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lzujbky-2013-m03)

作品数:30 被引量:558H指数:12
相关作者:王式功尚可政张莹董继元赵文婧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污染
  • 8篇降水
  • 4篇气象
  • 4篇库姆塔格沙漠
  • 4篇雷暴
  • 4篇环流
  • 4篇健康风险评价
  • 3篇云量
  • 3篇污染特征
  • 3篇污染物
  • 3篇精细化
  • 3篇颗粒物
  • 3篇环流分型
  • 2篇多环芳烃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疾病
  • 2篇日数
  • 2篇时间序列
  • 2篇土壤
  • 2篇气象因子

机构

  • 39篇兰州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成都信息工程...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辐射防护...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北京急救中心
  • 1篇兰州市城关区...
  • 1篇酒泉卫星发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兰州工业学院

作者

  • 25篇王式功
  • 24篇尚可政
  • 7篇张莹
  • 6篇赵文婧
  • 5篇董继元
  • 4篇赵中军
  • 4篇张本忠
  • 4篇孔德兵
  • 3篇陶燕
  • 3篇汪结华
  • 2篇李旭
  • 2篇邵毅
  • 2篇刘兴荣
  • 2篇夏敦胜
  • 2篇陈东辉
  • 2篇王博
  • 2篇李德帅
  • 2篇刘亚梦
  • 2篇叶伟
  • 2篇李文才

传媒

  • 5篇干旱气象
  • 4篇气象与环境学...
  • 4篇第33届中国...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中国沙漠
  • 3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灾害学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第31届中国...

