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C42B01)

作品数:8 被引量:92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建芳李宏亮金海燕汤健彬项祖丰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近海
  • 3篇邻近海域
  • 3篇近海域
  • 3篇海域
  • 3篇长江口
  • 3篇长江口及邻近...
  • 1篇调度
  • 1篇沿岸
  • 1篇沿岸流
  • 1篇营养盐
  • 1篇浙江近海
  • 1篇智能传感
  • 1篇智能传感器
  • 1篇任务调度
  • 1篇溶解无机碳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研究
  • 1篇实时操作系统
  • 1篇数据加密
  • 1篇数字滤波

机构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金海燕
  • 3篇李宏亮
  • 3篇项祖丰
  • 3篇陈建芳
  • 3篇汤健彬
  • 2篇王奎
  • 2篇卢勇
  • 2篇高生泉
  • 2篇庄燕培
  • 2篇殷建军
  • 2篇张海生
  • 2篇张礼杰
  • 2篇陈法锦
  • 2篇刘希真
  • 1篇倪晓波
  • 1篇陈彦
  • 1篇黄大吉
  • 1篇李超伦
  • 1篇孙松
  • 1篇王敏晓

传媒

  • 3篇海洋学研究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轻工机械
  • 1篇工业仪表与自...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2011年
采用三星ARM7的S3C44B0作为主处理器,设计一套能实时采集多种海洋环境参数的监测电路。利用UART转I2C方法扩展串口来集成多个传感器,采用移植μ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方法,利用μC/OS-Ⅱ内核进行RTC任务、各个传感器采集任务、铱星收发及休眠任务进行调度和切换。
张礼杰王永健项祖丰汤健彬
关键词:监测终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任务调度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海洋溶解氧分析与预测被引量:3
2012年
季节效应是指某序列由于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季节效应一般以月或季为单位。文中研究的海洋溶解氧含量因为受每日气温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以2 h为单位也呈周期性的变化规律,类似于季节效应。采用2 h为采样间隔,尝试模拟乘积季节模型来对溶解氧含量进行分析。利用条件期望预测的差分方程形式对序列进行短期预测,并在实践中比对预测数据和实际数据,证明取得了不错的预测精度。
陈彦殷建军项祖丰汤健彬
冬季浙闽沿岸流与台湾暖流在浙南海域的时空变化被引量:26
2012年
用2008年冬季在东海西南部的4个ADCP测流阵列数据,分析了冬季浙闽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在浙江南部近海的时空特征.滤除潮流和周期短于1d的高频波动后得到余流,余流沿着岸线方向流动,主轴方向大致与等深线平行.浙闽沿岸流靠近岸,主要分布在50m等深线的向岸一侧,向西南流动,最大平均流速为0.24m s-1,随着接近海面其范围向离岸方向扩展,在表层可以扩展到60m等深线附近.台湾暖流则主要分布在50m等深线的向外海一侧,向东北方向流动,平均流速小于0.09m s-1,随着接近海底其范围向岸靠近,在底层影响可达30m等深线附近;台湾暖流在70m等深线附近出现分叉,一支继续向东北,另一支转向东.浙闽沿岸流和台湾暖流主要是正压流,平均的正压涡动动能占总涡动动能的84.3%;台湾暖流的时间平均和时间变化部分都有较显著的垂向变化流,而浙闽沿岸流的垂向变化流主要在时间平均部分.沿岸方向的余流用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分析得到的第一模态解释总方差的80%,第一模态空间分量其位相在断面上呈步调一致的分布,其振幅在离岸70km处最大,第一模态的时间分量主要是周期为1.5,2~4和15d左右的波动成分;第二模态解释总方差的8%,其空间分量在断面上呈两个位相东西相反、振幅相当的中心,第二模态的时间分量主要是周期为1.2和5d左右的波动成分.观测期间平均风是北风,平均风应力方向向南;浙闽沿岸流和台湾暖流沿岸方向分量的第一模态与风应力的时间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交叉谱分析显示,沿岸方向余流与风应力在周期为1.5和2~5d的波动成分上信号最强且相关性最显著,浙闽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的变化滞后于风场变化约13h.
曾定勇倪晓波黄大吉
关键词:台湾暖流浙江近海
多参数海洋环境监测装置的设计被引量:1
2011年
设计一种多参数海洋环境检测装置,采用低功耗的ARM7系列的S3C44B0作为主处理器,采用I2C总线扩展多个智能传感器。为了提高模拟传感器的精度,采用数字滤波方法处理采集到的数据。在铱星通信过程中采用数据校验的方法和数据加密的方法,降低了数据的误码率和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在实验室的环境下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可靠,并且模拟传感器具有很好的测量精度。
张礼杰殷建军项祖丰汤健彬
关键词:智能传感器数字滤波数据加密
DNA条形码及其在海洋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11年
