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g024)

作品数:19 被引量:306H指数:10
相关作者:邓玲张银银蒋永穆詹懿高杰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丽水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农业
  • 3篇农产
  • 3篇农产品
  • 2篇新兴产业
  • 2篇战略性
  • 2篇战略性新兴产...
  • 2篇制度红利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文明
  • 2篇特色农产品
  • 2篇农业产业
  • 2篇西部大
  • 2篇现代产业体系
  • 2篇加工业
  • 2篇红利
  • 2篇服务业
  • 2篇产业结构
  • 1篇低技术
  • 1篇新体
  • 1篇演进

机构

  • 17篇四川大学
  • 4篇丽水学院
  • 1篇甘肃省社会科...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四川省社会科...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共重庆市巴...

作者

  • 8篇邓玲
  • 4篇张银银
  • 3篇蒋永穆
  • 3篇詹懿
  • 3篇高杰
  • 2篇黄勤
  • 2篇刘登娟
  • 1篇张鸥
  • 1篇王林梅
  • 1篇徐君
  • 1篇尹传斌
  • 1篇李文辉
  • 1篇陈娟
  • 1篇朱方明
  • 1篇张广裕
  • 1篇刘涛
  • 1篇刘畅
  • 1篇吴博文
  • 1篇李余

传媒

  • 3篇经济问题探索
  • 2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经济纵横
  • 1篇学术交流
  • 1篇经济问题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求实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 1篇商业经济研究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模式”演进机理的一种解释: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协同演化被引量:3
2012年
从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协同演化视角解释"中国模式"的演进机理,能够从根本上把握"中国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经过初步结合、全面相容和和谐发展的协同演化路径推动了"中国模式"的不断演进。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协同演化显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演进过程的系统有序性和政府主导下的集成推进等特征。在新的改革阶段,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协同演化还将面对资源约束、公平与效率问题和国际压力等挑战。
蒋永穆高杰
关键词:演进机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私人化与外向化倾向:四川藏区宗教信仰活动变化趋势的调研
本文通过选取各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石渠、雅江、得荣4县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实际的调查访谈得出四川藏区藏传佛教信仰变化发展的趋势。四川藏区藏传佛教信仰在世俗化倾向的大趋势下,又呈现出了一些特殊的发展倾向,即藏...
徐君
关键词:四川藏区宗教活动私人化外向化
以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被引量:18
2013年
创新驱动是实现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创新驱动过程分为前端驱动、中端驱动和后端驱动,共同作用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各个环节,产生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创造、扩散等效应,促进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进传统企业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商业模式等变革,不断培育和发展新产品和新业务,实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主要有嵌入式、融合式和集群式三种。传统产业应充分利用现有市场网络、创新平台等优势资源,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加强创新。
张银银邓玲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同农业经营组织结构中的农户行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被引量:20
2013年
组织结构决定生产主体行为,生产主体行为是产品质量的供给源头。在不同农业经营组织结构中,农户生产高质量和低质量农产品的净收益不同,决定了其生产决策的不同。提高农户经营过程中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强化组织激励机制,能够从供给角度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蒋永穆高杰
关键词:农业经营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化
创新的产业差异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创新不仅涉及高R&D强度产业部门,也包含低R&D强度产业部门,在不同产业中创新的类型、来源、特征等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创新催生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主导产业更替,这些新兴产业一般是高技术行业,其技术一般是"通用性技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促进制造业中低技术行业和服务业技术革新、生产方式变革。制造业中低技术行业和服务业并非被动接受新技术,在运用新技术的同时,结合行业本质,采用多种创新形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各国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实施不同的创新战略,影响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在开放环境下,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要素主要集中在产业低端层次上,容易造成创新动力不足,产业结构的固化。因此,我国必须结合我国当前产业状况和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当的创新战略和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张银银邓玲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
四川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效应的动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2
2011年
运用动态模型的分析方法对四川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四川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强、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带动程度高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程度、工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效应较小的结论。
邓玲张鸥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互动效应生产性服务业
以制度体系创新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被引量:8
2014年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工作部署之一被首次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国已经进入以制度创新为推动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维度和参与主体维度回答什么是生态文明制度,深刻剖析当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政府层面、市场层面、公众层面面临的"制度陷阱",并提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红利"的具体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刘登娟邓玲黄勤
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红利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被引量:28
2014年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已成为当前生态文明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通过从政府、市场、公众三个层面系统分析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发现生态文明制度尚没有达到优化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遭遇重重陷阱。对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创新生态文明政府管治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市场化推进途径、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制度,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释放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红利"。
刘登娟黄勤邓玲
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红利
瑞典国家创新体系探析与启示被引量:6
2013年
创新能力反映一国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瑞典的全球创新指数和竞争力排名世界领先,主要原因是有运行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绿色创新为战略导向,以服务创新为战略动向。瑞典政府积极完善创新战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形成多方利益联盟,建立多渠道的成果转化机制,使得创新体系中四类要素(政府、大学、研发服务机构以及企业、集群)之间形成了复杂而有效的有机整体。与瑞典国家创新体系相比,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张银银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
西部大开发十五年环境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3
2017年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实现了快于东部和中部的经济增长。正确认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环境成本,评价西部地区的环境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2000—2014年西部大开发以来的环境效率。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环境效率偏低,处于相对无效状态。西部地区环境效率明显低于传统效率,经济增长付出了较高的环境代价。西部大开发以来传统效率与环境效率之间的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走势变化。西部地区省份环境效率在全国排名靠后,各省份的环境效率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态势,其中重庆和四川排名不断提升,新疆排名逐步回落,内蒙古和广西在西部地区排名相对靠前且比较稳定,云南和陕西一直处于中间水平,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排名相对靠后。西部地区环境效率2000—2003年上升,2004—2010年不断下降,2010—2014年趋于平稳。西部地区环境效率低于东部地区且差距大,也低于中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通过收敛性检验发现,西部地区各省份间的环境效率差距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间的环境效率差距逐渐扩大,与中部地区间的环境效率差距先扩大后缩小。本文同时采用了Tobit模型进行面板回归,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能源消费结构、环保投资力度对西部地区环境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变化和对外开放程度对西部地区环境效率影响不显著;西部地区存在环境效率的库兹涅茨曲线。
尹传斌朱方明邓玲
关键词:环境效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