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891)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聂青和孙利张久聪程勇前张亚飞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肝炎
  • 6篇肝炎病毒
  • 6篇丙型
  • 6篇丙型肝炎
  • 6篇病毒
  • 5篇滋养层
  • 5篇滋养层细胞
  • 5篇细胞
  • 5篇丙型肝炎病毒
  • 3篇人胎
  • 3篇人胎盘
  • 3篇人胎盘滋养层...
  • 3篇胎盘
  • 3篇胎盘滋养层细...
  • 3篇体外
  • 2篇人滋养层细胞
  • 2篇受体
  • 2篇体外感染
  • 2篇免疫
  • 2篇分子

机构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聂青和
  • 3篇罗新栋
  • 3篇张久聪
  • 3篇张亚飞
  • 3篇孙利
  • 3篇程勇前
  • 2篇杨艳红
  • 2篇黄晓峰
  • 2篇高禄化
  • 1篇杨洁
  • 1篇陈丽萍
  • 1篇杨家骥

传媒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感染控制...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传染病信息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HCV感染实验探讨人胎盘滋养层细胞分子生物性及侵袭力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持续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对体外培养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分子生物学性状及其金属蛋白酶(MMP)-2、MMP-9合成及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Matrigel人工重建基底膜侵袭实验、MTT法细胞黏附实验、细胞移动实验,研究HCV RNA阳性患者血清感染的体外培养人胎盘滋养层细胞(感染组)侵袭能力以及侵袭相关的黏附、移动能力的改变;检测培养上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浓度以评估感染对细胞激素合成、分泌能力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MMP-2和MMP-9水平,分析感染组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清培养)数据间的差异,并用明胶酶谱进一步验证ELISA结果。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析感染对细胞proMMP-2和proMMP-9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感染组细胞侵袭、黏附、移动以及激素合成、分泌能力较对照组细胞均显著下降(P<0.05)。感染组细胞分泌MMP-2和MMP-9能力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MMP-2:t=4.186,P<0.05;MMP-9:t=2.325,P<0.05);RT-PCR结果显示感染组细胞proM-MP-2和proMMP-9 mRNA表达弱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roMMP-2:t=1.196,P>0.05;proMMP-9:t=1.417,P>0.05)。结论持续HCV感染的体外培养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MMP-2和MMP-9合成、分泌能力下降。持续感染HCV可抑制体外培养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包括侵袭能力和激素合成、分泌能力在内的多种生物学功能。
聂青和张亚飞程勇前罗新栋杨洁杨艳红
关键词: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9
人胎盘滋养层细胞原代的体外培养与改进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建立与改进纯度较高的适于实验研究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消化人正常妊娠6~8周胎盘组织,以35%、45%2个Percoll密度梯度进行分离纯化,并用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等技术对其生物学特性、细胞内部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质成分波形蛋白染色阳性,经该法分离纯化的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者(滋养层细胞)占90%以上,透射电镜观察示所获细胞有典型滋养层细胞结构。结论:该法简便易行,可获得合乎实验要求的人滋养层细胞,可供后续实验研究。
张久聪孙利聂青和
关键词:滋养层细胞免疫组化透射电镜
激光共聚焦技术证实HCV NS5在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定位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胎盘屏障是营养物质以及某些药物、病原体、激素等从母体进入胎儿的必经之路。体外分离培养滋养层细胞是研究其功能及母体与胎儿之间物质交换的具体分子机制的细胞学基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的人体胎盘滋养层细胞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后HCV NS5在滋养层细胞中的定位表达。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及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培养人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以HCV RNA阳性血清对滋养层细胞进行体外感染试验,应用RT-PCR法定性及定量检测感染后细胞培养上清中HCV RNA,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免疫荧光染色后HCV NS5在滋养层细胞中的定位。结果HCV感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中可间断检测到HCV RNA,而对照组始终未检出;激光共聚焦观察显示HCV NS5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周围。结论感染HCV的人滋养层细胞中存在HCV NS5表达。此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HCV的母婴传播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聂青和程勇前黄晓峰张亚飞罗新栋杨家骥杨艳红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人胎盘滋养层细胞体外感染