浮游动物的准确鉴定是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传统的基于形态特征的鉴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部分类群特别是浮游幼体由于形态差异细微,鉴定存在困难,导致物种多样性被低估。DNA条形码(DNA barcodes)技术为浮游动物物种鉴定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已迅速应用于海洋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本文介绍了DNA条形码的基本概念、优势及局限性,总结了该技术(主要是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亚基(mtCOI)基因序列片段的DNA条形码)在海洋浮游动物物种快速鉴定、隐种发现、营养关系研究、生物入侵种监测、群落历史演变反演、种群遗传学以及生物地理学中的成功应用。随着DNA条形码数据库信息量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DNA条形码将提供除了种类鉴定外更加丰富的信息,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海洋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推动海洋浮游动物生态学的发展。
李超伦王敏晓程方平孙松
关键词:DNA条形码物种鉴定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营养盐四季分布特征被引量:27
2011年
利用2006年夏、冬季,2007年春、秋季四个航次营养盐调查数据,分析了硝酸盐(NO3-)、亚硝酸盐(NO2-)、铵盐(NH4+)、活性磷酸盐(PO43-)和活性硅酸盐(SiO32-)四季大面及典型断面(M1、M4、O6断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营养盐大面基本呈西高东低分布趋势,NO3-、PO43-和SiO32-,在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区各个季节均呈双舌分布,可见长江冲淡水和外海水不同程度的混合是其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夏季,受长江冲淡水东北转向的影响,营养盐在口门东北部有一个高值水舌扩展,而春、秋和冬季则并无此现象,营养盐基本在长江口门处向东南方向输送。NO2-、NH4+,春、夏和冬季受上海市排污口影响,点源扩散分布现象明显,而秋季NO2-浓度在122.5°E至125°E间有高值区,可能是由于夏季底层有机质降解再生后高浓度营养盐在秋季被逐渐加强的垂直混合作用带至表面所致。冬季,由于黑潮水深入陆架,相同浓度营养盐等值线比夏季更靠近岸。断面分布上,NO3-、PO43-和SiO32-在春季总体上垂直混合为主要控制因素,夏季层化明显,秋季营养盐层化开始被破坏,垂直混合逐渐占优,冬季则呈上下混合均匀态势;而NO2-、NH4+季节变化规律性不强,受排污口污染扩散影响,长江口以北断面(M1)、长江口主断面(M4)近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值区。
王奎陈建芳金海燕陈法锦李宏亮高生泉卢勇
关键词:长江口营养盐
2009年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硝酸盐、磷酸盐的变化规律及其行为特征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2009年6月份和8月份(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硝酸盐、磷酸盐的扩散和输运行为特征,结果表明:8月份冲淡水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影响比6月份大,这可能与8月份时长江的径流量大有关;6月份和8月份,该海域硝酸盐、磷酸盐的转移机制主要是物理混合稀释过程,但8月份时的硝酸盐、磷酸盐转移机制稍显复杂;虽然8月份N∶P值比6月份更大,但是PO43-的绝对浓度却比6月份高,并且在这2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的生长有明显的变化,可见P已满足了该区浮游植物的生长,区域内并不存在P限制;6月份PO43-绝对浓度由表层到底层水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8月份表层和底层水体中PO43-的绝对浓度明显高出10 m和30 m层,这可能是因为8月份时表层水PO43-受冲淡水作用影响明显、而底层水则受矿化作用影响明显所致。
陈法锦陈建芳张海生李宏亮高生泉金海燕卢勇王奎庄燕培刘希真
关键词:长江口硝酸盐磷酸盐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夏季溶解无机碳体系及其响应机制初探被引量:6
2011年
根据2009年8月"908"项目长江口补充调查总碱度(TAlk)、溶解无机碳(DIC)、pH值、溶解氧(DO)和叶绿素a(Chla)等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长江口及邻近东海海域夏季溶解无机碳(DIC)含量分布范围在1 647.1~2 236.9μmol/dm3之间,平均值为2 031.2μmol/dm3;空间分布为由近岸冲淡水方向向外海逐渐增加;DIC在垂直分布上总体呈现底层水〉次表层水〉表层水,在29.0°N,122.6°E的底层存在1个高值中心,这可能与低温高盐的台湾暖流深层水作用有关。对TAlk、DIC与盐度的相关性探讨发现,当盐度为10~25,TAlk、DIC与盐度呈现很好的保守性关系;而在盐度接近0、大于30及盐度为25~28时则出现偏离保守型稀释曲线现象,而这3个区域分别属于河口淡水端、海水端和长江口羽状锋区域,这一现象的发生与河水端不同的输入源、海水端的水文物理过程以及长江羽状锋区域生物活动强弱密切相关。此外,根据DIC体系中DIC、pH值、温度和盐度等的实测数据进行推算可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pCO2的范围为15.4~166.9 Pa(154.0~1 669.0μatm),其中以29.5°N、123°E为中心的区域出现表层pCO2值的低值中心[〈39.0 Pa(390μatm)],理论上可认为是大气CO2的1个典型汇区。
王斌陈建芳金海燕李宏亮刘希真庄燕培徐燕青张海生
关键词:PCO2长江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