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YY012)

作品数:8 被引量:117H指数:6
相关作者:陈琳林嘉新曹培会章艳胡强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湘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文学
  • 4篇翻译
  • 2篇译本
  • 2篇世界文学
  • 2篇创译
  • 1篇当下
  • 1篇学位
  • 1篇学位论文
  • 1篇译诗
  • 1篇英译
  • 1篇宇宙观
  • 1篇中国古典
  • 1篇山水
  • 1篇山水诗
  • 1篇生态
  • 1篇诗歌
  • 1篇诗歌翻译
  • 1篇诗体
  • 1篇诗学
  • 1篇诗学意义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作者

  • 7篇陈琳
  • 3篇林嘉新
  • 2篇曹培会
  • 1篇章艳
  • 1篇胡强

传媒

  • 2篇中国翻译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外语教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从世界文学角度重读《骆驼祥子》的两个译本被引量:10
2015年
《骆驼祥子》的英语重译现象是中国文学外译史上的重要历史个案,也是中国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成功典范。文章从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定义出发,通过比较金译本和葛译本的文本差异,发掘了两个译本的文化折射性、翻译接受性以及阅读的超然性,以论证翻译在中国文学成为世界文学这一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对其两个译本的差异和接受过程进行考察,有利于我们认识中国文学"走出去"应采取接受语境为导向的文化推介战术。
林嘉新陈琳
关键词:《骆驼祥子》世界文学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翻译述评”的撰写模式研究被引量:33
2011年
本文探讨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翻译述评"的写作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概念、常规性方式、方法和规则,并展示了具体的写作案例。该模式建立在培养翻译能力的教学理念以及翻译能力的内涵和核心要素基础上,并借鉴、吸收了国内外高层次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案。该模式属于应用性翻译研究。主体框架由翻译和对该翻译的反思组成。
陈琳章艳
关键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翻译能力写作模式
跨界的阐释:美国当下比较文学翻译研究的研究范式被引量:14
2015年
鉴于美国翻译研究具有哲学思辨和比较文学视角的传承,本文综述了美国比较学者苏源熙、达姆罗什、伯尔曼、阿普特以及韦努蒂等比较学者近十年来的翻译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现出了对比较文学与翻译的跨学科性、世界文学的椭圆形折射式翻译性、翻译阐释与调适模式以及对翻译重生论与不可译性的人文主义思考等的认识。该比较文学翻译研究范式不仅强调了翻译阐释性,明确了在新文化和新理论语境下有效理解翻译,因而注重研究接受情境及其运作方式,而且强调世界文学语境下翻译承载的人文精神与普世价值,强调对文化与文明传承与译介的世界意义,强调翻译存异与重译的人文意义。因此,这一研究范式也许对我们思考翻译如何助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现提供人文学术思考,使得这一思考具有接受情境导向性、人文精神性和普世价值性。
陈琳林嘉新
关键词:不可译性
论文学翻译中的非文本因素——以《吉檀迦利》冰心译本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诗歌创作的高峰。在中国,它曾在不同时期被不同译者多次翻译成汉语。研究中借用勒弗维尔的"改写理论"中非文本因素思想,对文学翻译中的主要非文本因素进行划分,据此分析和讨论《吉檀迦利》冰心译本,论证非文本因素在《吉檀迦利》冰心译本产生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林嘉新
关键词:泰戈尔《吉檀迦利》改写理论翻译
论创译的名与实被引量:33
2016年
目前,形形色色的边沿翻译现象引发了译学界对"何为翻译?"的讨论并由此生发对创译的进一步思考。描写翻译学研究范式对翻译的重新定义为我们认识创译的性质提供了思路。本文从这一视角,厘清了创译的定位、定义及其运作机制。我们认为,它是一种特色翻译,是在目的语系统中,对源文本进行编辑、重组、创作性重写、创意性重构等的转述方式,以实现目标话语的表达性与目的性的文本,其方式可以为单模态或多模态。其机制表现为双文化的椭圆形折射与翻译的阐释性机制。基本形态包括文学翻译与现代语言服务行业中出现的边沿性变文本。
陈琳曹培会
关键词:创译
陌生化诗歌翻译与翻译规范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从翻译规范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徐志摩陌生化诗歌翻译的翻译学理据。其有机诗体译诗遵从了当时的初始规范即目标文化取向,体现出较强的接受性:早期译诗与文言古体诗杂合;而中后期的译诗则与新格律诗体杂合;同时,遵守了预先规范和责任规范。作为新月社的主要成员,其译诗选材和翻译文本表现均体现出其遵守社团纲领:译诗成为其探寻白话新诗表现力和艺术张力的工具。因而注重译诗本身的形式、意境和韵律的和谐统一;最后,遵守了文本语言规范,在译诗中大量运用白话口语词汇并杜撰新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诗歌语言的非标准化和陌生化。因此,其译诗具有历史性的诗学意义:追求诗歌艺术的新奇性,从而获得陌生化诗歌翻译的效果,最终使译诗成为白话新诗发展的助推器。
陈琳胡强
关键词:翻译规范陌生化翻译
诗歌创译的世界文学性——以《竹里馆》英译为例被引量:16
2016年
戴维·达姆罗什将世界文学定义为: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的椭圆形折射,是从翻译中获益的书写结果 ;是对遥远的时空世界进行超然解读的阅读方式。该定义不仅揭示了翻译在建构世界文学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而且其文化双折射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文学翻译中的创译机制。本文在这一定义的观照下,分析了王维诗歌《竹里馆》的英译文的世界文学性的动态生成过程。庞德的创译体现了原诗的自然基质和其倡导的意象—漩涡主义诗学主张的结合;斯奈德赋予了译诗荒野精神,籍此发出了荒野哲学的呼声。欣顿基于对深层生态主义与道/禅哲学在精神内核上的共通性,凸显了其译诗的禅思与诗情的融合,解读出了诗歌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层生态主义原型。来自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三位译者的迥异的创译行为表明,在由源文化与东道文化的亚文化形态的共同建构的新的语境架构中,译者对原诗进行了折射性的翻译诗学阐释,而这恰恰促成了其英译文的世界文学性的生成。因而,世界文学诗歌不是"译之所失",而是"创译之所得"。
陈琳曹培会
关键词:世界文学创译《竹里馆》
论欣顿的荒野宇宙观与生态译诗的翻译诗学意义被引量:9
2017年
戴维·欣顿是美国当代最受推崇的中国古典诗词优秀翻译家。本文剖析了欣顿对中国山水诗的“荒野宇宙观”的解读及其在译诗中的体现。其译诗体现为中国道/禅哲学与美国的荒野哲学与深层生态学等亚文化形态的双重折射翻译的结果。我们认为,美国的中国古典诗词英译文文学小传统呈现出生态译诗的翻译诗学特色,使得山水诗的自然山水文化精神与美国整体生态主义思想产生呼应与共鸣,焕发出普世的人文精神与生态价值,从而具有了世界文学性翻译诗学意义。
陈琳
关键词:山水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