人滋养层细胞培养上清液及裂解液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应用改良的分离、纯化方法对孕早期人绒毛滋养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利用HCV阳性血清对滋养细胞进行体外感染,探讨HCV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细胞的感染及HCV在细胞中的复制状态。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消化正常人妊娠孕早期胎盘组织,以35%、45%2个Percoll密度梯度进行分离纯化、并免疫组化鉴定,获得纯度较高的滋养层细胞,应用HCV阳性且高载量的血清进行体外感染,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滋养层细胞中HCV NS5表达,通过细胞裂解液裂解感染后细胞,应用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感染后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内的HCV RNA,以观察HCV的感染及复制情况。结果该法分离纯化的滋养层细胞生长良好,特异性角蛋白-7阳性,纯度高。原代滋养层细胞在与HCV阳性血清共同孵育后均未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感染后48 h在滋养层细胞细胞浆中可见HCV NS5表达,感染后分别于24、48、72、96、120 h收集的培养上清和感染后细胞内均可以检测到HCV RNA。排除了培养洗涤液HCV污染,进一步检测其细胞裂解液中HCV,结果检测HCV阳性。结论利用改良后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体外培养系统,HCV阳性血清能在体外感染原代培养的人滋养层细胞,HCV可在滋养层细胞中复制。
高禄化聂青和
关键词:肝炎病毒属滋养层
丙型肝炎中和抗体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1989年由美国学者Choo等首次从受感染的黑猩猩血液标本中分离。HCV呈全球性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HC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约为3%,全球约有1.8亿人感染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00500万例。我国进行的全国HC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张久聪孙利陈丽萍聂青和
关键词:肝炎病毒丙型丙型肝炎中和抗体免疫反应疫苗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的研究现状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抗体协助病毒进入靶细胞,提高感染率,这一现象称为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ADE一方面保护免疫的诱导作用,另一方面增强敏感性的诱导作用,它们之间存在微妙的平衡关系。人们发现在多种病毒感染中广泛存在ADE效应,且常规疫苗预防及治疗此类病毒感染难以奏效。因此,近年来ADE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着重阐述ADE效应在丙型肝炎病毒(HCV)中的作用机制,旨为HCV发病机理及慢性丙型肝炎治疗、HCV疫苗研发提供新思路。
高禄化聂青和
关键词:肝炎病毒属受体FC受体补体
HCV受体及入胞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HCV是丙型肝炎的致病体,在被感染组织和血清中浓度较低,病毒高度变异及缺乏稳定的体外细胞培养系统及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等问题,阻碍了对HCV的进一步研究。近年来各种HCV体外培养系统的建立,为HCV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使人们对HCV的认识提升到新的层次。本文就CD8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清道夫受体B1及Claudin-1等受体及入胞相关分子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张久聪孙利聂青和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受体
体外感染实验探讨丙型肝炎病毒的ADE分子机制
2010年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在感染人滋养层细胞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ADE)作用,以探讨HCV母婴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HCV阳性血清以4种不同方式感染人滋养层细胞,以免疫电镜观察HCV病毒颗粒在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应用RT-PCR法、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内外的HCVRNA正链、负链,HCVNS5、NS3及C区抗原。结果在滋养层细胞胞浆内发现了HCV病毒颗粒,HCVRNA正链、负链,HCVNS5、NS3、C区抗原仅在全血清感染细胞内或上清中间断测得。结论HCV可以在滋养层细胞中复制。HCV感染滋养层细胞的过程中存在ADE机制,抗体和补体均参与了HCV的跨膜转运过程。
聂青和罗新栋黄晓峰张亚飞程勇前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人滋养层细胞体外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