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065)
- 作品数:4 被引量:83H指数:3
- 相关作者:陆军饶胜唐志尧池秀莲王夏晖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正蓝旗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被引量:25
- 2015年
- 为权衡利用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价值最大化,文中运用极值法构建了正蓝旗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利用模型,以生物量作为决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键变量,对区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利用进行了权衡分析。结果表明:当典型草原复合草原70%的生物量,湿地草甸65%的生物量,低山丘陵典型草原60%的生物量,低山丘陵湿地草甸55%的生物量,沙丘间平原典型草原15%的生物量用于畜产品供给功能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极值权衡分析方法能为正蓝旗草畜平衡政策和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饶胜林泉王夏晖张惠远陆军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草地
- 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初探——以沙漠化防治区为例被引量:19
- 2010年
- 重要生态功能区是保障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目前尚无针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本文依托沙漠化防治区建立基于PSR框架的评价指标,以及基于RS与GIS技术的空间评价方法,旨在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空间评价的可行的评价模式。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评价的关键是准确衡量区域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指标选择以反映区域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活动影响为原则。以沙漠化防治区为例,植被生长、土地覆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侵蚀等情况是衡量防风固沙功能强弱的重要因素,而指标的动态变化才能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选择能够表征植被生长、植被退化演变、土壤粒径和土壤侵蚀的四类因子作为主要评价因子,应用不同年份的变化值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具有空间性、动态性及可操作性,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
- 迟妍妍饶胜陆军
- 关键词: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
- 面积、温度及分布区限制对物种丰富度海拔格局的影响:以秦岭太白山为例被引量:38
- 2011年
- 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主要描述丰富度的格局,而对其形成机制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于探讨单个因子或过程的影响。物种丰富度同时受到多个因子和过程的综合作用,面积、温度及物种分布区限制被认为是控制山地物种丰富度海拔格局的主要因素,三者同时沿海拔梯度而变化,同时作用于丰富度的海拔格局。幂函数种-面积关系(SAR)、生态学代谢理论(MTE)及中域效应假说(MDE)分别基于以上3个因素,从机制上解释了物种丰富度的海拔格局。探讨这些假说的相对影响对研究物种丰富度的大尺度格局及其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差分离方法有利于分解不同因素的影响,为此,该文以秦岭太白山的植物物种丰富度为例,采用方差分离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SAR、MTE及MDE对物种丰富度海拔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太白山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呈单峰分布格局,但丰富度峰值存在类群差异;对太白山所有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格局而言,SAR、MTE及MDE分别解释了其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的66.4%、19.8%和37.9%,共同解释了84.6%,在消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SAR和MTE的独立影响较高(分别为25.5%和17.7%),而MDE的独立影响不显著;分类群研究则发现,苔藓植物丰富度的海拔格局主要受MDE的影响,蕨类植物丰富度的海拔格局同时受到SAR、MTE以及MDE的影响,而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海拔格局主要受SAR和MTE影响。
- 池秀莲唐志尧
- 关键词:物种丰富度
- 珠江九沙围河涌生态环境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珠江九沙围河涌河道内埋有二战时期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为了解水体及底泥污染状况,对河段水质、底泥、水生生物进行了采样监测,并采用水质单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九沙围河涌及其附近珠江河段各监测断面水质均不能满足地表水Ⅳ类标准要求,以有机污染为主。底泥污染较为严重,超标最为严重的为镉、锌、铬和砷,水生生态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水体都在富营养水平以上,底泥中氰化物和砷超标,说明河涌底泥存在被日遗化武污染的可能。
- 孟晓杰舒俭民张妍杨艳高菊红
- 关键词:生态学水质底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