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510205)

作品数:10 被引量:98H指数:5
相关作者:刘银坤崔杰峰代智周俭黄成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蛋白
  • 7篇蛋白质
  • 7篇白质
  • 4篇蛋白质组
  • 4篇蛋白质组学
  • 4篇细胞
  • 4篇肝癌
  • 4篇肝细胞
  • 3篇血清
  • 3篇血清蛋白
  • 3篇血清蛋白质
  • 3篇清蛋白
  • 2篇蛋白质指纹
  • 2篇蛋白质指纹图...
  • 2篇血清蛋白质指...
  • 2篇生物学
  • 2篇树鼩
  • 2篇细胞癌
  • 2篇基因
  • 2篇肝癌组织

机构

  • 10篇复旦大学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作者

  • 10篇刘银坤
  • 8篇崔杰峰
  • 5篇代智
  • 3篇樊嘉
  • 3篇张丽君
  • 3篇黄成
  • 3篇周俭
  • 2篇朱运松
  • 2篇陈晓燕
  • 2篇岳海英
  • 2篇杨芃原
  • 2篇苏建家
  • 2篇谢丽
  • 2篇杨春
  • 2篇岳惠芬
  • 2篇李山
  • 2篇汤钊猷
  • 2篇李瑗
  • 2篇秦雪
  • 2篇曹骥

