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774)

作品数:28 被引量:109H指数:6
相关作者:刘桂芬王红宇罗天娥李少琼王刚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心电
  • 5篇血压
  • 5篇高血压
  • 4篇心电监测
  • 3篇电图
  • 3篇心电图
  • 3篇预后
  • 3篇ROC曲线
  • 2篇心率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预后指数
  • 2篇远程心电监测
  • 2篇晕厥
  • 2篇社区高血压
  • 2篇体外
  • 2篇体外反搏
  • 2篇缺失数据
  • 2篇猝死
  • 2篇疗效

机构

  • 18篇山西医科大学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省肿瘤医...
  • 2篇张家口学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西省眼科医...
  • 1篇西安市疾病预...
  • 1篇晋煤集团

作者

  • 18篇刘桂芬
  • 9篇王红宇
  • 6篇罗天娥
  • 5篇李少琼
  • 4篇张潇雅
  • 4篇王刚
  • 3篇季家超
  • 3篇张翠仙
  • 3篇张耀
  • 3篇邸捷
  • 3篇申宁宁
  • 2篇李少聪
  • 2篇赵晓军
  • 2篇崔冬霞
  • 2篇马德
  • 1篇李俊伟
  • 1篇田娇妮
  • 1篇刘妍
  • 1篇刘志永
  • 1篇李江博

传媒

  • 7篇中国卫生统计
  • 6篇中国药物与临...
  • 4篇实用心电学杂...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现代电子技术
  • 2篇江苏实用心电...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Chines...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口因素误差对西安市疫情分析影响的研究报告
2014年
目的 了解不同来源的人口数据对传染病疫情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西安市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的实际人口数据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推算的人口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研究其对西安市传染病疫情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 西安市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所获的全市人口数与信息系统中相应年份推算人口数的误差分别为8.99%和8.50%,各县区人口数的误差则为18.12%-38.38%。分年龄组人口数误差的特征为:0-9岁,信息系统中各年龄组人口数多于实际人口数;9岁后则相反,以15和20岁组人口数的误差较大。误差对传染病疫情的空间分布和年龄分布分析有直接的影响。结论 在发生重大疫情以及进行重点病的单病种疫情分析时,有必要用实际人口数据对信息系统提供的分析结果进行修正。
龚建仁王江霞李江博
关键词:人口数据疫情分析
纵向研究缺失数据多重填补及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阐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多重填补与重复测量资料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分析的原理,完成纵向监测数据缺失模型的软件实现。方法根据222例高血压患者纵向监测的完全数据,产生缺失比例为18.92%的随机缺失数据集。应用MCMC多重填补方法,进行缺失值填补的模拟研究以及实例分析,并实现重复测量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模拟研究和实例分析表明,样本例数200,缺失比例20%,MCMC法多重填补5次所得结果最稳健;填补前缺失数据与完全数据的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不同,填补后完整数据与完全数据的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相同。结论 MCMC多重填补可以充分利用缺失资料信息,是处理缺失数据模型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出现缺失的重复测量资料,结合应用混合效应模型与MCMC多重填补2种方法,从而得出更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
申宁宁房瑞玲高宇钊李少琼张军锋刘桂芬
关键词:缺失数据高血压
心电图在晕厥初始评估、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8年
心电图作为一项常规的心脏检查项目,在确诊或排除心源性晕厥的初始评估、诊断以及风险预测中都有重要的意义。不断更新的指南也详细阐述了心电检查项目(如动态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院内监测及远程监测心电图、远程传输心电图以及植入式心脏监测器等)所涉及仪器的特点、使用方法和检查适宜人群。临床上要明确诊断晕厥患者,必须进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各种波段的特征性改变可以反映晕厥的潜在病因,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可以明确心源性晕厥。
王红宇
关键词:心电图心源性晕厥动态心电图
基于大数据的运动损伤程度评估模型被引量:4
2018年
对运动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在提高运动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运动损伤程度评估过程中,传统方法应用经验损伤测评方法进行评估,由于使用经验数据因此存在评估结果误差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的运动损伤程度评估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对运动损伤程度进行趋势评估,引入模糊集概念考量损伤数据,重新确立模糊关系矩阵指标权重,完成评估模型建立。通过实验表明,采用改进评估模型相比传统评估模型其有效性较高、误差小,具有一定的优势。
李少聪马德李少琼
关键词:大数据
数据非随机缺失机制的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分析与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阐明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原理,实现数据非随机缺失机制医学纵向资料的模型分析。方法采用限制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拟合含非随机缺失数据高血压随访资料的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利用SAS9.2完成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等。结果在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组间模型和组内模型)中得到四种缺失模式下的参数估计值及可信区间后,根据各缺失模式概率,求得参数总估计值。结论混合效应模式混合模型是分析数据非随机缺失机制资料的最佳选择。
季家超王刚张潇雅刘桂芬
运动损伤与运动强度的关系建模仿真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传统模型不能很好地描述运动强度与运动损伤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运动损伤与运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模型,确定关节变化参数及约束条件,利用智能SVM原理关系,构建仿真模型。模拟应用环境设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构建的模型可很好地描述运动损伤与运动强度间关系,解决运动损伤与运动强度间关联度问题,避免运动强度过大造成运动损伤。
李少聪马德李少琼
Association between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被引量:6
2017年
Yan RenJiao JiaJian SaLi-Xia QiuYue-Hua CuiYue-An ZhangHong YangGui-Fen Liu
艾滋病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与风险度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响艾滋病(AIDS)患者的预后因素,改进防治策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某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AIDS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及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随访提供的所有患者生存状况资料进行分析。生存率的估计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并计算预后指数(PI)值,然后按其分组来估计患者的期望生存率,并对其生存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AIDS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00个月,其95%可信区间为(12.39,23.61)月;Cox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是影响AIDS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肺部真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艾滋病病毒(HIV)相关性脑病是影响艾滋病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根据PI值分组,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PI=-0.64为基准,可估计患者个体的期望生存率。结论文化程度、肺部真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及HIV相关性脑病是影响AIDS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I值可有效预测AIDS患者的生存情况,可作为临床个体化治疗评价的依据。
王刚张潇雅季家超张卓彦刘桂芬
关键词:艾滋病生存率COX回归分析预后指数
心率减速力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不同分级风险预测的探讨被引量:4
2016年
心脏猝死(SCD)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急性恶性疾病,众所周知,心脏猝死的发生与自主神经密切相关。近几年,关于迷走神经受损导致心脏猝死的发生成为研究热点。心率减速力(DC)检测技术是由德国慕尼黑心脏中心的Georg Schmidt教授近年发现并提出的一种新的无创心电技术,该技术通过对24 h心率的整体趋向性分析和减速能力的测定,定量评估受检者迷走神经张力的高低,进而筛选和预警猝死高危患者。
张文芝张园园王红宇刘桂芬
关键词:心脏猝死心脏中心迷走神经张力室性期前收缩
决定系数的Bootstrap可信区间估计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通过Bootstrap抽样的方法来解决决定系数的可信区间估计。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重复从原始数据中进行有放回的抽样得到Bootstrap样本,然后计算每个Bootstrap样本的决定系数的Bootstrap估计量。结果Bootstrap估计量的BCa可信区间不仅矫正了非对称性,还对原始数据的异常值给予了矫正。结论 Bootstrap抽样不需要任何理论推导,使用方便,其估计量的BCa可信区间能够自动校正统计量的非对称性,因此更具优良性。
赵晋芳罗天娥曾平刘桂芬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