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SS018)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马德义潘晓伟梁大伟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外交
  • 3篇冷战
  • 2篇美国对外政策
  • 2篇美韩关系
  • 2篇分歧
  • 2篇朝鲜移民
  • 1篇对朝政策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资源
  • 1篇援助
  • 1篇越南战争
  • 1篇战略同盟
  • 1篇人权外交
  • 1篇人权政策
  • 1篇任职
  • 1篇任职期
  • 1篇任职期间
  • 1篇日朝关系
  • 1篇日苏关系
  • 1篇中苏

机构

  • 8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7篇马德义
  • 1篇梁大伟
  • 1篇潘晓伟

传媒

  • 2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西伯利亚研究
  • 1篇史学理论研究
  • 1篇延边大学学报...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外国问题研究
  • 1篇俄罗斯东欧中...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美国学界关于“两组数字”的分歧——关于20世纪初夏威夷朝鲜移民数量问题被引量:1
2014年
美国学界关于20世纪初"第一波"夏威夷朝鲜移民的数量问题众说不一,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五种说法。同时,对于这个"第一波"中的"首批"移民的数量也莫衷一是,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四类。美国学界在该数字上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在统计时间的上下限、统计对象的范围以及移民数量的资料来源等方面不同而造成的。该问题在美国学界至今并无定论,因此在既有成果基础上依然存在继续研究的空间。
马德义
关键词:美国学界
论20世纪初美国“满洲开发计划”的机缘——以司戴德路透社记者任职期间的思想转变为视角
2013年
1904年2月,司戴德主动辞离中国海关改充路透社记者,奔走于汉城、东京和中国东北等地,斡旋于外交官和上层军政要员之间,考察日俄战争前后东北亚格局所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与朝鲜、日本、中国官员及驻地各国大使间的接触和交流,司戴德进一步厘清了日、俄、朝、英、美、中及德、法之间纵横捭阖的复杂矛盾和相互关系、导致列强远东争夺以至引发战争的最终动因、美国在华"门户开放"政策推行的最大障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美国"满洲开发计划"及"金元外交"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前期基础。
梁大伟
关键词:路透社金元外交
美国政府与国会在对韩人权政策上的分歧被引量:2
2013年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越发明显地将人权问题纳入其对外政策范畴,卡特时期是这一过程的关键阶段。美国对韩人权外交政策的形成实际是美国国内政治的自然延伸。美国政府与国会之间在该问题上龃龉不合,但两者在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方面却最终达成妥协。美国对韩人权外交政策体现出相互矛盾的特点,这种矛盾说明了美国人权外交的不合理性。
马德义
关键词:美国国会卡特政府人权外交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对朝政策
2012年
在19世纪60—70年代美国和日本强迫朝鲜开港过程中,俄国没有加入其中,而是采取了观望政策,这和80年代俄国积极参与朝鲜事务是截然不同的。俄国之所以如此是由两个原因决定的:俄朝间存在民间陆路贸易,它给俄国带来巨大益处;而朝鲜开港给俄国带来的好处有限。俄国远东地区资本主义发展滞后,航运业不发达,既没有商品向朝鲜输出,也无运输商品的船只。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没有介入美日的行动。
潘晓伟
关键词:外交
试论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对韩政策的若干特点
2016年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对韩国的政策具有如下特点:能够反映不对等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联盟政治中的基本活动形式;深刻体现了美国对外政策的普遍联系性及矛盾性;可明显表明一国对外政策与该国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美国对韩政策发展变化过程存在着广义文化矛盾。该时期美国对韩政策的特点印证了其整体对外政策的某些特征。
马德义
关键词: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美韩关系
从多边关系视角论20世纪初朝鲜人移民夏威夷活动的中止被引量:1
2016年
1903年初至1905年春夏之交,数千朝鲜移民陆续出现在夏威夷群岛。但移民活动不到三年便戛然而止,国际政治舞台上多边关系的发展变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朝鲜近代史上,日本以"特殊"角色对朝鲜行侵吞之实,由之引发的朝鲜人向夏威夷的移民活动必然在同期日朝关系框架内发展,此为问题关键所在;在夏威夷和朝鲜之间,美国亚太政策的天平明显倾向于前者,而日本则借机加强对后者的控制;20世纪初,日本在朝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但围绕日朝移民问题的日美矛盾渐露端倪,而日本将其归因于夏威夷朝鲜移民的大量出现。日本为避免美国"排日法案"出笼恶化日美关系便迫使朝鲜中止向夏威夷的移民活动。
马德义
关键词:朝鲜移民日朝关系美朝关系美日关系
1962-1963年间围绕韩国“政权过渡”问题的美韩关系
2015年
朴正熙于1961年成功发动"五一六军事政变",以其为首的军事集团随即掌控韩国政权。美国极力主张韩国重新回归到文官政治轨道上来,于是在此后两年多时间里密切关注韩国政局发展并及时调整其对韩政策,最终推动朴正熙政权实现节威返文之转变,进而实现美国对韩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
马德义
关键词:美国对外政策美韩关系
“同力协契”抑或“各从其志”?——以1970年代上半期美、日、苏联合开发西伯利亚油气资源为例
2012年
20世纪70年代美日苏联合开发西伯利亚既非同声相应亦非同气相求,"合作"与"分歧"如影随形。美日苏等大国在冷战大环境中的争权攘利与明争暗斗在"联合开发西伯利亚"问题上体现得清晰明了。究其源,则可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各从其志"——这是大国在其各自国家利益的客观要求下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马德义
关键词:油气资源冷战
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苏联对越援助及其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1965年美国在越南实施"滚雷行动"以后促使越战进一步升级,苏联与此同时大量增加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在"新春攻势"前后尤为如此。由于苏联、中国和越南三国地缘毗邻,客观上使中国成为苏联援越物资的天然过境通道。苏联的援助活动是在中苏分裂的情况下进行的,援越物资过境运输问题成为两国矛盾的新焦点。苏联援越活动及相关国家的反应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冷战时期大国间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
马德义
关键词:越南战争冷战中苏分歧美苏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