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长海医院学科攀登计划基金

作品数:22 被引量:162H指数:9
相关作者:景在平赵珺冯翔赵志青包俊敏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杰出人才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百人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动脉
  • 17篇主动脉
  • 16篇腔内
  • 15篇腔内隔绝
  • 14篇腔内隔绝术
  • 12篇主动脉夹层
  • 12篇夹层
  • 10篇动脉夹层动脉...
  • 10篇主动脉夹层动...
  • 10篇夹层动脉瘤
  • 6篇胸主动脉
  • 6篇胸主动脉夹层
  • 6篇胸主动脉夹层...
  • 6篇术后
  • 6篇主动脉瘤
  • 6篇腹主动脉
  • 6篇腹主动脉瘤
  • 4篇手术
  • 3篇血管
  • 3篇瘤腔内

机构

  • 19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篇景在平
  • 14篇赵珺
  • 14篇冯翔
  • 11篇包俊敏
  • 11篇赵志青
  • 9篇陆清声
  • 5篇叶必远
  • 5篇冯睿
  • 4篇黄晟
  • 3篇曲乐丰
  • 2篇王振堂
  • 2篇杨继金
  • 2篇叶华
  • 1篇熊江
  • 1篇凌宏本
  • 1篇张秋艳
  • 1篇贾宝成
  • 1篇汤敬东
  • 1篇刘绪舜
  • 1篇赵新

传媒

  • 10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4篇200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与传统手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为比较腹主动脉瘤开腹手术 (OS)与腔内隔绝术 (EVGE)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 5 7例腹主动脉瘤两种手术前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尿素氮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发现 ,OS组术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均显著下降 ,EVGE组白球比值无明显改变 ,球蛋白下降明显。OS组术后肌酐、尿素氮显著升高 ,EVGE组升高不明显。
赵珺景在平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肝功能试验肾功能试验腔内隔绝术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截瘫的预防对策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探讨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TAD)腔内隔绝术 (EVE)后截瘫或轻瘫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在 1998年至 2 0 0 1年实施的 116例TADEVE。对于可能发生截瘫的高危患者 ,术后常规给予地塞米松。结果 包括接受脊髓动脉造影者在内 ,成功释放并固定移植物的 115例中 ,均无截瘫或轻瘫发生。结论 EVE虽避免了长时间主动脉阻断 ,但仍可因封闭肋间动脉造成脊髓的严重缺血 ,包括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糖皮质激素在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能减小发生截瘫 /轻瘫的危险 ,而选择适当长度的移植物是其关键。
冯睿景在平包俊敏赵志青赵珺冯翔陆清声黄晟
关键词:STANFORD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截瘫脊髓缺血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治被引量:4
2001年
为探讨腹主动脉瘤术后并发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 1997年 3月~ 2 0 0 0年1月间施行的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40例 ,其中 30例保留双侧髂内动脉 (双侧组 ) ,10例保留单侧髂内动脉或移植物远端固定于双侧髂外动脉、手术重建单侧髂内动脉 (单侧组 )。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肠道并发症。两组患者中仅双侧组 1例于术后第 2 8天始出现持续性中下腹隐痛 ,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 ,经CTA发现术后继发双侧髂内动脉闭塞 ,经扩血管、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等保守治疗缓解 ;其余患者除并发其他并发症的 3例外 ,均于术后第二天恢复普食及排气排便。提示腔内隔绝术中保留单侧髂内动脉可避免术后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生 ;继发于术后双侧髂内动脉阻塞的慢性缺血性结肠炎 。
冯翔景在平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术后生化指标观察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观察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术 (EVGE)后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观察分析 78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传统手术 (OS)及EVGE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尿素氮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别。术后OS组总蛋白、白蛋白均有显著下降 ,血肌酐及尿素氮均明显升高 ;球蛋白、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无明显变化。EVGE组术后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白球比值均明显下降 ,直接胆红素增加 ,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变化。术后OS组较EVGE组白球比值明显下降 (P =0 0 0 82 ) ,BUN明显升高 (P =0 0 497)。结论 :EVGE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小 ,是适合腹主动脉瘤患者的微创疗法。
赵珺景在平包俊敏赵志青冯翔曲乐丰陆清声叶必远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化验室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有关问题被引量:6
2001年
景在平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适应证禁忌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儿童烧伤防治的探讨
2020年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快速上升趋势得到控制,但其他国家确诊和死亡病例不断增加,境外输入病例正在增多,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疫情防控仍不容松懈。本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出行、工作、学习等行为模式改变带来的特殊性,对儿童烧伤的预防、急救和居家护理,以及居家功能康复等进行探讨,以供广大医护工作者参考。
胡晓燕唐洪泰肖仕初冯苹周万芳夏照帆
关键词:儿童烧伤急救康复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EVGE)后血小板改变 ,分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并探讨降低血小板减少幅度的措施。 方法 对 12 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成功施行了EVGE,并于术前 ,术后 2小时 ,术后 1、2、3、4、7和 14天连续采集周围静脉血标本 ,观察血小板计数的变化。 结果10 6例 (85 .5 % )术后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 ,血小板减少幅度为术前水平的 30 .3%~ 6 9.3%。第 1~ 2天最低 ,为 (89.5 2± 19.4 7)× 10 9/ L (P<0 .0 5 ) ,此后逐渐回升。出现继发性血小板增多 5 1例。 结论  EVGE后血小板减少常见 ,其发生原因较多 ,移植物、内皮损伤、肝素、血小板滞留、失血和输血是血小板激活和减少的主要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 ,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小板减少的幅度 ,避免术后发生出血并发症。
冯睿景在平包俊敏赵志青赵珺冯翔陆清声
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后并发症血小板减少
血管外科进展被引量:3
2001年
本文从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对近年来血管外科临床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 ,阐述了血管彩超、MRA、CTA等新兴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 ,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对各种诊断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进行了评述 ,分析了血管重建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腔内技术在血管外科的应用 。
景在平冯翔
关键词:血管外科外科手术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前裂口的评估被引量:22
2001年
为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手术前裂口评估的意义及方法 ,作者分析了 32例以螺旋CT为主要术前检查评估方式、少数采用MRA检查的病例 ,并与术中DSA对比。结果表明 ,第一裂口发现率CT检查为 90 32 % ,MRA为 6 6 7% ,DSA为 10 0 % ;大部分裂口位于断面片时钟位的 3~ 7点 ;多裂口情况下CT与DSA检查结果有一定差异。提示术前准确评估裂口将有利于手术方案、移植物的选择 ;
赵珺景在平赵志青包俊敏王振堂叶华杨继金
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前螺旋CT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微创腔内治疗被引量:6
2001年
为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原则 ,回顾了1998年至 2 0 0 0年对 3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实施的微创腔内隔绝术 (即经股动脉将支架 人造血管复合移植物导入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 )。移植物均为直型 ,长度 95~ 130mm ,口径 2 8~ 40mm。手术操作成功率10 0 %。术后死亡 1例 ,其余无心、肺、肾及截瘫等严重并发症。说明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 。
包俊敏赵志青赵珺冯翔陆清声景在平
关键词:腔内隔绝术支架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适应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