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基金

作品数:533 被引量:2,871H指数:21
相关作者:阎斌伦马卫兴许兴友程汉良孟学平更多>>
相关机构: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4篇农业科学
  • 156篇生物学
  • 74篇理学
  • 49篇轻工技术与工...
  • 4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3篇医药卫生
  • 38篇化学工程
  • 13篇天文地球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6篇活性
  • 47篇光度
  • 47篇光度法
  • 43篇紫菜
  • 42篇基因
  • 40篇条斑紫菜
  • 37篇分光光度法
  • 35篇光度法测定
  • 25篇蛋白
  • 24篇基因组
  • 23篇分光光度法测...
  • 22篇线粒体基因
  • 21篇西施舌
  • 21篇线粒体基因组
  • 21篇抗氧化
  • 20篇对虾
  • 19篇养殖
  • 18篇多糖
  • 17篇重金
  • 17篇重金属

机构

  • 512篇淮海工学院
  • 30篇江苏省海洋生...
  • 27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江苏省海洋资...
  • 2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0篇中国海洋大学
  • 18篇南京理工大学
  • 16篇江苏海洋大学
  • 14篇上海海洋大学
  • 1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1篇中国药科大学
  • 8篇赣榆县海洋渔...
  • 7篇江苏农牧科技...
  • 7篇连云港中医药...
  • 6篇苏州大学
  • 5篇北海道大学
  • 5篇青岛农业大学
  • 5篇连云港师范高...
  • 5篇烟台大学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121篇阎斌伦
  • 74篇马卫兴
  • 53篇许兴友
  • 43篇程汉良
  • 43篇孟学平
  • 40篇申欣
  • 29篇王兴强
  • 27篇刘玮炜
  • 27篇王萍
  • 25篇田美
  • 23篇李信书
  • 22篇董志国
  • 21篇徐国想
  • 19篇程青芳
  • 18篇韩照祥
  • 17篇周向红
  • 17篇赵艳景
  • 17篇曹梅
  • 14篇冯志华
  • 14篇许瑞波