传媒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双向凝胶电泳-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HBV感染肝组织蛋白质组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比较正常肝组织与HBV感染肝组织中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筛查在HBV致病过程中相关蛋白质分子表达的不同。方法应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3例正常肝组织(A组),3例HBV感染肝组织(B组,均为组织HBsAg阳性,外周血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的蛋白质组表达谱进行差异分析,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了鉴定。结果相同条件下对各组总蛋白样品分别进行3次双向电泳,各组检测到的蛋白点数如下:A组(1125±56)个,B组(1203±42)个。以各组中2-DE效果好、点数多的一块胶作为参考胶,分别进行2组间的匹配分析,筛选出两组之间差异大于或等于2倍的蛋白点40个。应用质谱鉴定出人线粒体醛脱氢酶H链、结合珠蛋白Hp2、抗过氧化物蛋白2等22种蛋白质。结论HBV感染所致慢性炎症能使肝组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蛋白表达谱。
秦雪谢丽陈晓燕代智崔杰峰康晓楠彭宽舒宏李山刘银坤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肝炎乙型蛋白质组学
人肝细胞性肝癌组织转移相关分子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33
2005年
目的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肝细胞性肝癌(HCC)转移相关的关键蛋白分子。方法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对有转移的HCC组织和未发生转移的HCC组织总蛋白进行分离,两组间差异蛋白点用质谱和数据库搜索鉴定,并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上进一步检测验证。结果鉴定出16个差异表达蛋白,包括S100钙结合蛋白(S100)、热休克蛋白27(HSP27)、细胞角蛋白18(CK18)等。对在转移性HCC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的HSP27,应用western blot分析在蛋白水平上验证了2-DE结果,RT-PCR检测出两组间mRNA水平也存在差异,但不显著,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HSP27主要定位于肝细胞胞浆内。结论HCC转移与多种蛋白表达相关,其中HSP27高表达可能在转移中发挥作用,可能为潜在的判断HCC 转移的分子标记或控制转移的治疗靶点。
宋海燕刘银坤崔杰峰张丽君代智冯钜涛冯久贤申华莉杨芃原
关键词:肝癌组织癌转移蛋白质组学HCC热休克蛋白27
Peroxiredoxin Ⅱ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peroxiredoxinⅡ(PrxⅡ)mRNA和蛋白在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树鼩HCC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并在人肝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进行验证,以探讨PrxⅡ在肝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6例AFB1诱发的树鼩肝癌、癌旁组织和这些动物肝癌发生前的活检肝组织,以及6例对照组动物相应时期的肝活检组织PrxⅡ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并在18例人肝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以及17名正常人肝组织进行验证。结果PrxⅡ在树鼩肝癌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和癌前组织,也高于对照组同期活检肝组织(P〈0.05);人肝癌组织中Prx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改变和树鼩相符,即肝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PrxⅡ基因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有可能成为防治肝癌的分子靶标。
岳海英曹骥崔杰峰代智苏建家段小娴杨春岳惠芬李瑗刘银坤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类黄曲霉毒素B1树鼩
PeroxiredoxinⅡ基因在Hep3B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Ⅱ(PrxⅡ)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化学合成两对针对PrxⅡ基因的小干扰RNA,即PrxⅡ1和PrxⅡ2,分别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入人肝癌细胞系Hep3B。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确定PrxⅡ在转染细胞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受到明显抑制后,对PrxⅡ基因沉默的Hep3B细胞分别进行细胞生长、细胞凋亡、细胞集落形成等检测,观察PrxⅡ对Hep3B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通过二氯荧光素双乙酸和硫代巴比妥酸试验,检测细胞内过氧化代谢产物活性氧类和丙二醛的水平,探讨PrxⅡ的作用机制。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PrxⅡ基因沉默的Hep3B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生长抑制率在转染96h后达40%以上;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形成集落的能力降低,PrxⅡ-1组和PrxⅡ-2组的细胞集落形成数分别为42.0±2.8和40.5±0.7,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121.5±2.1和130.0±1.4(P〈0.05)。PrxⅡ基因沉默的Hep3B细胞内活性氧和丙二醛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PrxⅡ具有促进Hep3B细胞生长的生物学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抗氧化作用形成有利于肿瘤细胞生长的微环境有关。
岳海英代智郭坤孙瑞霞曹骥崔杰峰苏建家杨春欧超岳惠芬李瑗刘银坤
关键词:肝细胞基因表达PEROXIREDOXINRNA干扰
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形成相关的血清蛋白质分子标记物研究被引量:29
2005年
目的筛选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形成相关的血清蛋白质分子标记物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收集135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95例(其中33例为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62例为肝细胞癌不伴门静脉癌栓)为建模型组,40例(其中18例为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22例为肝细胞癌不伴门静脉癌栓)为盲法验证组,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质芯片(WCX2)为检测介质,经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测定得到蛋白质谱,通过BioMarkerWizardSoftware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蛋白质谱,利用BiomarkerPatternsSoftware建立决策树模型并进行盲法验证。结果在m/z1100~30000范围内,检测出的100个蛋白峰中16个蛋白峰有显著差异(P<0.01),m/z为3478、1314、1744、1725、2022和3380的蛋白峰在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组中上调,而m/z为8901、9353、9415、8773、2766、2745、8697、7773、8569和1373的蛋白峰在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组中下调;选择m/z为3478、2022、8901、9415、8773、2766、和2745的7个蛋白峰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其敏感性为75.8%(25/33),特异性为82.3%(51/62);盲法验证该模型准确率87.5%(35/40),灵敏性100%(18/18),特异性77.3%(17/22),阳性预测值78.3%(18/23),阴性预测值100%(17/17)。结论筛选出的16个蛋白分子标记物可能与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形成有关;决策树模型可能对预测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黄成樊嘉周俭刘银坤崔杰峰康晓楠杨芃原汤钊猷
