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5-003-010HZ)

作品数:8 被引量:101H指数:7
相关作者:刘波张学丰石开波杨云坤秦善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碳酸
  • 4篇碳酸盐
  • 3篇盐岩
  • 3篇溶蚀
  • 3篇碳酸盐岩
  • 3篇长兴组
  • 3篇储层
  • 3篇川东
  • 3篇川东北
  • 2篇地质
  • 2篇原位
  • 2篇滩相
  • 2篇礁滩相
  • 1篇地质建模
  • 1篇地质意义
  • 1篇盐矿
  • 1篇盐矿物
  • 1篇岩化
  • 1篇原位观察
  • 1篇深埋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联煤层气有...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7篇刘波
  • 6篇张学丰
  • 4篇石开波
  • 4篇杨云坤
  • 4篇秦善
  • 2篇周明辉
  • 2篇赫云兰
  • 2篇刘建强
  • 2篇高计县
  • 2篇罗平
  • 1篇郭荣涛
  • 1篇李扬
  • 1篇马永生
  • 1篇鲁人齐
  • 1篇巫翔
  • 1篇肖伟
  • 1篇付孝悦
  • 1篇吴双林
  • 1篇王杰琼

传媒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岩石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地貌对礁滩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长兴组为例被引量:7
2018年
近年,四川盆地在环开江—梁平陆棚的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礁/滩型储层中获得了重大勘探突破,发现开江—梁平陆棚的形成与消亡控制着礁滩相展布,即沉积相发育受古地形、地貌的控制。为进一步探讨古地貌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元坝地区长兴组为例,运用印模法恢复了长兴组末期古地貌,分析古地貌的展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可划分为古台地、古斜坡、古陆棚3种二级古地貌类型,其中古台地又可细分为台地边缘高地、台地内部洼地2个三级古地貌类型,古陆棚可以划分为浅水和深水2个三级古地貌类型。通过对比古地貌与沉积相及储层的平面分布,认为:(1)不同类型古地貌控制着不同沉积相,不同沉积相控制着储层的展布;(2)储层之间物性差异较大,台地边缘礁滩为有利的储层发育区,优质储层的分布与台地边缘高地的展布相吻合。
王明筏肖伟秦绪乾张桂权潘泽雄叶晓斌
关键词:四川盆地古地貌恢复礁滩相储层
碳酸盐岩-H_2S平衡体系原位溶蚀模拟实验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
2015年
利用自主组装的水热金刚石压腔设备,结合激光拉曼光谱,原位连续观察封闭条件下碳酸盐岩与H2S溶液反应的升温(室温→230℃)和降温(230℃→室温)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从室温升温至140℃,碳酸盐岩矿物大量沉淀,继续升温至230℃,沉淀较少。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碳酸盐岩整体趋于沉淀,且白云石比方解石、白云岩比灰岩更稳定。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碳酸盐岩少量溶蚀。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深部封闭条件下,随着埋深增加,碳酸盐岩整体趋于胶结,原始孔隙度较好的储层经过快速封闭埋藏及缓慢抬升,有利于形成优质储层。断裂、岩浆热液等活动可能打破封闭体系,其改造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张单明秦善刘波巫翔张学丰刘建强田永净
关键词:碳酸盐岩原位溶蚀H2S
保持性成岩作用与深部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的保存被引量:20
2014年
碳酸盐岩储层中的成岩作用一般被分作"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但常见的如白云岩化和溶蚀作用并非都一定是建设性的,而胶结作用也并非只具破坏性。将那些使碳酸盐岩储层孔隙(主要是部分原生孔隙和早期次生孔隙)得以保持的成岩作用归为"保持性成岩作用"。保持性成岩作用对深部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至关重要。对典型的礁、滩相碳酸盐岩孔隙的研究表明,早期溶蚀、白云岩化均可在早期成岩阶段形成大量次生孔隙,保持性成岩作用可使部分原生孔隙和早期次生孔隙保存下来,并构成现今深部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从岩石结构、地层压力和地层流体对孔隙的保持或改造3个方面,把碳酸盐岩中的保持性成岩作用分为岩石结构改造型、地层压力改造型和过度胶结抑制型3类。
张学丰石开波刘波杨云坤王杰琼
川东北二叠系长兴组碳酸盐岩深埋成岩过程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17年
上二叠统长兴组储层是川东北地区主力产层之一,储层岩性主要为结晶白云岩、残余生屑/砂屑白云岩、生物礁白云岩和亮晶生屑灰岩,储集空间以晶间孔、晶间溶孔为主,生物体腔孔、残余粒间孔次之,溶洞和裂缝少量发育。长兴组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台地边缘生物礁、台地边缘滩等沉积相带,该相带发育大量原生孔隙,易遭受大气淡水溶蚀改造。原生孔隙的发育为白云岩化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提供空间,早期孔隙演变为晶间孔。白云岩抗压实能力较强,有利于高孔隙白云岩的保存。早三叠世快速深埋使长兴组迅速进入中深埋藏,深埋阶段,裂缝少量发育,部分被方解石充填,对储层贡献有限。晚三叠世油气充注隔绝了岩石与地层水的接触,抑制了孔隙内白云石的溶蚀和沉淀,储层先存孔隙得到较好的保存。快速深埋使孔隙迅速被埋藏封闭,深埋阶段水-岩反应处于近封闭的平衡状态,溶蚀-沉淀现象有限,深埋藏环境主要是储层孔隙保存和调整的场所,孔隙空间的位置可能重新分配。
