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510201)

作品数:9 被引量:72H指数:5
相关作者:钱小红张养军蔡耘贺福初应万涛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蛋白
  • 10篇蛋白质
  • 10篇白质
  • 9篇蛋白质组
  • 7篇蛋白质组学
  • 4篇质谱
  • 4篇生物质谱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色谱
  • 3篇相色谱
  • 2篇定量蛋白质组...
  • 2篇质谱联用
  • 2篇糖基化
  • 1篇蛋白定量
  • 1篇蛋白质分离
  • 1篇蛋白质糖基化
  • 1篇蛋白质组学技...
  • 1篇蛋白质组研究
  • 1篇蛋白组

机构

  • 13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放射与辐...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5篇钱小红
  • 12篇张养军
  • 7篇蔡耘
  • 5篇贺福初
  • 5篇应万涛
  • 4篇王京兰
  • 3篇朱云平
  • 3篇代景泉
  • 2篇周春喜
  • 2篇刘慧玲
  • 1篇焦丽燕
  • 1篇陈明
  • 1篇戴舒佳
  • 1篇李蕾
  • 1篇石蓉
  • 1篇方勤美
  • 1篇郝运伟
  • 1篇李文瑞
  • 1篇李晓海
  • 1篇杨兵

传媒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分析化学
  • 2篇中国蛋白质组...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质谱学报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稀土元素金属螯合标记结合Q-TOF-MS的定量蛋白质组新方法
<正>近年来,定量蛋白质组学主要采用以质谱检测为核心的稳定同位素化学标记方法。但是受到稳定同位素试剂合成困难,价格高等因素的制约。Meares C.F.等人以化学性质很相近的稀土金属元素作为质量标签,提出了“元素标记亲和...
刘慧玲张养军钱小红
文献传递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结构蛋白质的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通过高效液相反相色谱、毛细管反相色谱 -串联质谱联用方法对SARS病毒攻击细胞的研究 ,鉴定出了N、S和M 3种SARS结构蛋白质 ,并准确测定了N蛋白质的分子量。由分子量结果和生物信息学推断的N蛋白质的理论分子量比较 ,可以确定N蛋白质不存在常见的磷酸化修饰和糖基化修饰或含量很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N蛋白质可能存在降解现象 ,其降解机理尚需探索。另外 ,通过对样品直接酶切后进行两维毛细管分离和串联质谱鉴定与对样品先进行分离 ,然后再进行毛细管反相分离 串联质谱鉴定方法比较 ,表明两种方法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各具优缺点 。
张养军王京兰蔡耘应万涛郝运伟李蕾李晓海戴舒佳代景泉贺福初钱小红王杰魏开华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典型肺炎
稀土金属标签在定量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定量蛋白质组学主要采取以同位素亲和标签(ICAT,Isotope-coded affinity tags)试剂为代表的以质谱检测为核心的稳定同位素化学标记方法。但是受到同位素试剂合成困难,价格高等因素的制约。元素...
刘慧玲张养军周春喜孟庆芳钱小红
文献传递
基于生物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绝对定量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8年
蛋白质组学定量方法包括相对定量和绝对定量两部分。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也称比较蛋白质组学)是指对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细胞、组织或体液蛋白质表达量的相对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绝对定量蛋白质组学是测定细胞、组织或体液蛋白质组中每种蛋白质的绝对量或浓度。目前蛋白质组学的绝对定量方法主要有基于内标法的蛋白质组学绝对定量方法和基于质谱数据统计分析的非标记方法。蛋白质组学定量的信息可以帮助了解蛋白质在相互作用网络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对临床生物标记物绝对量的分析,可以帮助直观地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对于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曹冬张养军钱小红
关键词:生物质谱
一种规模化蛋白质组分离和鉴定新方法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建立了一种规模化的蛋白质组分离和鉴定新方法。通过对在生命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人胎肝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分离分析,表明与毛细管液-质联用的不同分离方法的组合可以增大检测动态范围和分辨率。研究共鉴定了2977个肽段,归属于915种蛋白质。去除批次间冗余后,鉴定的蛋白质为477种,其中291种为唯一蛋白质,186种为蛋白质簇,144种蛋白质明确定位于人胎肝线粒体中。所鉴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布范围为7000 Da^330000 Da,pI值分布在4.0~11.89,克服了两维凝胶电泳在分子量和pH方面的歧视性问题。实验中发现的蛋白质簇以及确定一种蛋白质需要最少肽段数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张养军石蓉孟庆芳王京兰蔡耘朱云平贺福初钱小红
关键词:液-质联用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规模化肝线粒体
生物质谱与蛋白质组学被引量:15
2004年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学时代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其核心的鉴定技术———生物质谱近年来在仪器设计以及鉴定通量、分辨率和灵敏度等各方面均有质的飞跃,促进了蛋白质表达谱作图、定量蛋白质组分析、亚细胞器蛋白质组作图、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等蛋白质组研究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本文综述了生物质谱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应万涛焦丽燕钱小红
关键词:生物质谱蛋白质组学翻译修饰
糖蛋白的质谱分析策略
糖蛋白是一类由糖类和蛋白质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结合蛋白。它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病毒中。近20年来的研究发现,糖蛋白中的糖基化修饰在各种生命现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19世纪末人们开始提出糖蛋白的概念并加以研究以来,...
蔡耘代景泉张养军卢庄王京兰应万涛钱小红
关键词:GLYCOPROTEIN
文献传递
基于cICAT技术和LC-MALDI-TOF-TOF的蛋白定量方法的研究
定量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目前,常采用的研究策略有两种:以稳定同位素代谢标记为代表的生物标记和以同位素亲和标签(isotope coded affinity tages,ICAT)为代表的化学标记。...
孟庆芳张养军钱小红
文献传递
RPLC-SDS-PAGE整体蛋白质分离与纳升毛细管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采用RPLC-SDS-PAGE与纳升毛细管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织(HUPO)提供的法国人肝脏蛋白质组表达谱的构建及其理化性质的统计分析,鉴定了2552条肽段,归结于402种蛋白质和240个蛋白质簇。蛋白质的pI分布范围为:4.29~11.57,分子量范围为:8,593~3,816,218Da,其中大于100kDa的蛋白质占到所鉴定蛋白质的10%,二者皆高于两维凝胶电泳的等电点和分子量范围(一般等电点3~10;分子量10~100kDa)。另外,蛋白质组中不同蛋白质的疏水性分布显示大部分蛋白质为可溶性蛋白质,其中疏水性蛋白质占15%(GRAVY>0的蛋白质)。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路线兼顾了反相色谱分离度高和SAS-PAGE兼容性好的优点,可用于复杂组织或细胞中蛋白质组表达谱的构建或比较蛋白质组的研究,为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养军李文瑞孟庆芳邓新宇田英华王京兰杨兵蔡耘朱云平贺福初钱小红
关键词:毛细管液相色谱RPLC蛋白质分离可溶性蛋白质反相色谱
稳定同位素化学标记结合质谱技术在定量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6年
传统的蛋白质组定量策略主要是通过双向凝胶电泳来进行相对定量。由于该方法不能对相对分子质量极高或极低、等电点极酸或极碱和含量低的蛋白质以及膜蛋白质等进行有效分离和检测,所以已不能适应目前蛋白质组研究深入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定量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主要是以同位素亲和标签试剂为代表的、以质谱检测为核心的稳定同位素化学标记方法。稳定同位素化学标记结合质谱技术,使定量蛋白质组的分析更趋简单、准确和快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对稳定同位素化学标记结合质谱技术在定量蛋白质组学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刘慧玲张养军钱小红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定量蛋白质组学生物质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