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创新基金(SWH2006A003)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宏吴雄飞李晓伟徐述雄余荣杰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创新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调节性
  • 3篇节性
  • 2篇调节性T细胞
  • 2篇肾移植
  • 2篇受者
  • 2篇免疫
  • 2篇白介素
  • 2篇T细胞
  • 2篇CD4^+C...
  • 2篇IL-15
  • 2篇TREG
  • 1篇凋亡
  • 1篇移植受体
  • 1篇移植受者
  • 1篇异体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保护
  • 1篇肾活检
  • 1篇肾移植受体

机构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吴雄飞
  • 6篇刘宏
  • 3篇徐述雄
  • 3篇李晓伟
  • 2篇孙兆林
  • 2篇赵洪雯
  • 2篇李敛
  • 2篇余荣杰
  • 2篇陈丽萍
  • 1篇何坚
  • 1篇周山
  • 1篇何跃
  • 1篇傅晓岚
  • 1篇韩容

传媒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肾移植受体93例生存质量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回顾性调查研究肾移植受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国际通用SF-36、症状经历量表、焦虑抑郁量表以及自制一般资料量表对1998-2008年在我院行肾移植手术并且移植肾良好的93例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肾移植受者生存质量显著优于血液透析患者(P<0.01);男性、家庭成员年总收入较高、文化程度较高、术后返回工作的肾移植受者生存质量较好;肾移植受者在术后的存活过程中普遍经历多种症状(13.37±7.41)种,症状经历的多少与生存质量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肾移植受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显著优于透析患者(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症状经历是生存质量躯体健康方面和心理健康最显著影响因素(标准偏回归系数0.477和0.649),焦虑、抑郁状况是生存质量心理健康方面重要影响因素(标准偏回归系数0.281)。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较血液透析患者改善,但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要采用标准量表测量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关注。症状经历与焦虑抑郁状况是影响肾移植受者生存质量最显著的因素。
周山刘宏余荣杰赵洪雯李敛吴雄飞
关键词:肾移植受者SF-36
供肾活检对亲体肾移植供体肾功能保护的价值评估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供肾切除术中活检对供者潜在肾脏疾病诊断及术后制订肾功能保护措施的价值。方法2006年3月~2007年12月共收治54例供肾捐赠者,分别于术前通过血红蛋白、尿常规、血肌酐、血糖、超声、肾功能显像、CT血管成像评估其肾脏情况。取肾术中于阻断肾血管前采用16G自动活检枪行移植肾活检,肾活检标本行常规及免疫病理检查。结果54例供者术前检查均未发现明显肾脏疾病征象,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FR)(44.5±5.1)mL/min;术中肾活检发现肾脏病理改变6例,其中3例为IgA肾病,2例为FSGS样改变,1例有节段性新月体。结论移植术中供肾活检有利于发现常规无创检查难以发现的供肾潜在肾脏疾病,便于移植术后供、受者有针对性的治疗和疾病预防,供者术前肾穿刺活检病理对供肾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刘宏李敛余荣杰赵洪雯吴雄飞
关键词:亲体肾移植肾活检供体
肾移植受者外周血中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在评价其免疫状态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结合转移体内迟发超敏反应检测法初步探讨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的比例对亲体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评估的作用。方法收集西南医院肾科门诊随访的2005-2008年间手术的亲体肾移植供者和受者各30例,进行转移体内迟发超敏反应检测(trans-vivo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assay,Transvivo-DTH)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将患者分为耐受组和排斥组;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2组中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CD25+FoxP3+Treg比例。结果耐受组和排斥组裸鼠掌肿胀(同时注入受者PBMCs和供者抗原的脚掌)厚度分别为(1.72±0.44)×10-2、(8.05±2.26)×10-2mm,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2组受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的比例分别为(9.23±1.79)%和(1.03±1.04)%,耐受组明显高于排斥组(P<0.05)。耐受组和排斥组裸鼠脚掌皮下炎性水肿的厚度均与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的比例呈负相关(P<0.05,r分别为0.82和0.87)。结论受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的比例能够反应受者T细胞对供者抗原发生免疫反应的程度。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的比例在发现移植受者是否已有耐受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韩容何跃刘宏吴雄飞