张单明刘波秦善田永净张学丰郭荣涛
关键词:川东北长兴组碳酸盐岩深埋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沉积与成岩对储集层的控制被引量:27
2012年
通过连井对比、沉积相和微相划分、岩心观察、薄片分析等手段,对比分析了川东北普光、元坝地区鲕滩的沉积与成岩特征,并探讨它们对储集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普光地区鲕滩沉积厚度大,不同层段垂向叠置,横向迁移距离小;而元坝地区鲕滩沉积厚度小,分布面积广,横向迁移距离远。普光和元坝地区鲕滩都经历了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前者早期溶蚀作用较强,且发生了大范围的白云石化作用,发育高孔、高渗的Ⅰ类储集层;后者压实、压溶作用较强,晚期还发生了埋藏胶结作用,发育低孔、低渗的Ⅲ类储集层。古地形差异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是造成沉积、成岩差异的主要原因。沉积作用控制储集层的分布和厚度,成岩作用决定储集层孔隙的形成与演化,并最终决定储集层的优劣。
赫云兰付孝悦刘波周明辉张学丰高计县杨云坤石开波
关键词:川东北飞仙关组成岩作用
川东北元坝气田长兴组白云岩成因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上二叠统长兴组礁滩相白云岩是川东北元坝气田的主要储层。长兴组白云岩主要分布在长二段顶部礁盖、礁间滩、礁后滩等沉积相。通过层序地层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白云岩具有相似的87Sr/86Sr值(集中分布在0.7071~0.7075之间),并与晚二叠世海水及泥晶灰岩87Sr/86Sr值相似,指示白云岩化流体主要来自于同期海水;利用低温条件下白云石-水之间氧同位素温度分馏方程恢复的白云岩化流体温度在40~55℃之间,表明白云岩化作用发生于低温浅埋藏环境中。在浅埋藏白云岩化过程中,受沉积地貌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不同沉积相带发生白云岩化作用时流体的性质有所不同:(1)礁盖残余生屑/砂屑中-粗晶白云岩具有明显偏负的δ18O值以及较高的Fe、Mn含量和白云石晶体缓慢结晶的特征,受大气淡水作用明显,属于混合水白云岩化;(2)礁间滩粉晶白云岩具有明显偏正的δ18O值,高Fe、Mn、Sr含量和较低的有序度值,白云岩化流体来源复杂,但整体与蒸发性卤水有关;(3)礁后滩细-中晶白云岩具有非常低的Fe、Mn和高MgCO3含量,白云石具有快速结晶的特点,为正常海水条件下的白云岩化。
田永净马永生刘波张学丰刘建强石开波吴双林
关键词:长兴组礁滩相白云岩化川东北
碳酸盐矿物随埋深增加的溶蚀响应机制及其储层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以化学热力学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埋深情况下碳酸盐矿物方解石(CaCO3)和白云石(CaMg(CO3)2)在含CO2流体及含H2S流体中的溶蚀响应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在流体系统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随着埋深的增加,相同条件下方解石的溶蚀量始终大于白云石。同时,除温度、压力、酸性气体分压、流体成分之外,封闭在溶蚀体系中的气体总量是影响碳酸盐矿物溶蚀的另一重要因素。当封闭气体总量相对较高时,随着深度的增加,这两种矿物的溶蚀量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少,此时白云石中溶蚀孔隙比方解石更为发育;当气体总量较低时,两种矿物的溶蚀量曲线单调性减少。
杨云坤刘波秦善罗平高计县赫云兰张学丰
关键词:方解石白云石热力学溶蚀
中东R油田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地质建模与数据解释
碳酸盐岩储层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这类储层成因复杂、成岩过程差异大、孔隙类型多样、岩石物理响应多解,有效、准确刻画碳酸盐岩储层是学术界、工业界讨论的热点及难点。储层评价核心内容之一是开展储层地质与地球物理综合研...
李扬
关键词:成像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储层分类
基于模拟实验的原位观察对碳酸盐岩深部溶蚀的再认识被引量:17
2014年
结合川东北地区古地温梯度,利用金刚石压腔(DAC)技术,针对碳酸盐岩设计了一套全新的随埋深增加的水-岩作用模拟实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地层温度、压力升高,灰岩表现为明显的胶结(沉淀),白云岩在高温高压的酸性地层流体条件下不比灰岩更易溶蚀,说明在封闭-半封闭的埋藏过程中碳酸盐岩不存在大范围的"溶蚀窗"。实验结果可能导致对碳酸盐岩深部储层发育机理的重新认识。
杨云坤刘波秦善罗平张单明周明辉石开波田永净
关键词:碳酸盐岩DAC原位溶蚀
2013年四川芦山Mw6.7级地震构造模型的定量解析
<正>2013年4月20日,在龙门山南段的芦山县附近发生了一次Mw6.7级地震(陈运泰等,2013)。震源机制解揭示芦山地震发震断层走向212°,倾角47°,滑动角93°(曾详方等,2013),属于逆冲型地震。野外地质调...
鲁人齐徐锡伟何登发刘波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