层本身所具有的低渗透特性,即低渗透地层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考虑了井筒内的压降损失。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煤层气羽状水平井的增产机理,指出羽状水平井的主支和分支在地层中广泛均匀延伸,使整个控制区域地层压力均匀、快速下降,增大了气体解吸扩散的机会,是羽状分支水平井促使煤层气产量提高的根本原因;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使煤层中羽状水平井的降压效果变差,从而使煤层气的产量减少。
王新海张冬丽宋岩
关键词:煤层气低渗非达西渗流
岩石压缩系数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通过对十八块岩样的覆压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岩石压缩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岩石压缩系数随覆压孔隙度、覆压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岩石压缩系数的变化率通常是随覆压孔隙度、覆压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岩石压缩系数与覆压孔隙度、覆压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呈二次多项式。压缩系数与有效覆压之间通常呈指数递减,压缩系数的递减率通常是随有效覆压的增大而减小。
王新海宋岩方海飞李玉姣谢又新
关键词:岩石压缩系数
中国大陆自然电场的前兆机理与特征被引量:14
2008年
首先回顾了中国大陆地区震前自然电场前兆特征研究的发展历程。着重论述了震前自然电场的范围、形态、时间、与震级统计关系等前兆特征;指出震前自然电场产生的几种机理:过滤电场、扩散—吸附电位、电化学电位、机电转换效应以及压力作用下黄土层自然电位的变化;分析了自然电场是多种电信号叠加而成的一个综合电位,趋势性背景、季节性变化、地震信号和干扰因素都会引起岩石电阻率、土壤中溶液的溶解度和电离度、地下水的渗透条件、大地电场和自然电场的一系列变化。而面导电机制、体导电结构的变化造成宏观电阻率各向异性的增强并形成各测点间的电位异常,其形成机理和电磁响应特征的研究都能较好地认识地震前兆。
汪忠德
关键词:地震前兆特征地电场电磁响应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浅析被引量:10
2008年
重点介绍了中国煤层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开发技术(包括水力压裂改造技术、煤中多元气体驱替技术和定向羽状水平钻井技术)以及增产技术的现状和技术进展,并且分析了我国煤层气研究开发的理论成果与存在问题,提出了煤层气研究开发的发展趋势与开发措施。
汪忠德阮洋李向东
关键词:煤层气资源分布勘探开发增产技术
卡点计算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在修井作业中钻杆被卡不是偶然的事,常常需要判断钻杆卡点位置。为了寻找判断卡点位置的理论依据,需要弄清楚钻杆在套管中的力学行为特征。在深达千米甚至数千米的油水井中,利用常规手段是难以描述出钻杆工作时的应力应变状态以及钻杆的变形形态。而利用有限元法有望模拟直井中钻杆在套管中的变形形态,并给出提升力与钻杆变形量的计算结果。现场施工工程师可以根据提升力与钻杆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出钻杆在井下的卡钻的位置,从而利用合理的手段和工具解决卡钻问题。研究目的就是要实现直井管柱的有限元模拟过程,并通过对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分析,认识套管中修井钻杆的力学行为特征,为判断卡点位置提供分析依据。
郭凤刘合张劲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水力深穿透射孔井产能计算方法及开发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水力深穿透射孔技术的成孔结构、渗流条件与多分支水平井比较接近,可通过多分支水平井产能公式来研究水力深穿透射孔井的产能。分析可知,水力深穿透射孔井的产能受射孔孔径、孔长、孔数、表皮系数的影响。实践证明,水力射孔井能够起到改善完井效果、降低表皮系数的作用。
王庆华江山席长丰郑爱玲张晓红
关键词:深穿透射孔表皮系数分支水平井产能公式计算方法
新型水力深穿透射孔系统产能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06年
水力深穿透射孔具有深穿透、大孔径、清洁无污染等特点,对其产能进行准确评价,可以更好地指导水力深穿透射孔作业。通过半解析公式,与常规直井进行对比,分析了影响水力深穿透射孔井产能的因素;对射孔参数本身(孔长和孔径)和油藏物性参数(表皮因子、油层厚度、垂向渗透率)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水力深穿透射孔作业能够有效增加油井产能;油藏物性相同的条件下,孔长越长、孔径越大,产能越高;在射孔孔长和孔径一定的条件下,表皮因子越大、油层厚度越小、垂向渗透率越大,水力深穿透射孔技术的增产效果越好。
席长丰吴晓东冯虎赵建军王疆梅
关键词:深穿透射孔表皮因子油层厚度
水力深穿透射孔技术用于底水油藏开发被引量:8
2004年
根据油田实际生产资料,从数学解析和数值模拟两方面研究了水力深穿透射孔技术对底水油藏的开发效果。研究表明:理想完井状态下,水力深穿透射孔井的开发效果好于直井,在射孔总长度一定时,射开一个长孔比射开多个短孔的开发效果要好;完井污染状态下,射孔深度大于污染表皮半径时,射开多个短孔比射开一个长孔的开发效果要好。储层的污染程度对水力深穿透射孔井的开发效果有较大的影响,确定水力深穿透射孔井完井方案,需要准确了解储层的污染程度。
张福祥席长丰郑爱铃彭建亮
关键词:水力射孔底水油气藏表皮系数
BMH油田北区角15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2006年
针对已进入高含水期的BMH油田北区角15块油藏非均质性强、井网不完善和断层复杂的情况,进行了精细的油藏地质研究,建立了精细的储层三维模型。将间接的、定性的、静态的地质研究与油藏数值模拟直接的、定量的、动态的研究方法紧密结合进行剩余油分布研究。研究区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断层及井网不完善的综合控制,形成剩余油的主要原因是井网的不完善、断层的遮挡性以及层内非均质性引起的水驱见效的差异性。
张高王新海赵金玲
关键词:储层建模数值模拟剩余油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