关键词:TREG免疫
不同抗原识别方式对同种异体抗原特异性Treg免疫特性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抗原识别方式对同种异型Treg免疫学特性的影响,求证间接识别方式在特异性Treg的生成中是否存在关键作用。方法取移植前受者PMBC,通过磁珠分离获得CD4+CD25-T细胞。同时取供者PB-MC于含rhGM-CSF75ng/ml、rhIL-425ng/ml和雷帕霉素(20ng/ml)的完全培养基中常规培养5d。收集培养4d后的树突状细胞并加入供者PBMC裂解液以使扩增的DC负载供者抗原共培养3d。再将分离纯化的CD4+CD25-T细胞和负载供者抗原的受者树突状细胞共培养5d;同时加入IL-2(10ng/ml)、雷帕霉素(20ng/ml)促进细胞增殖并诱导Treg1生成。同时在Treg诱导生成时不加入负载供者抗原的受者树突状细胞,而直接采用供者PBMC作为APC,通过直接抗原识别方式生成Treg2。并比较2种方式生成的Treg的免疫特性。结果通过间接抗原识别方式生成的Treg1其增殖抑制率为63.5%,优于45.8%的直接抗原识别方式生成的Treg2。结论与直接抗原识别方式相比,间接抗原识别机制可产生更过量、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更强的Treg,天然Treg不能满足移植术后诱导免疫耐受的需要。
李晓伟刘宏吴雄飞徐述雄
关键词:抗原识别TREG树突状细胞
IL-15通过Bcl-xl抑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凋亡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IL-15抑制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凋亡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应用IL-15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中的Tregs,流式细胞仪检测该细胞纯度。将Tregs细胞培养液中加入Dynabeads CD3/CD28T cell expander,依据是否加入细胞因子分为三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细胞因子);IL-2组(100U/ml)和IL-15组(50ng/ml)。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因子存在下Tregs抑制CD4+CD25-效应T细胞(Teff)增殖的免疫功能,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内Bcl-2、Bcl-xl及p-Bad(ser112)的变化。结果分选后Tregs纯度为95.2%,胞内因子染色Foxp3在Tregs中的表达率为94.2%。IL-2组和IL-15组的细胞凋亡率(即凋亡细胞与细胞总数之比)分别为(11.32±0.43)%和(9.89±5.38)%,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7.12±1.43)%,P<0.001。在细胞因子存在的情况下,IL-2组活化的Teff增殖较对照组和IL-15组显著性强,P<0.001;此时Tregs抑制Teff增殖的功能较对照组和IL-15组下降,P<0.001;而在IL-15存在的情况下,IL-15组活化的Teff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IL-15组Tregs对Teff增殖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Blot显示三组TregsBcl-2表达水平相当;但是IL-2组和IL-15组的Bcl-xl和p-Bad(ser112)表达较对照组显著性上调。结论 IL-15能抑制Tregs凋亡,其作用与IL-2相当,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xl的表达和Bad(ser112)的磷酸化,而且IL-15存在的情况下,Tregs抑制功能明显比IL-2存在时强。
徐述雄李晓伟孙兆林何坚陈丽萍吴雄飞刘宏
关键词:白介素15凋亡调节性T细胞
IL-15诱导CD4^+CD25^- T细胞向CD4^+CD25^+调节性T细胞转化的机制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IL-15诱导CD4+CD25-T细胞向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依据加入细胞因子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IL-15组、拮抗1组、拮抗2组,其中后3组均于培养的第1天加入IL-15,而拮抗1组和拮抗2组分别于培养第1、3天加入STAT5a封闭性肽。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变化,3H-TdR掺入法检测IL-15诱导产生的Tregs抑制CD4+CD25-效应T细胞(Teff)增殖的免疫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STAT5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5能诱导CD4+CD25-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上调,IL-15诱导生成的Tregs具有较天然Tregs稍弱的免疫抑制功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L-15组p-STAT5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加入STAT5a封闭性肽后,拮抗1组和拮抗2组中CD4+CD25-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下调,但拮抗2组[细胞表型分别为(47.9±6.0)%、(20.7±3.4)%]改变较拮抗1组[细胞表型分别为(30.7±8.5)%、(9.2±2.2)%]改变轻微。结论IL-15能诱导CD4+CD25-T细胞向Tregs转化,其机制可能是上调p-STAT5的表达。
徐述雄傅晓岚孙兆林李晓伟陈丽萍刘宏吴雄飞
关键词:白介素-15调节性T细胞T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