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作品数:378 被引量:2,303H指数:21
相关作者:朱伟兴杨坤汤东王爱云陆茵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4篇农业科学
  • 74篇医药卫生
  • 5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9篇化学工程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2篇生物学
  • 2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9篇机械工程
  • 19篇交通运输工程
  • 19篇理学
  • 1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2篇电气工程
  • 9篇电子电信
  • 8篇建筑科学
  • 7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0篇基因
  • 16篇水稻
  • 14篇细胞
  • 14篇催化
  • 12篇神经网
  • 12篇神经网络
  • 11篇肿瘤
  • 11篇机器人
  • 11篇传感
  • 10篇感器
  • 10篇传感器
  • 9篇杂交
  • 9篇纳米
  • 9篇柴油机
  • 8篇稻瘟
  • 7篇动物
  • 6篇动力学
  • 6篇多态
  • 6篇血管
  • 4篇血管生成

机构

  • 73篇江苏大学
  • 39篇江苏省农业科...
  • 3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7篇南京中医药大...
  • 16篇东南大学
  • 16篇南京理工大学
  • 15篇江苏省血吸虫...
  • 15篇南京医科大学
  • 13篇南京林业大学
  • 12篇江苏科技大学
  • 12篇南京航空航天...
  • 1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1篇江南大学
  • 10篇南京工业大学
  • 10篇江苏丘陵地区...
  • 9篇江苏省中医药...
  • 9篇南京大学医学...
  • 8篇河海大学
  • 8篇扬州大学
  • 7篇江苏里下河地...

作者

  • 19篇朱伟兴
  • 15篇杨坤
  • 14篇陆茵
  • 12篇汤东
  • 11篇王爱云
  • 11篇沈跃
  • 10篇张键锋
  • 10篇刘慧
  • 8篇陈文星
  • 8篇邱勇
  • 8篇戴晓强
  • 8篇赵松
  • 7篇江浩斌
  • 7篇郑仕中
  • 6篇韩光杰
  • 6篇汪少华
  • 6篇朱一辛
  • 6篇邱旭升
  • 6篇陶丽
  • 6篇魏伟

