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项目

作品数:757 被引量:3,982H指数:25
相关作者:王志良胡冠九段钰锋刘伟京涂勇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47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9篇理学
  • 35篇化学工程
  • 19篇经济管理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农业科学
  • 15篇建筑科学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生物学
  • 10篇医药卫生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天文地球
  • 6篇政治法律
  • 5篇电子电信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矿业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43篇污染
  • 60篇废水
  • 34篇重金
  • 34篇重金属
  • 34篇污泥
  • 34篇污染物
  • 33篇催化
  • 28篇降解
  • 26篇水质
  • 24篇水处理
  • 24篇太湖
  • 24篇污水
  • 22篇土壤
  • 22篇化工
  • 20篇挥发
  • 20篇废气
  • 19篇挥发性有机
  • 17篇烟气
  • 17篇有机物
  • 17篇环保

机构

  • 114篇江苏省环境科...
  • 84篇江苏省环境监...
  • 75篇南京大学
  • 52篇东南大学
  • 51篇南京工业大学
  • 38篇南京信息工程...
  • 30篇河海大学
  • 30篇南京理工大学
  • 28篇南京师范大学
  • 27篇南京林业大学
  • 24篇常州大学
  • 24篇中华人民共和...
  • 21篇江南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盐城工学院
  • 1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6篇常州市环境监...
  • 16篇江苏齐清环境...
  • 14篇江苏大学
  • 12篇常州市环境科...

作者

  • 17篇王志良
  • 15篇胡冠九
  • 14篇段钰锋
  • 12篇祝社民
  • 12篇刘伟京
  • 12篇廖传华
  • 12篇涂勇
  • 12篇王荟
  • 11篇黄亚继
  • 11篇沈树宝
  • 11篇高占啟
  • 11篇郭照冰
  • 10篇汤莉莉
  • 10篇秦玮
  • 9篇周强
  • 9篇杨彦
  • 9篇张银龙
  • 8篇胡志军
  • 7篇张龙
  • 6篇丁成