年份

  • 3篇2017
  • 12篇2016
  • 13篇2015
  • 10篇2014
  • 1篇201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州地区人群对六六六的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为研究兰州地区六六六(HCH)对人群的健康风险,应用改进的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多介质暴露模型,结合兰州地区人群状况,计算了各年龄人群通过11种暴露途径对六六六的暴露量。结果表明,兰州地区居民对环境中六六六的终身日平均暴露量为2.01×10-5mg/(kg·d)(儿童)和2.53×10-5mg/(kg·d)(成人)。暴露途径中以食物暴露为主导,其次是呼吸暴露,皮肤暴露作用很小。食物中贡献较大的为谷物和蔬菜。相应的健康风险度分别为5.40×10-9a-1(男性)和6.30×10-9a-1(女性)。兰州地区六六六居民人体健康风险度低于可接受健康风险度标准,兰州地区六六六人群暴露水平与天津、太原、太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性对六六六的暴露量高于男性。兰州人群成人的六六六暴露量大于儿童,成人是六六六暴露风险最高的群体。各项参数中,谷物和蔬菜摄食量和相应的六六六残留浓度是影响暴露的重要因素。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得到各年龄段人群对HCH的日均暴露量的分布特征,各输出变量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张格祥张玥董继元张本忠王式功尚可政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健康风险评价
大连市人群对多环芳烃的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8
2015年
近年来大连市多环芳烃污染日益严重。为研究大连市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对居民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结合大连地区人群状况,采用多介质-多途径暴露模型,评价大连市居民暴露于多环芳烃的暴露量及由此导致的健康风险,分析不同环境介质、暴露介质及暴露途径的风险贡献率,并结合蒙特卡罗方法分析研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实际评价时,根据大连市的实际情况,选用了部分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参数,剩余的评价参数根据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大连市居民中男性和女性对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日平均暴露量分别为2.59×10-4mg/(kg·d)和2.79×10-4mg/(kg·d)。主要暴露途径是膳食暴露,此外呼吸暴露也占有一定的比重,皮肤暴露作用很小。膳食暴露中对总暴露贡献最大的食品是谷物和蔬菜。相应的男性和女性的健康风险度分别为2.68×10-5a-1和2.90×10-5a-1,大连市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居民人体健康风险度高于可接受健康风险度标准。大连市女性对多环芳烃的暴露量高于男性,女性健康风险平均值亦高于EPA标准值。大连市多环芳烃人群暴露与天津、北京和兰州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各项参数中,粮食、蔬菜摄食量和相应的多环芳烃(PAHs)残留浓度是影响暴露的重要因素。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得到各年龄段人群对多环芳烃(PAHS)的日均暴露量的分布特征,各输出变量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董继元刘兴荣张本忠王式功尚可政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健康风险评价多环芳烃
云量时间精细化预报研究——以榆中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甘肃省榆中县地面观测站每日8次云量资料和同期NCEP每日4次等压面资料,由NCEP资料构造预报因子,以总云量和低云量为预报对象,分析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榆中县逐月每日8个时次的云量预报方程并进行回代;并利用2012年的资料检验预报方程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云量主要受整层湿度、垂直运动、不稳定能量、槽强度指数和700 h Pa水汽通量散度影响,其中湿度条件和垂直运动是重要因素。建立的预报方程对总云量的预报效果比低云量好;总云量平均预报误差在2成左右,低云量平均预报误差在3成左右;预报值的变化趋势可以部分地反映实际云量的变化趋势。
赵文婧赵中军尚可政王式功宁贵财
关键词:云量
兰州市城关区气象因素与麻疹发病人数的时间序列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及R软件的时间序列方法定量评估兰州市城关区气象因素对麻疹发病人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对麻疹日发病人数的影响由大至小依次为相对湿度、日照时间、平均气温、平均气压、降水量、平均风速;各气象因素对麻疹发病的影响均具有一定滞后效应,平均气压、平均风速和日照时间在滞后9d、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滞后7d、相对湿度滞后5d对麻疹日发病人数的影响最大.平均气压、平均气温和日照时间每增加1个IQR(四分位距),麻疹日发病人数分别增加175.2%、79.6%和24.3%,而相对湿度、降水量和平均风速每增加1个IQR,麻疹日发病人数则分别减少17.9%、5.2%和15.7%.
陶燕宋捷强力王砚李子斌
关键词:麻疹气象因素时间序列分析
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被引量:144
2014年
采集兰州市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PM1.0),分析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并采用时间序列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了可吸入颗粒物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日入院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显示,TSP和PM10的质量浓度在春季较高,PM2.5和PM1.0在冬季较高;气象因子与大气颗粒物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来说,PM10、PM2.5和PM1.0每升高10μg·m-3或10粒子数·m-3,入院危险分别增加0.052%、0.604%和0.652%;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来说,PM10、PM2.5和PM1.0每升高10μg·m-3或10粒子数·m-3入院危险分别增加0.046%、0.697%和0.935%.由此可见,兰州市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PM10、PM2.5和PM1.0对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入院人次均有一定影响,且PM10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较心脑血管疾病明显,而PM2.5和PM1.0则正好相反.
