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科学技术农业攻关计划项目(2011214002)

作品数:8 被引量:83H指数:7
相关作者:周如军傅俊范薛彩云王大洲杨凤艳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农业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花生
  • 3篇网斑病
  • 3篇斑病
  • 3篇病害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研究
  • 2篇LOGIST...
  • 2篇病害流行
  • 2篇病原
  • 2篇病原鉴定
  • 1篇叶斑
  • 1篇叶斑病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丝核菌
  • 1篇田间
  • 1篇品种(系)
  • 1篇纹枯病
  • 1篇立枯丝核菌
  • 1篇流行学
  • 1篇抗性

机构

  • 8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傅俊范
  • 8篇周如军
  • 5篇薛彩云
  • 4篇杨凤艳
  • 4篇王大洲
  • 3篇徐喆
  • 3篇崔建潮
  • 1篇刘波
  • 1篇苏维娜
  • 1篇洪恺
  • 1篇何晶晶
  • 1篇王思文

传媒

  • 3篇植物保护
  • 3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花生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辽宁花生白绢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对辽宁花生白绢病病原学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病原菌形态学特征与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分子测序,明确辽宁花生白绢病病原菌为罗氏阿太菌Athelia rolfsii(无性世代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温度为25℃时该菌产生的菌核最多;最适pH值为5.0;该菌虽能利用供试的7种碳源和7种氮源进行营养生长,但只在半乳糖和蔗糖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产生菌核,在尿素和赖氨酸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不产生菌核;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全黑暗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抑制菌核的产生。
傅俊范刘波周如军王思文
关键词:花生白绢病病原菌分子鉴定
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田间混发流行过程及其产量损失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通过田间小区人工接种试验,分析比较了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单独及混合发生的流行过程及对花生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病害混发初期,病害间无明显的相关性,随着病情加重,病害间的负相关性逐渐增大并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病害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不同生育期接种发病情况有所差异,在开花初期和盛花期接种,褐斑病和网斑病的病情较重,而在开花末期接种的病情较轻,但都能表现病害间的抑制作用。病害混发时造成的产量损失小于各病害单独造成损失之和,对白沙1016和四粒红接种2种病菌,病害混合发生所造成产量损失约为各病害单独引起损失之和的77.2%~85.7%和76.1%~79.6%。在不同生育期接种2种病菌,2个品种产量的损失均随着侵染时期的推迟而逐渐降低。
崔建潮周如军傅俊范徐喆薛彩云
关键词:网斑病流行学
辽宁花生纹枯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对辽宁花生纹枯病病原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根据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及致病性测定,明确辽宁花生纹枯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该菌最适pH值为7.0;该菌能利用供试的6种碳源和5种氮源进行营养生长,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不生长并且不产生菌核,其余碳氮源培养基均产生菌核;该菌在玉米粉和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光照对菌丝的生长及菌核的产生影响不大。
傅俊范洪恺周如军崔建潮薛彩云
关键词:立枯丝核菌生物学特性
辽宁花生网斑病发生危害及流行动态研究被引量:25
2013年
本研究旨在明确辽宁省花生网斑病的发生危害及流行规律,以指导田间病害防治。调查显示2011年辽宁各花生产区网斑病病田率为100%,病叶率32.9%~66.5%,病情指数11.1~35.5。葫芦岛、阜新、锦州发病较重,沈阳次之,铁岭发病最轻。不同品种花生网斑病病情严重度依次为四粒红>白沙1016>花育20>黑花生>白花生。通过SAS软件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花生网斑病时间流行动态,并以此推导出病害流行阶段,病情指数增长最快为0.99/d。研究发现四粒红感病性较强,可作为流行学研究的良好试材。
傅俊范王大洲周如军杨凤艳苏维娜
关键词:花生网斑病LOGISTIC模型病害流行
辽宁花生病虫发生危害及种类鉴定被引量:14
2013年
近年来辽宁花生产业迅猛发展,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2011年对辽宁花生主产区系统调查发现病虫害共27种,其中病害10种,虫害17种。危害较严重的病虫害分别是花生网斑病、褐斑病、疮痂病、蛴螬、双斑长跗萤叶甲、尺蠖。
傅俊范杨凤艳周如军王大洲薛彩云
关键词:花生病虫害病虫调查
辽宁花生疮痂病发生调查及流行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2011年作者对辽宁省花生疮痂病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花生疮痂病在辽宁省发生轻重不一,阜新、锦州、葫芦岛地区发生严重,沈阳地区零星发生,铁岭地区尚未见发生。花生疮痂病已从次要病害上升为辽宁省花生产区主要病害。作者结合花生疮痂病的发生流行特点及病害调查情况,分析了该病害严重流行的原因并对防治建议进行了探讨。
周如军傅俊范王大洲杨凤艳薛彩云
关键词:花生疮痂病病害调查
辽宁花生褐斑病发生及时间流行动态模型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为明确辽宁地区花生褐斑病发生危害及流行规律,以期指导病害防治,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辽宁省不同产区及不同品种花生褐斑病进行调查。2011年和2012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病害均有发生,沈阳产区病害发生严重,兴城地区病害发生较轻,且多数产区2012年病情指数高于2011年。不同品种间病情指数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四粒红最重,白花生最轻。通过SAS软件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花生褐斑病病情指数随时间流行动态。
周如军徐喆王大洲杨凤艳薛彩云傅俊范
关键词:LOGISTIC模型病害流行
辽宁花生主栽品种(系)对褐斑病和网斑病抗性鉴定被引量:23
2015年
本研究旨在明确辽宁花生主栽品种(系)对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抗性,以期为抗病育种及田间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田间自然病圃法,对辽宁主栽的16个花生品种(系)进行了褐斑病和网斑病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花生品种(系)对两种叶部病害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但缺乏免疫和高抗品种。对花生褐斑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阜花17’属抗病类型,‘鲁花11’、‘铁引花2号’、‘良青8号’、‘新花2号’和‘锦花15’属中抗类型,其余属高感或感病类型。对花生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鲁花11’、‘铁引花2号’和‘白花生’属抗病类型,‘黑花生’、‘新花2号’、‘花育20’、‘锦花14’、‘新花1号’、‘锦花15’和‘良青8号’属中抗类型,其余属高感或感病类型。多数花生品种(系)对花生叶斑病综合抗性较差。
傅俊范崔建潮周如军徐喆何晶晶
关键词:叶斑病褐斑病网斑病抗性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