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7051)

作品数:27 被引量:419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兴余畅舟李飞曹仁贤倪华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逆变
  • 20篇逆变器
  • 13篇并网
  • 12篇光伏
  • 7篇并网逆变
  • 7篇并网逆变器
  • 5篇谐振
  • 5篇孤岛
  • 4篇共模
  • 4篇孤岛检测
  • 4篇光伏并网
  • 4篇光伏逆变
  • 4篇光伏逆变器
  • 4篇光伏系统
  • 4篇并联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逆变器并网
  • 3篇拓扑
  • 3篇小波

机构

  • 26篇合肥工业大学
  • 16篇阳光电源股份...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 1篇安徽建筑大学
  • 1篇中国能源建设...

作者

  • 25篇张兴
  • 9篇余畅舟
  • 6篇李飞
  • 6篇曹仁贤
  • 5篇倪华
  • 4篇刘芳
  • 4篇谢东
  • 3篇王付胜
  • 3篇徐海珍
  • 3篇汪杨俊
  • 3篇陶磊
  • 3篇赵为
  • 3篇李俊
  • 3篇周岩峰
  • 2篇李浩源
  • 2篇邵章平
  • 2篇顾军
  • 2篇陈鹏
  • 2篇乔彩霞
  • 1篇朱虹

传媒

  • 5篇太阳能学报
  • 5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电力系统自动...
  • 3篇电力电子技术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微电机
  • 1篇电源技术
  • 1篇电子测量与仪...
  • 1篇电源学报
  • 1篇电气工程学报

年份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2篇2014
  • 2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小波变换与神经网络的孤岛检测技术被引量:68
2014年
为保障安全与电力用户供电质量,基于并网逆变器的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系统要求具备孤岛检测功能。针对被动式孤岛检测法检测盲区(non-detection zone,NDZ)大、检测时间长以及主动式孤岛检测法影响分布式发电系统供电质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被动式孤岛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从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处的电压信号及逆变器输出电流信号中提取特征量,再通过BP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来判断是否出现孤岛现象。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被动式孤岛检测方法检测速度快,检测盲区小。同时,由于所提供的孤岛检测法没有向控制信号中加入扰动量,因而不会对电能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克服了主动式孤岛检测方法的不足,并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谢东张兴曹仁贤
关键词:分布式发电孤岛检测小波变换神经网络特征量
基于电容电压的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LCL滤波器广泛应用在并网逆变器系统中,其对高次谐波具有良好的衰减作用;但LCL滤波器为低阻尼三阶系统,容易发生谐振。为抑制此谐振,提出基于电容电压的通用有源阻尼方法并写出其一般控制表达式。据此,对3种有源阻尼方法的谐振抑制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此方法对系统参数变化、控制延迟等因素的鲁棒性。最后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张兴乔彩霞樊振宇余畅舟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电容电压谐振抑制鲁棒性
多逆变器并网光伏系统孤岛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针对当前常用多逆变器并网孤岛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与神经网络的孤岛检测方法。该法利用小波变换提取公共耦合点(PCC)处的电压信号与逆变器输出电流信号的特征量,再采用BP神经网络通过模式识别以判断孤岛现象是否发生。Matlab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检测出孤岛状态,检测盲区小且对电能质量无影响,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张兴谢东赵丽欣曹仁贤
关键词:逆变器光伏系统孤岛检测小波变换神经网络
并网逆变器中LCL滤波器改进拓扑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电压源并网逆变器交流侧通常采用LCL滤波器进行滤波,但LCL滤波器存在对主导次输出谐波抑制不足的问题,文中分析了这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4种基于LCL滤波器的改进拓扑展开对比研究,通过开环传递函数和波特图的分析,比较了这些拓扑的高次谐波抑制能力,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验证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张兴李飞王宝基李浩源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谐波抑制
光伏并网多逆变器并联建模及谐振分析被引量:101
2014年
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多逆变器并联谐振问题,首先,建立包括电流控制、电压前馈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谐波特性的单台逆变器小信号电路模型,并扩展成多逆变器并联小信号模型,提出基于2台逆变器和同类激励源合并的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小信号模型简化等效方法,分析多逆变器的基本谐振特性,并得出谐振与各逆变器控制和载波同步性有关的结论。最后,通过相关的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多逆变器简化等效模型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张兴余畅舟刘芳李飞徐海珍汪杨俊倪华
关键词:LCL滤波器
LCL滤波并网逆变器逆变侧电流多次采样的单闭环控制策略被引量:13
2016年
针对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研究了基于多次采样的电流单闭环控制方案。在不改变开关频率的条件下,一个开关周期内进行多次采样并更新调制信号,有效减小数字控制延时,提高了系统控制带宽和稳定裕度。定量分析了多次采样数字控制延时特性,并分析了多次采样条件下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性能。与常规有源阻尼多环结构相比,该方案采用电流单环控制即可实现系统稳定,无需增加传感器,从而简化了控制结构。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张兴陈鹏余畅舟曹仁贤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LCL滤波器
用于IGBT串联的RCD均压电路参数选择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选择更合适的基于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的均压电路(RCD均压电路)的元件参数,在详细分析RCD均压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稳态的电路元件参数选择依据,并针对RCD均压电路工作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时间常数进行分析。将采用该依据设计的RCD均压电路用在基于IGBT串联的直流斩波电路平台上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依据设计的RCD均压电路可以有效地抑制串联IGBT的动、静态不均压现象。因此,提出的依据为RCD均压电路元件的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整定方向。
顾军张兴
关键词:IGBT稳态参数选择时间常数
参数自适应SFS算法多逆变器并网孤岛检测技术被引量:13
2014年
针对传统Sandia频率偏移(SFS)算法在多逆变器并网条件下孤岛检测性能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自适应的改进SFS算法。该算法利用数字相关原理检测公共耦合点电压与逆变器输出电流间相位差,根据测到的相位差对SFS算法中的初始斩波系数cf0及正反馈增益K随逆变器频率检测误差及负载品质因数的不同做相应调整,以消除稀释效应及高品质因数负载所导致的孤岛检测失败。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SFS算法在出现稀释效应及负载条件较恶劣的情况下,孤岛检测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算法。
谢东张兴曹仁贤
关键词:孤岛检测
弱电网下LCL型滤波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电网含有较丰富的电网电压背景谐波和较大的电网等效阻抗,会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入网电流质量和系统稳定性产生影响。以LCL型滤波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双环无源阻尼控制方案为例,指出常规电网电压比例前馈控制在弱电网条件下不能完全消除电网电压谐波的影响,且系统稳定性会受到电网阻抗变化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通过并网电压完全补偿的全前馈控制策略,该方法能够使得电压谐波对入网电流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且控制稳定性也不受电网阻抗的影响,对弱电网有很强的适应性,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蒋妍妍李洪林
关键词:光伏并网逆变器前馈控制稳定性
基于状态反馈与谐振控制的逆变器控制技术被引量:3
2014年
传统的电压型无源逆变器常用于不间断电源(UPS)系统等需要高性能输出电压控制的场合。电压型逆变器每相接LC滤波器输出交流电压,在逆变器中,由于2阶LC滤波器的存在,空载或带有谐波污染的负载对逆变器输出电压特性不利,故此处采用输出电压反馈抑制谐振问题。同时为了提高输出电压的动态性能和精度,电压环采用谐振控制器。实验验证了这种基于状态反馈与谐振控制的方法的有效性。
施洋洋张兴李飞
关键词:逆变器状态反馈谐振控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