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2009S111)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阎启昌王欣玲赵晓玲安阳柏全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大学数学
  • 1篇断层扫描
  • 1篇眼症
  • 1篇眼轴
  • 1篇原花青素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神经纤维
  • 1篇神经纤维层
  • 1篇神经纤维层厚...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神经
  • 1篇视网膜神经纤...
  • 1篇视网膜神经纤...
  • 1篇数学
  • 1篇数学建模
  • 1篇数学教学
  • 1篇思维
  • 1篇思维能力
  • 1篇思维能力发展

机构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 1篇沈阳何氏眼科...

作者

  • 3篇王欣玲
  • 3篇阎启昌
  • 1篇姜正美
  • 1篇柏全豪
  • 1篇王欣彦
  • 1篇王立鹏
  • 1篇安阳
  • 1篇于攀
  • 1篇赵晓玲

传媒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干眼症患者对比敏感度的测定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干眼症对比敏感度的变化及通过对比敏感度测试来评价人工泪液对干眼症患者视功能的影响。方法:确诊为干眼症患者25例50眼和正常人15例29眼,分别测量BUT(泪膜破裂时间)、SⅠt(泪液分泌基础实验)和泪膜干涉图像,并采用OPTEC6500视功能测试仪分别测量干眼症患者和正常人应用人工泪液前后的对比敏感度。主要观察指标包括BUT、SⅠt、泪膜干涉图像及低、中、高频CS。结果:本研究中按临床症状、BUT,SⅠt和泪膜干涉图像试验结果将受试者分为干眼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两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眼症患者低、中、高频CS均低于正常组(P<0.05)。应用人工泪液5min后,发现干眼症组低、中、高频CS都有显著提高(P<0.05);且干眼症组应用人工泪液后的对比敏感度与对照组相近。结论:干眼症的低对比敏感度可以通过人工泪液的使用加以改善,通过人工泪液治疗不但可以缓解症状而且使干眼症的视觉质量接近正常人标准;另外,对比敏感度测试可以作为一种客观的非接触的评价泪膜质量的方法,为干眼症的治疗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安阳柏全豪赵晓玲王欣玲阎启昌
关键词:干眼症人工泪液
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点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随近视眼屈光度及眼轴变化而变化的特点。方法:将近视眼60例108眼分为低、中、高度近视组和正常对照组25例32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进行以视盘为中心,直径3.46mm圆周的RNFL厚度测量,研究近视眼平均RNFL厚度与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相关性,并计算各组平均RNFL厚度及上、下、鼻、颞4个象限的RNFL厚度,分别比较各近视组与正常组RNFL的差别。结果:近视眼平均RNFL厚度与屈光度呈负相关(r=-0.535,P<0.05),与眼轴成负相关(r=-0.693,P<0.01)。分区分析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平均RNFL厚度变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近视眼各象限RNFL厚度最早变薄的是鼻侧象限,低度近视组即与正常人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度近视组上、下、鼻象限RNFL厚度均明显变薄(P<0.01)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颞侧象限RNFL反而增厚,但与正常人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随眼轴长度及眼屈光度的增加而减少,分区分析上、下、鼻象限变化与平均相一致,而颞侧增厚,这可能是近视眼RNFL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出现异常数值时,要考虑屈光度及眼轴的影响,综合评价临床意义。
姜正美王欣玲阎启昌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近视屈光度眼轴
浅论化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主要针对在化工专业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它包括对于极限思想的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发散型思维的形成以及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培养创造思维等等:着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多学科复合型综合人才的培养。
王欣彦王立鹏
关键词:大学数学微积分数学建模
原花青素对紫外线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紫外线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n epithelial cells,LECs)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照射剂量为15mJ/cm2的中波紫外线(UVB)分别照射用0(对照组),0.05,0.1,0.2mg/mL的PC,牛磺酸(TAU),维生素C(VC)预处理的LECs,未处理组未给予紫外线和任何抗氧化剂处理,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检测分析各PC组LECs DNA单链断裂的程度,并与其他各组的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各PC组的尾长、尾部DNA百分比、尾力矩在数值上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PC实验组的尾部DNA百分比、尾力矩与未处理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浓度下,PC,TAU和VC组的各检测指标数值逐渐增大。结论:外源性PC对UVB照射诱导损伤的人LECs DNA有保护作用。PC的保护作用明显强于TAU和VC,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作用逐渐增强。
于攀王欣玲阎启昌
关键词:原花青素紫外线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