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5AA401C38)

作品数:26 被引量:272H指数:9
相关作者:刘德富黄钰铃惠二青陈明曦纪道斌更多>>
相关机构:三峡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水华
  • 7篇水库
  • 6篇三峡水库
  • 4篇计算方法
  • 4篇河流
  • 3篇水质
  • 3篇污水
  • 2篇需水
  • 2篇需水量
  • 2篇生活污水
  • 2篇水华暴发
  • 2篇水量
  • 2篇水体
  • 2篇污染
  • 2篇污水水质
  • 2篇校园
  • 2篇校园生活
  • 2篇蓝藻
  • 2篇蓝藻水华
  • 2篇河道

机构

  • 25篇三峡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8篇刘德富
  • 15篇黄钰铃
  • 7篇惠二青
  • 5篇陈明曦
  • 4篇杨正健
  • 4篇纪道斌
  • 4篇姚云鹏
  • 3篇林启才
  • 3篇诸葛亦斯
  • 3篇时晓燕
  • 2篇欧阳丽
  • 1篇徐耀阳
  • 1篇李靖
  • 1篇杨霞
  • 1篇马骏
  • 1篇易仲强
  • 1篇周明
  • 1篇曾娟
  • 1篇王林伟
  • 1篇余伟

传媒

  • 4篇人民长江
  • 3篇三峡大学学报...
  • 3篇黑龙江水专学...
  • 2篇水资源与水工...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文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环境卫生工程
  • 1篇中国环境卫生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3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学区声环境舒适度阈值探讨被引量:8
2007年
目前高校提倡建设生态校园,其教学区声环境质量也逐渐引起广泛关注。以湖北省某高校为例,根据声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楼,通过实地监测与问卷调查,采用模糊数学法处理调查对象对教室声环境的主观反应信息,计算得出教学区上课期间舒适度阈值为48.2 dB,采用Ridit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检验,验证计算所得舒适度域值是合理的。
惠二青黄钰铃王林伟樊永华
关键词:声学声环境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环境容量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库回水区的水文情势发生了显著变化,香溪河库湾受回水顶托,营养物质大量富集,致使该库湾的许多污染指标超标,直接威胁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欲有效地改善香溪河库湾水环境质量,必须研究库湾的水环境容量,并以此作为污染防治的依据,对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通过对香溪河库湾水质野外监测和数据分析,表明主要污染物为PO4、NH4。应用WASP水质模型,对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进行水质模拟。根据水质模拟结果,采用解析法、功能区段首控制法定量计算出了香溪河库湾各功能控制区段的水环境容量,各控制区污染物应削减量或可新增加量,并初步地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
欧阳丽诸葛亦斯刘德富
关键词:水环境容量三峡水库
垃圾渗滤液出水生态处理可行性分析
2006年
介绍了宜昌市黄家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情况,针对处理后渗滤液氨氮超标问题进行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生物基质床作为附加工艺,通过对氨氮去除效果的比较,确定最佳的水利条件,并对生物基质床进行了设计,同时进行了经济分析。
惠二青黄钰铃刘德富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氨氮
水工学的发展趋势——从传统水工学到生态水工学被引量:9
2007年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与水土流失问题突出,仅靠传统水工学的开发与利用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且会给流域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传统水工学的变革是必然的。从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出发,将传统水工学与生态水工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范围等各方面加以比较,指出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下,坚持可持续发展,遵循生态系统自组织、自修复原理,重视流域整体性,坚持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做到较好的亲水性,可以形成完善的生态水工学基本原理。以生态水工学基本原理指导流域开发利用将会取得较好效果,同时,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生态水工建筑物设计与管理以及流域受损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应是生态水工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刘德富黄钰铃王从锋
关键词:生态水工学
香溪河库湾春季影响叶绿素a的环境因子被引量:12
2008年
2007年2月22日至5月29日,在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内每天进行定点水质采样,监测叶绿素a浓度及相关因子随时间和水深的变化情况,对监测数据进行偏相关分析和多个相关样本检验,研究相关因子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春季水华期间,水体中的优势藻种不断改变,叶绿素a浓度沿水深分布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从表层至水底逐渐降低。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主要在表层至8m水深之间活动,在1~3m水深之间密度达到最大。相关因子对表层叶绿素a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是:气温、水温、光照、湿度、透明度、浊度、降雨量;水体中相关因子对叶绿素a浓度沿水深分布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是:水下光强、水温、浊度。
杨正健徐耀阳纪道斌刘德富
关键词:叶绿素A水华三峡水库
生态河流缓冲带构建技术初探被引量:50
2006年
运用缓冲带技术进行面源污染控制已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型河流岸边缓冲带的作用,并对缓冲带中植被的搭配,植物物种的选取,以及缓冲带宽度的确定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形成了初步的缓冲带体系。并为缓冲带技术处理面源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诸葛亦斯刘德富黄钰铃
关键词:生态河流缓冲带植被
河道生物需水量的理论及计算方法被引量:3
2006年
针对目前水电开发过程中忽视河流生物需水的现状,提出河道生物需水的理论,详细阐述了河道生物需水计算中要考虑的五种要素:生态、水文水力学、水质、地形学和河流廊道的连通性要素。介绍了国外广泛应用的IF IM方法及其应用和优缺点,并指出其在我国进行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时晓燕刘德富黄钰铃
关键词:河道
河流水华暴发成因分析及其生态恢复研究初探被引量:5
2007年
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河流水华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水体的功能,改变了水生态环境。分析认为水华暴发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①营养物质相对比较充足;②气候条件相对比较适宜;③水流流态相对比较缓慢。结合水华成因对河流生态恢复的方法做了简单的探讨。通过生态治理,控制水体中COD、BOD、TN、TP等污染物的含量及藻类等的生长,河流的水华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林启才刘德富黄钰铃
关键词:水华生态恢复
人工湿地基质渗滤特性及净化污水效果被引量:5
2006年
以细沙、细沙和碎石质量比为1∶1、1∶2、2∶1的三种组合,以及煤渣和壤土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共五种基质为供试对象,通过比较测定不同基质渗透性,选择渗透性较好的基质搭配填入人工湿地模型中,测定进出水水质,研究基质对系统净化污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渗透性对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水有一定影响,当基质渗透性较好、孔隙率较高时,污水总磷、氨氮、以及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较高;随时间延长,各指标去除率降低,其中总磷去除率与时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
黄钰铃惠二青周先华
关键词:基质渗透性人工湿地
磷营养盐对库湾暴发蓝藻水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蓄水后香溪河连续暴发水华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在实验研究中发现适合铜绿微囊藻生长的磷含量区域为:0.14~0.616mg/L.通过测量铜绿微囊藻在不同磷含量水体中的生长规律,为预测香溪河是否可能在磷营养盐丰富的条件下暴发铜绿微囊藻水华提供有利的依据.
曾娟刘德富
关键词:水华铜绿微囊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