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02005)

作品数:5 被引量:152H指数:5
相关作者:邢光福杨祝良沈加林陈荣陶奎元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大学香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综合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早侏罗世
  • 2篇中生代
  • 2篇侏罗世
  • 2篇花岗岩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岩体
  • 1篇晚中生代
  • 1篇花岗岩体
  • 1篇火成岩
  • 1篇基性
  • 1篇基性-超基性
  • 1篇白垩纪
  • 1篇ROCKS
  • 1篇THREE
  • 1篇BIMODA...
  • 1篇IR
  • 1篇MESOZO...

机构

  • 4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4篇邢光福
  • 3篇沈加林
  • 3篇陈荣
  • 3篇杨祝良
  • 2篇陶奎元
  • 1篇毛建仁
  • 1篇周宇章
  • 1篇王步云
  • 1篇孙敏
  • 1篇舒良树
  • 1篇李龙明

传媒

  • 1篇地质论评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Acta G...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东南大陆边缘早侏罗世火成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76
2002年
东南大陆边缘早侏罗世火成岩主要呈双峰式火山岩、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及A型花岗岩等形态产出。本文运用岩石学探针技术,通过早侏罗世火成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并与晚中生代火成岩作对比,提出早侏罗世火成岩的形成与南岭东段近EW向张性断裂活动有关,标志着印支挤压造山的结束;之后东南大陆进入晚中生代NE向活动大陆边缘俯冲造山阶段,经历了挤压造山—剪切拉张过程,并在晚白垩世末期进入又一轮后造山拉张裂解阶段,即中生代时东南大陆边缘经历了早中生代(三叠纪—早侏罗世)和晚中生代(中侏罗世—晚白垩世)两期造山事件,其中早侏罗世的区域拉张作用是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前奏,构造域转换可能始于中侏罗世(165Ma)。
邢光福杨祝良毛建仁舒良树沈加林孙强辉陈荣陶奎元
关键词:火成岩早侏罗世花岗岩中生代地球化学
广东梅州早侏罗世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研究被引量:42
2001年
以往主要依据地球化学证据推断东南沿海中生代存在地幔富集作用 ,但缺乏可靠的地质学证据。运用全岩 +单矿物 (斜长石和辉石 )Rb Sr等时线法 ,测得梅州辉长岩 橄榄岩岩体中辉长岩的年龄为 178.71±3 .9Ma ,( 87Sr 86 Sr) i 值为 0 .70 5 5 5 8,εSr(t)值为 17.87~ 18.16;3个辉长岩样品的 ( 1 43Nd 1 44 Nd) i 值为 0 .5 12 641~0 .5 12 665 ,εNd(t)值为 0 .4 3~ 0 .95 ,表明其源区为类似原始地幔的弱富集型地幔 ,从而首次得到了中生代存在富集地幔的地质学证据。中生代基性岩类地球化学性质的变化表明 ,大约在中侏罗世早期 ( 164~ 165Ma) 。
邢光福杨祝良孙强辉沈加林陶奎元
Three Stages of Mesozoic Bimodal Igneous Rocks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 on the Continental Margin of Southeastern China被引量:37
2004年
There are large-scale Mesozoic bimodal igneous rock associations on the continental margin of southeastern China. They arous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the 1980s because of their specific tectonic implications, and have been found frequently during recent geological survey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udies of regional Mesozoic bimodal rocks, and concludes that they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e., the Early Jurassic (209-170 Ma, the first (Ⅰ) stage), the Late Jurassic-early Early Cretaceous (154-121 Ma, the second (Ⅱ) stage), and the late Early Cretaceous-Late Cretaceous (115-85 Ma, the third (Ⅲ) stage). These three stages of bimodal rocks were formed in different tectonic settings, and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for regional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XINGGuangfu YANGZhuliang CHENRong SHENJialin WEINaiyi ZHOUYuzhang
关键词:MESOZOIC
香港九龙复活破火山的鉴别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07年
香港主城区座落在香港岛—九龙地区的九龙花岗岩体上,该花岗岩体平面形态呈直径约11km的圆形,周边火山岩群山环绕,构成特殊的圆形盆地地貌,以往曾有人认为是陨石坑。笔者根据前人地质资料分析并经实地考察,认为该地貌形态实为大致以尖沙咀为中心的一个大型晚中生代复活破火山机构,九龙花岗岩体为破火口塌陷后侵位的中央侵入体,周围火山地层产状围斜内倾,发育环形断裂(主要为高角度正断层)和放射状断裂,具典型复活破火山特征,可称之为“九龙复活破火山”。
邢光福孙敏王步云李晓池陈荣李龙明
关键词:晚中生代
浙东白垩纪北漳和梁弄花岗岩体及其暗色岩石包体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浙东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类在岩性上分为三类:花岗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对后两类花岗岩已有较多研究,但对前一类,尤其是二长花岗岩的研究还较薄弱。选择浙东具代表性的北漳和梁弄二长花岗岩体及其所含暗色岩石包体,以及共生的石英闪长岩类,通过系统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对比研究,提出浙东二长花岗岩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演化系列,暗色岩石包体是由花岗质岩浆在深部析离出的镁铁质微粒包体(MME),成分特征类似于石英闪长岩,说明三者具内在成因联系,均与俯冲作用关系密切。
陈荣邢光福杨祝良沈加林周宇章
关键词:白垩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