传媒

  • 56篇环境监控与预...
  • 39篇环境科技
  • 37篇环境工程学报
  • 26篇污染防治技术
  • 22篇环境工程
  • 19篇环境科学与技...
  • 18篇中国环境科学
  • 14篇中国给水排水
  • 14篇环境监测管理...
  • 13篇环境科学学报
  • 13篇环境污染与防...
  • 13篇工业水处理
  • 12篇化工环保
  • 12篇环境化学
  • 12篇中国环境监测
  • 12篇环境科学与管...
  • 10篇东南大学学报...
  • 10篇环境科学
  • 10篇环境与发展
  • 8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0篇2023
  • 25篇2022
  • 55篇2021
  • 42篇2020
  • 52篇2019
  • 60篇2018
  • 95篇2017
  • 81篇2016
  • 67篇2015
  • 86篇2014
  • 70篇2013
  • 42篇2012
  • 39篇2011
  • 12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7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射频公众曝露区域监测最优网格尺度研究
2017年
采样密度最优化是当前区域环境监测的难点问题,然而对区域射频公众曝露监测的最优尺度研究仍处于空白。该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采用新型车载监测技术对城区区域射频公众曝露进行现场实测,构建3种网络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2 km×2 km、1 km×1 km和0.5 km×0.5 km这3种网格尺度所得南通城区平均电场强度分别为(0.56±0.24)V/m、(0.57±0.27)V/m和(0.56±0.31)V/m,其中以1 km×1 km测试值最接近总体均值。经Cochran理论计算法验证,研究区域至少需要1 km×1 km网格密度的采样尺度下,相对误差为10%,才满足Cochran公式获取的最佳采样网格数量。因此,1 km×1 km网格是以南通市为代表的我国II型大城市城区环境射频电磁辐射测试的最优网格尺度。
武攀峰陆炜姚颖王国旗黄昕
新型竹酢叶面肥对提高蓝莓等水果品质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叶面肥具有补充作物后期营养,预防作物早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本试验采用不同配方的新型竹酢叶面肥,分别对顶峰蓝莓、圆黄梨、富士苹果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植株形态变化和生长促进效果以及果实的糖度,矿物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新型竹酢叶面肥对试验水果的单重,糖度,矿物元素含量,外观形态,营养价值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作用。新型竹酢叶面肥效果显著,具有大面积推广使用的基础和价值。
刘新张齐生万劲梁怀亮濮爱玉张鑫
关键词:蓝莓苹果增产矿物元素
铁盐改性废弃蛋壳对水中磷的吸附特征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采用铁盐对废弃蛋壳进行化学改性,并研究改性蛋壳对水中磷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改性蛋壳明显提高磷的吸附能力,磷在改性蛋壳中的吸附是一吸热过程,其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磷在改性蛋壳中的吸附历时曲线遵循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溶液pH值显著影响磷在改性蛋壳中的吸附效果,当pH3时,改性蛋壳对磷具有吸附最大值.
郭照冰陈天陈天蕾郑正
关键词:铁盐改性
常州市典型工业废水综合急性毒性评估被引量:4
2012年
以不同营养级别的藻(生产者)、溞(消费者)和发光细菌(分解者)为指示生物,在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大型溞急性毒性和叶绿素荧光急性毒性实验这三者的基础上,采用毒性分级体系(toxic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对常州市六种典型企业原水和处理出水的综合急性毒性进行了评估及比较。结果表明,六种典型企业原水都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电镀厂、食品厂和综合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出水基本无毒,毒性削减明显,但化工厂、印染厂和电子厂处理出水具有较高的急性毒性,而理化指标监测结果表明这六种处理出水可以直接排放。废水综合急性毒性大小和理化指标结果没有必然联系,应进一步完善理化监测指标,强制性增加生物毒性指标的监测。
邹叶娜蔡焕兴薛银刚徐东炯
关键词:工业废水生物毒性试验
环境空气中异味物质的监测、评价与溯源被引量:19
2019年
针对环境空气中异味物质及其特点,从嗅辨法和成分浓度分析法2个方面,介绍了异味物质的监测方法,并比较了各方法的适用性。从臭气浓度、强度、恶臭厌恶度、相对气味活度值以及模型预测等方面,描述了异味物质特有的评价方法;从对照标准限值、臭氧生成潜势以及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描述了异味物质普适性评价方法。指出可通过实地调查与监测、污染谱图和源解析模型等方法识别异味物质的来源。提出了环境空气异味的监测调查建议,包括采用多种技术、提高异味物质的快速初辨能力以及监测水平,研制更多的方法标准和控制标准、科学监管异味污染物等。
胡冠九高占啟高占啟张涛
关键词:环境空气异味
4种非农用农药的降解和吸附特性及多介质环境行为模拟
2020年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系统研究生物烯丙菊酯、反式氯氰菊酯、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种非农用农药的水解、光解和吸附特性,并采用EQC模型模拟4种非农用农药在多介质环境中的归宿和迁移通量。结果表明,在25℃,pH值分别为4、7和9条件下,生物烯丙菊酯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77.00、57.80和4.41 d,反式氯氰菊酯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180、40.80和5.64 d,多杀霉素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180、>180和6.03 d,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180、>180和46.20 d;温度越高,pH值越大,4种非农用农药水解速率就越快。氙灯照射下,反式氯氰菊酯、生物烯丙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多杀霉素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0.100、0.738、1.720和6.130 h,其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是重要影响因素。4种非农用农药在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和东北黑土中的吸附规律均能较好地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描述,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水溶解度是影响其在土壤中迁移的主要因素。根据EQC模型评估结果,稳态平衡非流动条件下土壤相是反式氯氰菊酯、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最大的贮存库,残留量超过95.0%;生物烯丙菊酯在土壤相、水体相和大气相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0.1%、18.2%和10.8%。
郭敏周林军吉贵祥吴文铸石利利
关键词:水解光解
甲苯在两相厌氧系统中降解及其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运用两相厌氧工艺处理含甲苯废水,甲苯浓度的提升对两相厌氧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影响较小。在提升进水中甲苯浓度的初期,即甲苯浓度≤20 mg/L时,产酸相COD去除率及酸化度下降,驯化一段时间后可恢复正常。当浓度高于150 mg/L时,甲苯将对产甲烷相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系统COD去除率开始下降。但进水甲苯浓度提高至200mg/L,两相厌氧系统对甲苯的去除率仍可达99%以上。在高浓度甲苯影响下,出水中高分子量物质增多,推测高浓度甲苯刺激微生物代谢分泌大分子物质。
王文文李爱民吴伟李文涛
关键词:甲苯降解
洪泽湖湿地生态调查研究与保护对策被引量:39
2002年
对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特征、资源种类进行了调查、分析、认证 ,并阐述了保护对策。
戴洪刚杨志军
关键词:洪泽湖湿地生态
徐州城市污泥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研究
2016年
以徐州市3个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测定了Zn、Cu、Cr、Ni、As、Hg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各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另外,对污泥进行添加外源菌剂(食苯芽孢杆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的好氧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徐州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除Cu有超标危险外,其他均低于污泥农用标准(GB 4284—1984).形态分析得出污泥中Cu、Cr、Ni的不稳定形态所占比例较高;而Zn、As、Hg的稳定形态所占比例高,生物有效性低;污泥经过好氧发酵后,Zn、Cr、Ni的生物有效性降低,Cu、Hg的生物有效性变化不大,As的生物有效性呈升高趋势.
瞿一清赵雨桐曹丹宁戴玲张莎莎陈露王梦龙杨伟华
关键词:城市污泥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好氧发酵
UASB与A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中试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对上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和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条件下,UASB和ABR稳定运行2个多月,在进水COD质量浓度波动较大的情况下(ρmax=1 020.0 mg/L,ρmin=593.6 mg/L,ρ均=755.4 mg/L),UASB和ABR出水平均COD质量浓度分别为409.3 mg/L和420.9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5%和43.9%。两种厌氧反应器对色度去除效果较佳,进水平均色度342倍,出水平均色度分别78倍和80倍,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2%和76.6%。印染废水B/C由0.29分别提高到0.46和0.43,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UASB较ABR效果好。
刘伟京许明喻学敏顾晓东郭方峥叶阳阳
关键词:折流式厌氧反应器印染废水中试研究
共7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