传媒

  • 17篇江苏农业科学
  • 1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1篇中国血吸虫病...
  • 9篇中国药理学通...
  • 6篇江苏农业学报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林业科技开发
  • 5篇中国机械工程
  • 5篇仪表技术与传...
  • 4篇药物生物技术
  • 4篇工业控制计算...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计算机工程与...
  • 4篇江西农业学报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太阳能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江苏医药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 18篇2023
  • 30篇2022
  • 12篇2021
  • 24篇2020
  • 12篇2019
  • 10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13篇2013
  • 25篇2012
  • 14篇2011
  • 18篇2010
  • 33篇2009
  • 31篇2008
  • 27篇2007
  • 16篇2006
  • 16篇2005
  • 18篇2004
3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注入退火对P型直拉PERC单晶硅太阳电池电性能和抗LID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以p型直拉PERC单晶硅太阳电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电注入退火在不同的电流、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电注入退火前、后太阳电池的各项电性能参数的变化,以及经过5 kWh光致衰减(LID)实验后电池电性能参数的变化,实验均采用Halm电学性能测试仪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的电注入设备条件下,以6.0A的电流在180℃温度下处理35min,最有利于p型直拉PERC单晶硅太阳电池由衰减态向再生态转变;电注入退火后,电池转换效率提升了0.8%;在经过5 kWh LID后,电池的转换效率相对于初始值仅降低了0.71%,证明电注入退火可有效降低p型直拉PERC单晶硅太阳电池的LID效应。
王丽婷黄国平黄惜惜贾佳龚琴赟李菁楠
关键词:P型电性能参数
电化学注入阻锈剂对混凝土中Cl^-腐蚀钢筋的阻锈效果被引量:7
2011年
对已用NaCl溶液室内加速活化的钢筋混凝土进行电化学注入阻锈剂、等电量脱盐等处理,通过测定1a内钢筋腐蚀电位、锈蚀速率以及失重率的变化,对比各项钢筋阻锈技术的阻锈效果.结果表明:电化学注入阻锈剂能更有效地防止钢筋的进一步腐蚀.
黄俊友胡晓东洪定海李志清刘农
关键词:阻锈剂脱盐钢筋
齿轮选材及热处理工艺智能专家系统被引量:9
2004年
分析了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各自的特征和优缺点及其在选材和热处理方面的应用,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入齿轮选 材和热处理专家系统,建立了两级BP网络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专家系统的缺陷.本系统包含有大量的齿轮选材和热 处理资料.
李新城陈光朱伟兴王匀张开华汪建敏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HACCP在南京桂花鸭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HACCP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也受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桂花鸭加工生产通过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可以确保从原料验收、加工到流通过程中,安全危害得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洪冠赵宁
关键词:HACCP关键控制点
车用柴油机颗粒物传感器的CAN智能接口设计
2016年
漏电流式颗粒物传感器目前是一种新型检测汽车废气颗粒物含量装置。它首先将颗粒物浓度转化为nA级电流,再通过采集系统将电流转换为电压,通过ADS8364转化为数字量;因为在同样浓度的PM2.5颗粒物,输出电流受温度影响,此传感器中增加了温度检测电路,通过温度对PM2.5的浓度进行调正,调正后的值由CAN接口通过收发器发送到CAN总线,供其它装置使用。传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受污染影响测量精度,传感器中设计了加热电路,对污染物加热,使其燃烧净化,以保证测量精度。
汤东张明徐亚超
关键词:ADS8364S3C2410
前驱体对MnO_(2)同时催化脱除氮氧化物与氯苯性能的影响
2022年
氮氧化物(NO)是导致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二噁英(PCDD/Fs)则是迄今为止人类已知毒性最强的物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因能大幅降低治理成本而成为新时期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通过水热法制备了MnO_(2)催化剂,研究了MnO_(2)催化剂同时催化脱除NO与氯苯(CB)的催化性能,同时考察了不同前驱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nSO为前驱体主要形成的是α-MnO_(2),其具有最好的同时脱硝脱CB催化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在长达16 h的连续反应后仍然保持了98%的NO转化率和88%的CB脱除率。α-MnO_(2)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表面Mn浓度,丰富的表面活性氧物种,使其在中低温下具有优异的氧化还原性能。
戴毅梅超强李雪金奇杰梅蓉陆尧徐海涛
关键词:氮氧化物氯苯催化脱除
氮肥水平和刈割间隔对杂交狼尾草根系活力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0
2004年
为探明氮肥和刈割间隔对杂交狼尾草根系活力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在杂交狼尾草第1次刈割后,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4个N肥水平0,33.75,67.50和101.25kg/hm2,副区为4个刈割间隔21,28,35和42d)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根系伤流液强度、伤流液中氨基酸总量平均值均以施肥水平33.75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硝态氮总量平均值随施肥水平提高而增加,不同处理间差异均显著。根系伤流液强度、伤流液中氨基酸总量平均值刈割间隔为28d时显著高于刈割间隔21,35和42d,硝态氮总量平均值刈割间隔35d时显著高于刈割间隔21,28和42d;2)植株粗蛋白含量N肥水平间差异显著,N肥水平101.25kg/hm2时平均粗蛋白含量达到13.34%,显著高于氮肥水平33.75kg/hm2和不施N处理,而与N肥水平67.50kg/hm2的平均粗蛋白含量12.59%无显著差异,刈割间隔28d时平均粗蛋白含量为13.83%,显著高于刈割间隔21,35和42d的粗蛋白含量11.86%,11.83%和11.05%;3)植株粗蛋白含量与根系伤流液中的氨基酸总量呈二次曲线关系;4)根系伤流液强度及其氮素形态变化规律为杂交狼尾草适宜施肥技术和刈割间隔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钟小仙江海东顾洪如曹卫星朱练峰
关键词:杂交狼尾草氮肥水平伤流液根系活力粗蛋白
复杂背景下的激光光斑中心检测算法被引量:5
2020年
针对复杂背景下光斑边缘难以提取的缺陷,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激光光斑边缘检测方法,使用双边滤波,增强保边能力;改进梯度模板,减少边缘断裂现象;引入形态学处理,去除光斑内部背景边缘,得到有效光斑边缘;最后对光斑边缘进行椭圆拟合得到光斑中心坐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边缘检测的单一性、完整性及连续性上取得了较大的提升,激光光斑的中心定位稳定性大幅提高。
尤其泽张春富仇金桃
关键词:边缘检测双边滤波形态学处理
船用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设计及试验验证
2022年
结合船用中速柴油机开展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的设计和性能试验验证,着重关注还原剂均匀分布、排气均匀度、系统稳定可靠控制及催化剂布置等方面,形成适用于船用环境的SCR系统设计方案。基于6L21/31中速柴油机D2以及E3循环工况开展SCR系统配机试验,结果表明:SCR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N0_(x)减排量和NH_(3)逃逸量均满足TierⅢ法规要求;加装SCR系统对柴油机经济性影响较小,可满足柴油机正常运行需求。
丁乐中沈建华王志刚靖海国
关键词:SCR系统混合均匀度喷雾特性
稀土超长余辉材料及其涂料的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以碳酸锶、氧化铝、氧化铕和氧化镝为原料,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稀土超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2O4∶Eu2+,Dy3+。测试了该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余辉亮度及余辉时间,激发光谱主峰分别位于320和360nm处,激发波长的范围较宽,从紫外到可见光区均可激发该发光材料。发射光谱的主峰位于520nm,发光颜色为黄绿色,余辉可达16h以上。解释了超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机制。以苯丙乳液为成膜物,添加适量的发光粉及适当的助剂研制出一种超长余辉发光涂料。确定出了该涂料的最佳配方,测定了涂料的各种性能,并对影响涂料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
孙彦彬邱关明王安平陈永杰
关键词:光学发光材料发光涂料稀土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