关键词: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分子标记物盲法血清蛋白质
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 收集112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质芯片为检测介质,经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定得到蛋白质指纹图谱,分别以性别、甲胎蛋白、门静脉癌栓、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硬化等病理特征分组,通过BioMarker Wizard Software比较各组间血清蛋白质组分的差异。结果 在质荷比为1100~30000范围内,112例肝细胞癌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中,共检测出100个有意义的蛋白峰。(1)比较肿瘤数目:单发与多发组(≥2),16个蛋白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比较肿瘤最大直径:〉3cm与≤3cm组,仅1个蛋白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cm与≤5cm组,4个蛋白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cm与≤10cm组,3个蛋白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比较门静脉肉眼癌栓组与无门静脉癌栓组:16个蛋白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门静脉镜下癌栓组与无门静脉癌栓组:仅2个蛋白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门静脉肉眼癌栓组与门静脉镜下癌栓组:8个蛋白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按性别、肝硬化和甲胎蛋白分组比较,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门静脉癌栓、肿瘤数目、肿瘤大小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重要因素,而性别、肝硬化、甲胎蛋白对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没有明显影响;门静脉肉眼癌栓对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影响明显大于镜下癌栓;肿瘤大小以5cm分界对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影响最大。
黄成樊嘉周俭刘银坤崔杰峰
关键词:病理因素蛋白质指纹图谱
转移与无转移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比较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比较转移与无转移肝细胞癌(HCC)患者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与肝癌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术前收集84例HCC患者(有转移45例,无转移39例)和30例健康成人的血清,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质芯片为检测介质,经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测定,得到蛋白质指纹图谱并运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比较.结果在质荷比(m/z)1 500~30 000范围内,比较有转移HCC与健康成人的血清,检测出的146个蛋白质峰中,69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无转移HCC与健康成人的血清,60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蛋白质峰中57个为有转移与无转移HCC的共有蛋白峰;单独比较有转移与无转移HCC血清,检测出的146个蛋白质峰中仅有11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转移与无转移HCC患者血清蛋白质之间有差异,但远较其与健康成人血清之间差异小;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中的差异蛋白质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有关.
黄成樊嘉周俭刘银坤崔杰峰汤钊猷
关键词:蛋白质指纹图谱蛋白质芯片血清蛋白质肝癌转移成人血清
钙结合蛋白S100A6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4年
S10 0A6是EF 手型钙结合蛋白S10 0家族成员之一 ,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 ,与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关系密切 ,作为肿瘤鉴定的一种标记物 ,正日益受到重视。现对S10 0A6基因的结构、定位。
张丽君刘银坤朱运松
关键词:肿瘤S100钙结合蛋白基因标记物生物学
黄曲霉毒素B_1诱发树鼩肝癌过程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分析及意义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比较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的树鼩肝细胞癌生长不同阶段的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筛查在AFB1诱发的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蛋白质分子。方法用双向电泳(2-DE)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MALDI-TOF-MS/MS)对同一动物自身的癌发生前肝组织(A45W),癌发生后的肝癌组织(ACa)及未经AFB1处理的对照组动物肝组织(E45W)进行了相互比较。结果A45W组、ACa组、E45W组分别平均检测到(1255±43)个蛋白点(n=3)、(1198±50)个蛋白点(n=3),和(1252±40)个蛋白点(n=3),以其中A45W组图谱为参考胶,ACa组、E45W组分别与其匹配的平均匹配点数为(818±39)个(n=3)和(777±45)个(n=3),平均匹配率分别为66%和62%。癌与癌前比(ACavsA45W),相差2倍以上的上调点和下调点分别为108个(包括癌特异点)和75个;癌前与未经AFB1处理的对照组比(A45WvsE45W),相差2倍以上的上调点有78个,下调点有21个。质谱可鉴定出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1、不均一核糖核酸核蛋白A2/B1、peroxiredoxin1、peroxiredoxin2、膜联蛋白4、肌球蛋白α链等26种胶内差异蛋白质。结论在AFB1诱发的树鼩肝癌发生不同阶段有明显的差异性蛋白表达谱,为进一步对人肝癌蛋白质组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秦雪代智崔杰峰苏建家曹骥欧超李山陈晓燕谢丽王健岳海英李瑗刘银坤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肝癌
磷酸化蛋白质的检测技术进展被引量:3
2005年
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修饰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信息转导调节方式,几乎参与生命活动的所有过程。现分析磷酸化蛋白质的各种方法及其进展,尤其是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磷酸化蛋白质的定性、定量和功能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使大规模和系统性进行磷酸化蛋白质的研究成为可能。
张丽君刘银坤朱运松
关键词:磷酸化蛋白质蛋白质组学质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