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7B54)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林剑徐世艾刘晓艳杨艳艳李宁更多>>
相关机构:烟台大学山东鲁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琥珀
  • 4篇琥珀酸
  • 3篇诱变
  • 2篇动力学
  • 2篇选育
  • 2篇诱变选育
  • 2篇原生质
  • 2篇原生质体
  • 2篇质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诱导型
  • 1篇人血清白
  • 1篇人血清白蛋白
  • 1篇色谱
  • 1篇曲霉
  • 1篇重组人血清白...

机构

  • 6篇烟台大学
  • 1篇山东鲁花生物...

作者

  • 6篇林剑
  • 4篇徐世艾
  • 2篇刘晓艳
  • 1篇单守水
  • 1篇杨艳艳
  • 1篇任高飞
  • 1篇李宁

传媒

  • 5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科技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白蛋白发酵液大孔树脂法脱色过程研究
2015年
比较了LS-305、LS-610B、SP-207、HP-20和DM-21五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发酵液色素的吸附容量。筛选出效果较好的大孔树脂进行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吸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拟二阶动力学方程较好地描述吸附动力学过程,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较好地拟合吸附热力学过程,吸附速率主要由颗粒内扩散控制。LS-610B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发酵液中色素具有较好的吸附脱色效果和较低的蛋白质损失率,该树脂对发酵液脱色的适宜参数为:流速2 BV/h,溶液处理量为10 BV,上柱液p H值为6.0。对发酵液中色素的脱色率约81%,蛋白质损失率约3%。
李辰雨战伟超单守水林剑徐世艾
关键词:蛋白质脱色大孔树脂吸附动力学
非诱导型基因重组工程菌发酵产人血清白蛋白各种参数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
2015年
以无甲醇诱导型基因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毕赤氏酵母(Pichia pastoris)NCY-1为实验菌株,在10 L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水平和3 L摇瓶水平的基础上研究了该菌株发酵过程中参数的变化规律及铵根离子(NH4+)对发酵液中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 HSA)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r HSA的含量随菌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0 h后菌体进入稳定期,此时流加10 g/L的葡糖糖有利于发酵液中r HSA的表达,流加后发酵液中的r HSA最高产量可达到185 mg/L;发酵液中存在活性较高的蛋白酶,在发酵后期分解r HSA,但发酵液中铵离子(NH4+)质量浓度为3.0 g/L时能较好的抑制r HSA的分解。
战伟超李辰雨徐世艾林剑
关键词:毕赤氏酵母
琥珀酸产生菌原生质体的复合诱变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酶解法制备琥珀酸产生菌的孢子原生质体,对其进行紫外线与He-Ne激光的复合诱变,筛选到了一株突变株MS-23,其琥珀酸产量为1.27g/L,是出发菌株产酸量的20.16倍。将此菌株连续传代5次,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刘晓艳林剑徐世艾
关键词:琥珀酸原生质体紫外线HE-NE激光复合诱变
富产琥珀酸米曲霉菌株的诱变选育被引量:2
2015年
以米曲霉AS3.042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诱变后选育出一支琥珀酸产量高的菌株AS-4。以AS-4为出发菌株,采用亚硝基胍诱变后得到一支富产琥珀酸米曲霉诱变菌株ASC-5。该菌株经摇床培养后,琥珀酸产量达到3.60 g/L,相同条件下为出发菌株的371倍,为单用紫外线诱变后的菌株AS-4的13.43倍。
李宁马莉岷战伟超任高飞林剑
关键词:米曲霉紫外线诱变琥珀酸
^(60)Co-γ辐照对琥珀酸产生菌原生质体的诱变选育被引量:11
2009年
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辐照对琥珀酸产生菌MS-23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为30kGy时致死率超过90%,具有很好的诱变效果。经多次筛选得到1株高产琥珀酸的突变株MSCo-2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琥珀酸产量为2.08g/L,比出发菌株产酸量提高了63.78%,遗传性状稳定。
杨艳艳刘晓艳林剑
关键词:琥珀酸原生质体诱变选育高效液相色谱
琥珀酸产生菌固体发酵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对琥珀酸产生菌SH-20合成琥珀酸的固体发酵动力学进行研究。在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琥珀酸产生菌SH-20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基质消耗和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与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验数据能较好地拟合,基本反映了琥珀酸产生菌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马莉岷战伟超于江林剑徐世艾
关键词:固体发酵琥珀酸发酵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