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07JC14032)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张贵祥王悍赵京龙王夕富张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修饰
  • 2篇树状大分子
  • 2篇探针
  • 2篇肿瘤
  • 2篇纳米
  • 2篇纳米金
  • 2篇纳米金颗粒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探针
  • 2篇CT
  • 1篇动态监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造影
  • 1篇造影
  • 1篇三维CT血管...
  • 1篇肿瘤标记
  • 1篇肿瘤血管
  • 1篇肿瘤血管生成
  • 1篇细胞

机构

  • 4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东华大学

作者

  • 3篇王悍
  • 3篇张贵祥
  • 2篇赵京龙
  • 2篇郭睿
  • 1篇冯艳
  • 1篇沈晨
  • 1篇解学乾
  • 1篇顾青
  • 1篇权启萌
  • 1篇张峰
  • 1篇郑林丰
  • 1篇史向阳
  • 1篇王夕富

传媒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4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树状大分子修饰纳米金颗粒作为CT分子探针的可行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研究树状大分子修饰纳米金颗粒作为CT分子探针的可行性.方法 将第5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修饰的纳米金颗粒(Au DENPs)配制成15种浓度(0.001~0.1 mol/L)的悬液为实验组,相同浓度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Omnipaque)为对照组,离体CT扫描比较相同浓度Au DENPs与Omnipaque的CT值差异.根据离体实验结果将6种浓度(0.006~0.02 mol/L)的Au DENPs 10 μl注射至BALB/C小鼠背部皮下行microCT扫描,观察其显影效果.结果 (1)离体实验发现当浓度≤0.01mol/L时,Au DENPs的CT值略低于相同浓度的非离子碘造影剂;当浓度〉0.02mol/L时,Au DENPs的CT值高于相同浓度的非离子碘造影剂.(2)动物体内显像实验证实,当浓度≥0.009 mol/L时,经mieroCT成像可以清晰的显示注入小鼠皮下软组织的Au DENPs,而浓度≤0.008 mol/L时,注入小鼠体内的Au DENPs未被检出.结论 Au DENPs具有比现有CT造影剂更优秀的固有显影特性,具备成为CT分子探针的首要条件.
王悍郭睿张贵祥史向阳赵京龙郑林丰解学乾
关键词:分子探针
多聚左旋赖氨酸协同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
2010年
目的 观察多聚左旋赖氨酸(PLL)协同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标记率及对标记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未标记的C6胶质瘤细胞设为对照组,25 mg/L SPIO(A组)、25mg,LSPIO+0.75mg,LPLL(B组)、50mg,LSPIO+1.5mg,LPLL(C组)标记的C6胶质瘤细胞设为实验组.各组细胞处理后分别培养6、24及48 h进行MTS细胞活性检测;普鲁士蓝染色评定标记率;3.0 T MRI GRE/30° T2*WI序列对各组细胞体外成像,比较R2*值及信号强度差异.结果 各实验组细胞处理后48 h均未见细胞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普鲁士蓝染色显示B组、C组细胞标记率均达到98%以上,而A组约为70%,SPIO与PLL混合标记细胞随SPIO浓度增高染色程度逐渐加深.3.0T MRI体外细胞成像对标记细胞有较敏感的信号变化,对照组及A、B、C组R2*值分别为11.76±5.74、12.13±4.39、61.22±27.85、90.07±35.59,对照组与A组间R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分别与其它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此两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PLL可增强SPIO对C6脑胶质瘤细胞的标记作用并对标记细胞活性未产生明显影响.3.0T MRI GRE/30°T2*WI序列对离体标记细胞有较敏感的信号变化,R2*值随着细胞内SPIO浓度的增加而增大.25 mg/L SPIO+0.75 mg,L PLL可获得满意的体外标记效果.
权启萌赵京龙张贵祥顾青
关键词:超顺磁性氧化铁C6脑胶质瘤
树状大分子修饰纳米金颗粒作为CT分子探针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树状大分子修饰纳米金颗粒作为CT分子探针的可行性。方法①将第5代聚酰胺树状大分子修饰的纳米金颗粒(Au DENPs)配比成15种浓度(0.001~0.100 mol/L)的悬液作为实验组,以相同浓度的非离子型...
王悍郭睿张贵祥史向阳赵京龙郑林丰解学乾
文献传递
容积采集三维CT血管造影及四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活体动态监测肿瘤血管生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容积采集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与四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4D-CE-MRA)活体动态监测兔YX2肌肉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行性,分析肿瘤血管的生成与肿瘤生长的关系,比较两种血管成像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新西兰白兔右后腿肌肉内接种VX2肿瘤细胞1 ×107,接种后第4、7、10、13、16天(每个时间点n=6)进行容积采集CT、MRI成像和3D-CTA、4D-CEMRA扫描,然后处死动物取出肿瘤标本.测量肿瘤不同生长时间点的长、短径及体积,并与大体标本比较;比较3D-CTA及4D-CE-MRA所显示肿瘤血管的最小直径;计数并统计不同时间点3D-CTA、4DCE-MRA所显示肿瘤血管的分支数目;动态观察并描述肿瘤血管生成的形态变化规律及特点.结果 (1)CT、MRI及大体标本所测算肿瘤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D-CTA及4D-CEMRA所显示肿瘤血管的最小直径分别为(0.68±0.07)mm、(0.85±0.12)mm,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075,P=0.005).(3)肿瘤接种后第4、7、10天3D-CTA及4D-CE-MRA所显示新生血管分支数目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第13、16天3D-CTA所显示肿瘤血管分支数目多于4D-CE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肿瘤血管生成具有从单一细小的胚芽到增多、增粗环绕肿瘤,直到形成扭曲、紊乱的肿瘤血管团的规律.结论 容积采集CT、高场强MRI可实现对肿瘤生长的活体监测,3D-CTA和4D-CE-MRA的方法能动态观察肿瘤血管生成的形态学变化.3D-CTA的空间分辨率优于4D-CE-MRA,但时间分辨率不及后者.
王悍张贵祥冯艳张峰王夕富沈晨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