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06015)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孙玲玲文进才徐长久余志平吴国峰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CMOS
  • 2篇晶体管
  • 2篇功率放大
  • 2篇功率放大器
  • 2篇毫米波
  • 2篇放大器
  • 1篇带通
  • 1篇带通滤波
  • 1篇带通滤波器
  • 1篇单级
  • 1篇单片
  • 1篇单片集成
  • 1篇单片集成电路
  • 1篇等效电路
  • 1篇等效电路模型
  • 1篇低阻
  • 1篇电路
  • 1篇电路模型
  • 1篇电路拓扑
  • 1篇电子迁移率

机构

  • 6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孙玲玲
  • 4篇文进才
  • 1篇余志平
  • 1篇徐长久
  • 1篇王岗
  • 1篇成东波
  • 1篇刘军
  • 1篇高建军
  • 1篇吴国峰
  • 1篇张林
  • 1篇楼佳
  • 1篇王皇

传媒

  • 2篇微电子学
  • 1篇半导体技术
  • 1篇电子器件
  • 1篇压电与声光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在片传输线等效电路模型的传递函数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提出了一种通过传递函数分析来确定在片传输线等效电路模型拓扑结构的新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分析得出由不同1-π单元组成的等效电路的拟合能力。通过对测量S参数的有理逼近构建了一个宽带宏模型。通过对比等效电路模型与宏模型的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开发出一种可靠且高效的确定传递函数等效电路结构的方法。分析发现复极点决定了模型的宽带拟合能力。共面传输线到50 GHz的测量S参数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非常有助于寻找满足精度要求且最简单的拓扑。
王皇高建军
关键词:传输线传递函数无源器件电路拓扑
一种0.18μm CMOS毫米波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SMIC 0.18μm RF-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采用垂直地平面共面波导(VGPCPW)传输线的片上30 GHz带通滤波器。通过对传统CPW和VGP CPW两种不同结构传输线的理论研究,对比分析了两者的损耗、特征阻抗及隔离特性,建立了VGP CPW长度可扩展的传输线模型。使用特征阻抗为50Ω的低损耗VGP CPW传输线结构,结合VGP CPW长度可扩展模型与EM分析方法,设计了30 GHz带通滤波器。在片测试结果表明,该毫米波VGP CPW传输线滤波器模型仿真和电磁场仿真S参数曲线与测试结果比较吻合,可为毫米波集成电路滤波器设计提供借鉴。
吴国峰孙玲玲文进才成东波
关键词:毫米波CMOS带通滤波器
60GHz单级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被引量:2
2013年
该文探讨了60 GHz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设计并测试了基于0.07μm GaAs工艺的60 GHz毫米波单片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共源结构,单级放大,工作电压为1.2 V,工作电流为27 mA,在62.2 GHz时有最大小信号增益4.9 dB,60 GHz时仿真的输出1 dB压缩点功率为12 dBm。
王岗孙玲玲文进才
关键词: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砷化镓功率放大器
低阻硅CMOS工艺片上互连线模型
2011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片上的互连线模型,模型在考虑互连线金属导体高频效应和衬底效应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电容来表征金属导体通过氧化层在低阻硅衬底中引起的容性耦合特性。建立的互连线模型通过0.18μm CMOS工艺上制作的互连线测试数据验证,频率精度可至50 GHz。
文进才楼佳孙玲玲
关键词:CMOS互连线
1.95GHz Doherty功率放大器设计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SMIC 0.18μm RF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1.95 GHz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为了保持两路功放相位最大一致性,主功放(PA1)和辅功放(PA2)采用了同一种CMOS功率放大器,仅改变其偏压使其工作在不同模式。CMOS功率放大器为工作于AB类的两级放大电路,集成了输入和级间匹配网络;功分器以及λ/4调制网络在PCB板上实现。在3 V供电,工作频率为1.95 GHz时,CMOS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为23 dBm,增益为16 dB,功率附加效率(PAE)为30%;Doherty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为25 dBm,功率附加效率为15%。
徐长久孙玲玲文进才余志平
关键词:DOHERTY功率放大器CMOS
高速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ICUM可缩放模型
2012年
介绍了一种基于HICUM模型建立高速锗硅异质结双极可缩放模型的流程,结合一批不同物理设计尺寸晶体管的测试数据,建立了HICUM模型参数缩放数学方程。建立的可缩放模型在商用仿真器中进行了仿真验证,模型仿真结果与测试数据有很好的吻合。
张林孙玲玲刘军
关键词: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