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MZ013)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刘俊哲周云逸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佛教
  • 7篇藏传
  • 7篇藏传佛教
  • 1篇心性
  • 1篇心性论
  • 1篇因缘
  • 1篇宇宙生成
  • 1篇宇宙生成论
  • 1篇缘起
  • 1篇真心
  • 1篇人生论
  • 1篇生成论
  • 1篇生死智慧
  • 1篇四谛
  • 1篇主体论
  • 1篇宗教
  • 1篇宗教性
  • 1篇五蕴
  • 1篇下人
  • 1篇论说

机构

  • 7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

  • 7篇刘俊哲
  • 1篇周云逸

传媒

  • 3篇民族学刊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藏传佛教缘起思想及其宇宙生成论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缘起论是佛教,包括藏传佛教的重要内容。本文的理论旨趣在于深入探索藏传佛教缘起思想所揭示的缘起的内涵、种类,尤其是较为全面地分析论证缘起的宇宙生成论意义。辨析了宇宙缘起论与世界本体论不同的视域和各自不同理论边界,深入地揭示和分析了藏传佛教缘起思想非实体性的特质。
刘俊哲
关键词:藏传佛教缘起生成论本体论本原
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藏传佛教人生论被引量:3
2011年
藏传佛教全面继承和丰富了佛陀创立的"四谛"理论,且内化于自身的整个理论系统之中。"四谛"是关于人生真理的学说,是对人的生存状况及其原因、解决的途径等的认识,它是藏传佛教探讨人生问题的重要的基础性理论。同时,人生是宝、众生平等也是藏传佛教重要的人生理论。藏传佛教根据"四谛"而修菩萨道,发"四弘誓愿",从而将"四谛"理论落实到修行实践的层面上,实现自利利他,从而构建了以觉悟为人生价值尺度,以佛菩萨慈悲度众为最高价值的人生境界论。
刘俊哲周云逸
关键词:藏传佛教四谛因缘
藏传佛教理论的宗教性践履
2012年
藏传佛教主张显密兼修,但更重视密教的修行,而各教派都有自己的密教修行方法,从而形成了修行方法的多元性和各派自身的特色。无论是显教的修行还是密教的修行,都是在一定的宗教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修行的过程不仅是宗教理论的指导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实践宗教理论的过程,而这种实践还是修行者亲证、体现甚至发展宗教理论的过程。藏传佛教宗教理论践履指向的终极目标就是觉悟成佛。
刘俊哲
关键词: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关于生死智慧的论说被引量:2
2011年
藏传佛教不仅对人的生死之因及人的生死的本质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深刻揭示,而且又对人的生死的状态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说。藏传佛教关于生死问题的系统论说,主要是从哲学意义上的解读,因此是一种智慧之说。与此同时,它还将人的生死问题同轮回解脱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察,以此寻求摆脱轮回之苦的出路,从而充分凸显出了藏传佛教对世人进行终极关怀的悲悯之情。
刘俊哲
关键词:藏传佛教生死智慧
多维视角下人心的探索:藏传佛教心性论被引量:1
2011年
藏传佛教对人心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从先天性的视角揭示了心性之清净本性;从可能性上阐释了心性能朗现宇宙万有的觉性;从现实性上揭示了心性具有显现一切法的功用。与此同时,从道德品质的角度论证了心性是一种纯善的品质和真诚善良的动机;从道德修养的视角阐释了通过修行祛除被客尘所染的习心,以彰显固有的清净的、纯善的真心,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本文还从本原论的视角,探索了藏传佛教各派是否主张心性是宇宙万有的创造者。
刘俊哲
关键词:藏传佛教心性真心
藏传佛教认识主体论
2009年
藏传佛教有着较为丰富的认识主体的思想,尽管与其他认识主体论一样,把认识主体视为具有精神与物质两大要素,但是它对主体的定义,对物质、精神两种因素的阐释和对主体的具体构成要素的规定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尤其是在探索认识主体是色心的和合体,以及主体产生对象性认识的生理基础等方面凸显了自己的特色。
刘俊哲
关键词:藏传佛教八识五蕴
藏传佛教文化的当代性及其弘扬机制与模式被引量:1
2013年
藏传佛教文化在当代藏区社会具有一定的地位和自身的社会角色,其中精华和糟粕并存,对其精华的弘扬和对其糟粕的革除有着内在必然性和重要的时代价值。但是,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有一些严重制约性的因素,客观上需要加以解决。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历史进程中,需要建立或建构能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和当代价值的机制和模式,并且这种机制应该具有针对性、长效性和多角度,模式也应真正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刘俊哲
关键词:藏传佛教文化弘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