传媒

  • 68篇淮海工学院学...
  • 50篇水产科学
  • 36篇食品科学
  • 20篇安徽农业科学
  • 20篇冶金分析
  • 19篇海洋科学
  • 13篇时珍国医国药
  • 1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0篇湖北农业科学
  • 10篇理化检验(化...
  • 9篇水利渔业
  • 9篇水产学报
  • 9篇水生态学杂志
  • 8篇渔业科学进展
  • 7篇生态学报
  • 7篇海洋湖沼通报
  • 7篇食品科技
  • 7篇海洋学报
  • 7篇人工晶体学报
  • 6篇有机化学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9篇2014
  • 55篇2013
  • 59篇2012
  • 65篇2011
  • 80篇2010
  • 75篇2009
  • 66篇2008
  • 54篇2007
  • 34篇2006
  • 4篇2005
5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抑制氧化罗丹明B光度法测定贝类中牛磺酸含量被引量:1
2013年
在pH11.0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痕量牛磺酸能抑制高锰酸钾氧化罗丹明B的反应,使体系吸光度明显减小,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牛磺酸的新方法。最大褪色波长为760nm,体系的褪色程度与牛磺酸质量浓度在0~10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7×106L/(mol·cm),检出限为2.25μg/L。方法用于测定缢蛏、文蛤、四角蛤蜊和菲律宾蛤仔中牛磺酸含量,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0.76%~1.08%(n=6),回收率为96.93%~102.40%。
李咏梅李人宇施鹏飞
关键词:牛磺酸分光光度法罗丹明B贝类
计算机辅助筛选分离联苯与4-联苯乙酮两种化合物的溶剂
2010年
The solvents for the separation of diphenyl and 4-phenylacetophenone were screened with computer according to the solid-liquid equilibrium equation based on UNIFAC.With the predicted separation factor values and selection principle for feasible solvents,the candidates of better solvents were determined as n-heptane,n-hexane,cyclohexane and diisopropyl ether.The solubility and separation factor of the two solid solutes in n-heptane,n-hexane,cyclohexane,diisopropyl ether and ethanol were measured by static equilibrium method.The average relative deviation between the calculated separation factor and experimental data is 16.73%,indicating that the solid-liquid equilibrium equation based on UNIFAC is suitable to select the separation solvent for solid solute mixtures with similar molecule stereoscopic structures.
赵跃强姜兴龙刘玮炜吴争鸣贾海红
关键词:联苯溶解度
流动电位法对甘氨酸水溶液结晶过程的表征
2009年
以流动电位法研究甘氨酸饱和水溶液降温结晶过程。考察了溶液酸度和起始温度对结晶过程中流动电位υ-结晶器温度t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饱和溶液在较高起始温度30和35℃下成核能力较差,在较低起始温度20和25℃下成核能力较强。随着甘氨酸饱和溶液酸度的变化,相同起始温度的υ-t曲线表明成核能力有较大差异。溶液酸度为pH=7.0、pH=5.0、pH=4.0的条件下成核作用明显,但低温下成核具有较大的偶然性。等电点附近(pH=6.0)成核能力较差,容易析出不定型固体。运用生长基元理论进行了分析。
王建许兴友马卫兴陆路德杨绪杰汪信
关键词:甘氨酸流动电位成核
苯芴酮-吐温-20体系分光光度测定聚烯烃树脂中的铁被引量:5
2008年
在吐温-20(Tween-20)存在下,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苯芴酮与铁(Ⅲ)在碱性介质中的显色反应性能。苯芴酮与铁(Ⅲ)形成3∶1的蓝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620 nm处,在25 mL溶液中铁质量浓度在0-16μg/25 mL服从比尔定律,测定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6ε20为9.355×104^L/(mol.cm)。所拟方法成功地用于聚烯烃树脂样品中微量铁的测定。
马卫兴周亚文仇香顾婵娟钟媛媛
关键词:苯芴酮分光光度法聚烯烃树脂
中草药制剂提高虾类免疫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总结了国内外中草药制剂提高虾类免疫作用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渔用中草药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促进我国对虾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叶建生阎斌伦王兴强郭赣林
关键词:中草药对虾免疫
盐藻蛋白质的提取分离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盐藻细胞中的蛋白质,得率为盐藻细胞(藻泥)的40%。通过Sephacryl S-300凝胶柱层析,分离盐藻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出现了3个洗脱峰,表明盐藻细胞中的蛋白质可分为3大类,层析蛋白质的总得率为92.0%。对层析获得的峰1洗脱液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明至少有9种不同质量大小的蛋白质(或亚基)。这说明单细胞盐藻机体中的蛋白质种类也具有多样性。
郭金耀杨晓玲
关键词:盐藻蛋白质
江苏连云港沿海蛤蜊科贝类18S-ITS1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PCR技术扩增了江苏连云港海域3种贝类(西施舌、中国蛤蜊,四角蛤蜊)核糖体RNA基因18S-ITS1区域序列。用DNAStar和MEGA3.1软件分析序列的碱基组成、进行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西施舌、中国蛤蜊、四角蛤蜊18S-ITS1部分序列长度分别为1052bp、1017bp、1013bp,ITS1部分序列长度分别为910bp、875bp、871bp,G+C含量为58.90%~60.23%;18S区序列保守,种间仅存一个碱基变异位点。序列分析显示,中国蛤蜊与四角蛤蜊的ITS1同源性为70.1%~71.1%。西施舌与中国蛤蜊、四角蛤蜊的同源性为44.7%~46.3%;18S-ITS1序列适于蛤蜊科种间特别是蛤蜊属内种间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孟学平陈建安申欣程汉良董志国阎斌伦田美
关键词:RRNA基因ITS1西施舌中国蛤蜊四角蛤蜊
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建立分析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及技术体系。[方法]采用裂解、离心等抽提方法提取凡纳滨对虾肌肉蛋白样品,利用bradford蛋白定量试剂盒作蛋白定量后,进行一向等电聚焦电泳和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后的凝胶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利用ImageScannerⅢ扫描仪扫描凝胶,获得凝胶图像。[结果]经双向电泳图谱分析显示,所获得的凡纳滨对虾肌肉蛋白点分布于pH值4.0—7.0之间,大部分蛋白为酸性蛋白,其中有部分蛋白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高pH值区蛋白分布相对较少。[结论]首次获得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初步建立了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可为进一步探索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生理生化机制及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
田美申欣孟学平彭永兴程汉良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肌肉组织
脊尾白虾应答温度变化的5种因子活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测定了温度变化情况下,脊尾白虾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物酶(P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5种氧化还原相关因子的活性或浓度。结果表明,ACP在温度下降和升高阶段,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这与AKP活性的变化规律相反,说明二者在应答温度变化中的作用不同甚至相反;H2O2浓度和POD活性的变化规律一致,说明二者可能存在着对应关系,即H2O2浓度的增加会危害机体,而POD活性的提高则增强机体抵抗此类危害的能力;T-AOC值在温度降低和升高的初始阶段都有所提高,说明无论是升温或降温,都会对机体产生氧化反应上的危害,因此需要提高T-AOC值以应答温度胁迫。
高焕薛蓓赵莲于飞赖晓芳阎斌伦董丽君孟梦
关键词:脊尾白虾温度活性分析
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二溴邻硝基偶氮胂分光光度法测定汞(Ⅱ)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了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正丁醇、正庚烷和水自制微乳溶液介质中,汞(Ⅱ)与二溴邻硝基偶氮胂的显色反应,采用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共存离子并富集汞(Ⅱ),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汞(Ⅱ)的新方法。在pH值为6.0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汞(Ⅱ)与试剂形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30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3.3×105L/(mol.cm)。在显色液中汞(Ⅱ)质量浓度在8.00μg/L^60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03 mg/L,水、牛奶、化妆品测定的RSD为1.4%~6.1%,加标回收率为96.8%~105%。
张秋荣陈文宾陈碧珠林艳许兴友马卫兴
关键词:巯基葡聚糖凝胶分光光度法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