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12331005)

作品数:75 被引量:126H指数:5
相关作者:朱光喜刘文明谭力李黎刘应状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大港石油管理局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电子电信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多用户
  • 19篇自适应
  • 18篇正交频分
  • 18篇正交频分复用
  • 18篇频分
  • 18篇频分复用
  • 18篇复用
  • 15篇天线
  • 13篇信道
  • 13篇用户
  • 11篇无线
  • 10篇自适
  • 9篇多输出
  • 9篇多输入多输出
  • 9篇空时
  • 8篇通信
  • 8篇吞吐
  • 8篇吞吐量
  • 8篇空时分组
  • 7篇资源分配

机构

  • 77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烽火通信科技...
  • 1篇大港石油管理...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7篇朱光喜
  • 9篇李黎
  • 9篇谭力
  • 9篇刘应状
  • 9篇刘文明
  • 8篇苏钢
  • 8篇卢小峰
  • 6篇梁学俊
  • 6篇邓勇强
  • 5篇曹汐
  • 5篇金江
  • 5篇肖啸
  • 5篇汪俊芳
  • 5篇郭磊
  • 4篇宁国勤
  • 4篇何业军
  • 4篇周宗仪
  • 4篇张碧军
  • 4篇韩锋
  • 4篇彭烈新

传媒

  • 18篇计算机科学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电子与信息学...
  • 5篇微电子学与计...
  • 4篇无线通信技术
  • 4篇计算机与数字...
  • 3篇电讯技术
  • 3篇小型微型计算...
  • 2篇无线电通信技...
  • 2篇电子学报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通信学报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应用科学学报
  • 1篇通信技术

年份

  • 3篇2009
  • 18篇2008
  • 19篇2007
  • 29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3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时分组编码多用户系统下ZF解码器设计
2006年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时变信道下的空时分组编码多用户系统的解码器设计方案.空时分组编码多用户系统下,传统迫零(ZF)解码器设计假定信道准静态衰落.信道时变时,该ZF解码器在解码某用户信号时引入符号间干扰(ISI),且这种干扰随信道时变增大而增加.新解码器基于ZF思想设计,在接收端构造一变换矩阵,作用该矩阵于时变信道矩阵,使之对角化而达到消除ISI影响的目的.理论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各种信道衰落速率,在高信噪比下,传统ZF解码器均出现误码率平层,且信道时变越大,平层越严重,而新解码器不存在平层现象,获得同准静态衰落信道下几乎一致的分集增益,仅有部分编码增益损失;对于信道准静态衰落,两种解码器获得了一样的性能.
张碧军朱光喜刘文明
关键词:解码器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时变信道
基于协方差反馈和空时分组码预编码的自适应QAM调制
2006年
基于多天线相关信道协方差反馈,提出一种低复杂度自适应正交幅度调制(QAM)机制以提高系统发送速率。根据最小误比特率(BER)准则,建立了最优空时分组码(STBC)预编码方案。并在保证系统可靠性要求下,针对不同的信道衰落条件选取合适的QAM星座图级别。结果表明所建议机制具有低实现复杂度、低反馈带宽开销和高数据流通率等优点。
汪俊芳朱光喜金江
关键词:自适应调制空时分组码
Turbo乘积码与空时分组码的结合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讨论了Turbo乘积码编码,研究了Turbo乘积码与空时分组码相结合的多发射天线单接收天线系统(MISO)在平坦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这里Turbo乘积码作为外码提供编码增益,采用两个相同的扩展汉明码(64,57)构成;空时分组码作为内码提供分集增益,对于二根、三根和四根发射天线的系统空时分组码编码器的码率分别为1,1/2和1/2,空时分组码译码采用最大似然译码方式和理想信道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在空时分组码的基础上加入高效的信道编码方式,提高了系统编码增益,能满足高速移动环境下的高速无线数据通信性能需求.
何业军朱光喜张碧军王锋
关键词:TURBO乘积码空时分组码平坦瑞利衰落信道
数据链路层部分窗口多拒绝ARQ算法时延分析
2006年
本文针对3GPP中的相邻确认帧冗余大和H IPERLAN标准中确认方式单一导致的确认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数据链路层的部分窗口多拒绝ARQ算法,并分析了该ARQ算法的链路时延;最后将理论分析结果和仿真结果作比较,证明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并分析了控制信道误帧对链路时延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黄萍刘应状
存在多个载波频率偏移的分布式STBC-OFDM系统的均衡技术被引量:8
2006年
本文研究了存在载波频率偏移的分布式空时分组编码(DSTBC)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DSTBC-OFDM)的性能。首先给出存在多个载波频率偏移的DSTBC-OFDM系统的接收信号模型,然后提出一种频域均衡技术来抑制符号检测时的载波间干扰(IC I)以及符号间干扰(ISI)。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均衡技术在各分布式发送端间的载波频率之差较小时具有优异的性能,同时,通过把接收端的频率设置为各发送端频率的平均值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李争屈代明朱光喜
关键词:频域均衡
一种周期螺栓交织器的设计
2006年
该文分析了对Turbo编码器性能影响的因素,在螺栓交织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周期螺栓交织器,该交织器能使得可分序列变为不可分序列,增加了编码输出序列的重量。仿真结果表明,该交织器具有较优越的性能。
刘文明朱光喜
关键词:TURBO码本原多项式
基于有环因子图的密度进化理论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密度进化理论是分析低密度校验码的迭代译码性能的有效工具。本文在对密度进化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有环因子图的密度进化方法。首先讨论了有环因子图中环存在的情况,得到了环存在的概率表达式。然后研究了迭代译码算法中误码率的进化情况,在加入环存在对译码的影响因素后得到了迭代译码中误码率的进化表达式。在对该式讨论中,获得了有环情况下密度进化对信道条件的要求,即译码门限。本文的研究表明,在考虑因子图中存在环的情况下进行密度进化分析时,其获得的译码门限要低于不考虑环存在的情况。
童胜勤邓勇强
关键词:低密度校验码密度进化因子图迭代译码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用户OFDM比特加载被引量:15
2006年
根据最小发送功率准则,针对多用户OFDM系统,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比特加载解决方案.采用的矩阵编码方法直观、简单,具有并行性运算特性.通过交叉和变异让搜索跳离局部极值的陷阱,搜索到全局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误比特率下,遗传算法与等比特分配方案相比可节省功率5~6dB,与multiuser adaptive OFDM(MAO)方法相比仅相差1dB,同时遗传算法的并行性使得节省了运算时间,提高了运算效率.
汪俊芳朱光喜金江
关键词:遗传算法矩阵编码自适应OFDM功率分配
一种基于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的链路自适应方案
2005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简称4G)的链路自适应方案,能够很好的保证链路高吞吐量,而且有效抵抗突发误帧,使链路ARQ负荷相对很小;同时有效的提高了频带资源的利用率。
张楠周宗仪贺爱民
关键词:链路自适应自动请求重传ARQ信噪比蜂窝移动通信
一种改进的V-BLAST译码算法
2006年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V-BLAST译码算法。接收机首先根据特定的准则在整个信号空间中进行搜索并得到一个子集,然后根据最大似然准则从该子集中选取合适的信号矢量作为译码结果。该算法可以取得和最大似然译码算法相近的译码性能,并且具有很低的计算复杂度。
朱光喜谌璟
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V-BLAST最大似然译码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