陶燕刘亚梦米生权郭勇涛
关键词: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时间序列
北京市极端降水事件和应对策略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极端降水造成的灾害性损失也越来越严重,有针对性的制定极端降水应急管理对策是降低灾害性损失的有效办法。基于1981-2014年北京地区20个常规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法确定20个站点各自极端降水阈值,定义4个极端降水指数,对北京地区极端降水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极端降水阈值的分布和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年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十分接近,大值区都分布在北京市城区(海淀、朝阳、丰台)和城区东北部(顺义、怀柔、密云、平谷),这些地区因极端降水强度大,面临的灾害性风险最高,是灾害应急管理重点关注的地区;北京市西部(斋堂、霞云岭)和西北部山区(佛爷顶、汤河口)虽然是极端降水日数的大值区,但由于北京地区特殊的地形和人口分布规律,这些地区并没有因为极端降水出现概率高而导致过大的灾害性损失。结合北京市极端降水灾害应急管理现状,提出从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民应急避险能力几个方面应对极端降水灾害的策略。
陈东辉汪结华宁贵财张香香尚可政
关键词:极端降水灾害应急管理
西北干旱区农田土壤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2
2017年
为探究环境磁学方法在西北干旱区农田土壤污染监测中的可行性,以典型绿洲农业区张掖市(临泽县、甘州区、民乐县和山丹县)为研究区域,采集农田土壤样品102份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分析.结果表明,张掖市农田土壤磁性特征以亚铁磁性的磁铁矿为主导,磁晶颗粒主要为粗粒假单畴(PSD)和多畴(MD),颗粒等效粒径介于0.2~1μm之间;样品磁化率(χlf)变化范围为22.27×10^(-8)~188.36×10^(-8)m^3·kg^(-1),平均值为63.85×10^(-8)m^3·kg^(-1),磁性矿物含量总体较少但空间变化较大;磁参数空间分布表明,磁性矿物含量在甘州区、民乐县和山丹县高于临泽县,并在甘州区的中部、民乐县的西南边和山丹县的西边呈现相对高值;甘州区中部的磁性高值主要受控于工业生产等人类活动,民乐县西南边和山丹县西边的磁性高值主要与较强的自然成土作用有关.综合多种磁学参数的系统分析能够有效区分和划定农田土壤人为污染范围,为农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王新夏敦胜王博陈红刘浩
关键词:农田土壤环境磁学污染监测磁性特征
冷空气大风过程中动量下传特征被引量:23
2016年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中国西北地区一次大范围冷空气大风过程中的动量下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动量下传大风是高低空风场辐合辐散的环流运动强迫所造成的大风,发生的区域一般在高空急流南部整层垂直速度接近零的地方;动量下传大风起风前后,垂直速度在高空急流两侧存在明显的反转,且下沉气流区较早接地,大风风速比冷锋大风略小,但持续时间较长;地面冷锋过境之后,高层高位涡区在高空槽持续影响的情况下有明显的向下传递作用,表示具有高位涡特征大气的侵入;高空槽是造成动量下传的主要原因,高空槽的形状及强度对于预报动量下传大风具有较大的意义,槽过境及槽后强西北气流可造成大风的持续。
邬仲勋王式功尚可政杨子凡陈锋
关键词:大风个例分析动量下传
三种干旱指数对西南地区适用性分析被引量:35
2014年
利用1951年1月2011年12月中国160个气象站的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资料,计算了近61年西南地区18个气象站逐月M指数和季、半年和年尺度的逐月SPI和SPEI指数。参考过去该地区发生的干旱灾害历史资料,研究了三种指数对不同时间尺度干旱的表征能力。结果表明:(1)SPEI指数能抓住降水和蒸发这两个影响干旱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西南地区季、半年、年尺度的干旱有较好的表征能力;(2)SPI指数在分析西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对年尺度的干旱表征是适用的,对半年尺度的干旱也适用,但表征能力不及SPEI指数,对季节尺度的干旱,春、秋季是适用的;(3)M指数在分析西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对年尺度的干旱,部分站点是适用的,对半年尺度的干旱,夏半年是适用的,对季节尺度的干旱,春、夏季是适用的。
熊光洁王式功李崇银尚可政马玉霞庄少伟
关键词: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
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相关因子对DNA损伤修复调控及肿瘤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细胞在内源性或外源性因子的胁迫作用下会产生各种损伤,包括遗传物质DNA的双链断裂(DSB)。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是哺乳动物细胞中DSB损伤修复的一种主要机制。NHEJ过程中一些主要因子如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交联修复蛋白1C、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4/DNA连接酶Ⅳ和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4类似因子对DNA损伤修复(DDR)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任何一种因子的改变都会影响DDR的效率。此外,NHEJ相关因子与肿瘤发生息息相关。本文针对NHEJ相关因子调控DSB修复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并对NHEJ修复相关因子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行总结。
李蔚蔚孔金昕漆永梅黄德军
关键词:DNA双链断裂DNA损伤修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