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5B03-6)

作品数:14 被引量:87H指数:7
相关作者:苏以荣何寻阳陈香碧黎蕾胡乐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土壤
  • 4篇典型土壤
  • 3篇有机碳
  • 3篇生物质炭
  • 3篇团聚体
  • 3篇喀斯特峰丛洼...
  • 3篇峰丛
  • 3篇峰丛洼地
  • 2篇典型区
  • 2篇学成
  • 2篇有机碳矿化
  • 2篇蔗渣
  • 2篇植被
  • 2篇石灰土
  • 2篇水稳性
  • 2篇水稳性团聚体
  • 2篇碳矿化
  • 2篇探地
  • 2篇探地雷达
  • 2篇农田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亚...
  • 13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广西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贵州省烟草公...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贵州烟叶复烤...

作者

  • 14篇苏以荣
  • 12篇何寻阳
  • 7篇陈香碧
  • 5篇黎蕾
  • 4篇胡乐宁
  • 3篇肖谋良
  • 2篇邱虎森
  • 2篇刘坤平
  • 2篇赵次娴
  • 2篇肖和友
  • 2篇冯书珍
  • 2篇吴金水
  • 2篇李杨
  • 1篇秦新民
  • 1篇王嫒华
  • 1篇王惠群
  • 1篇肖伟
  • 1篇葛云辉
  • 1篇胡雄
  • 1篇邓少虹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喀斯特典型区有机和生产常规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分析——以贵州省金沙县为例
【目的】分析西南喀斯特典型区——贵州省金沙县有机和常规两种生产方式下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并探讨其质量特征,为指导有机烟叶长期高效、高质量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南喀斯特典型区——贵州省金沙县石灰土种植的烤烟K326...
申燕肖谋良朱家荣鲁平刘育栋苏以荣陈香碧
关键词:烤烟化学成分
桂西北喀斯特典型土壤的大团聚体分级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研究喀斯特地区的典型土壤大团聚体分级特征,采用A S200机械干筛和湿筛的方法,分析不同有机碳含量的3种喀斯特典型土壤(红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的大团聚体颗粒分级情况。通过对大团聚体破坏率(PAD)、平均质量直径(MWD)和水稳性团聚体(WSA)的分析,结果显示,平均质量直径和水稳性团聚体从大到小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红壤(p<0.05)。在相似有机碳含量条件下,不同类型土壤的P AD值显示红壤最易被湿筛过程破坏,其次是棕色石灰土,最后是黑色石灰土,说明石灰土大团聚体机械稳定性强于红壤,且石灰土抵抗因降雨引起的土壤侵蚀的能力强于红壤。可见,不同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大团聚体颗粒分级差异较大,且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从大团聚体聚合角度来看,喀斯特石灰土有利于SOC的固定,土壤稳定性较强。
胡乐宁苏以荣何寻阳
关键词:机械分级水稳性团聚体
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碳通量原位监测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研究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碳通量特征,以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石界面为研究对象,原位测定3种土壤(红壤、棕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2个界面(土面、土石面)的乔木林地和灌丛的土壤碳通量,并用土壤碳通量的日变化和季变化指示土壤有机碳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在雨季各土壤碳通量均高于旱季。棕色石灰土在2种植被类型条件下均没有红壤土壤碳通量稳定,受湿度影响大于红壤。黑色石灰土中,灌丛的土石面土壤碳通量与土面差异小于乔木林地,乔木林地中土面土壤碳通量显著大于土石面,土面在7月出现最高值(3.0μmol m2/s),土石面在6月出现最高值(1.5μmol m2/s);灌丛土面土壤碳通量最高值出现在7月(3.0μmol m2/s),土石面6月出现最高值(1.9μmol m2/s)。喀斯特地区土壤碳通量的变化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土面和土石面的喀斯特土壤碳通量差异受气候、季节和植被的影响较大。
胡乐宁苏以荣何寻阳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类型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在不同筛分强度下团聚体的稳定性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AS200筛分仪分析了不同有机碳含量下3种喀斯特典型土壤(红壤、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的团聚体颗粒在不同筛分强度(1.5,2和2.5mm振幅)的分级特征。结果显示,3种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从大到小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红壤(p〈O.05)。随筛分强度由小到大,棕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的团聚体颗粒分级变化较小,红壤团聚体颗粒分级由大颗粒(〉8,8~5,5~2mm)团聚体为主逐渐变为中间粒径颗粒(5~2,2~1ram)。红壤团聚体结构最易被筛分过程破坏,其次是棕色石灰土,最后是黑色石灰土。研究表明石灰土团聚体机械稳定性强于红壤,且筛分强度直接影响团聚体分级结果。从团聚体聚合角度来看,喀斯特石灰土土壤稳定性较强。
胡乐宁苏以荣何寻阳
长期施肥下亚热带典型农田(旱地)土壤木质素的积累特性被引量:4
2015年
以广西环江(石灰土)、湖南桃源(红壤)两个亚热带典型农田(旱地)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碱性氧化铜-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分析两种长期施肥制度[化肥(NPK)、秸秆还田配施化肥(NPKS)]下土壤中木质素V、S、C等3类单体含量及组成的变化,并阐明影响旱地土壤中木质素积累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NPK)对石灰土木质素总量(SumVSC)无显著影响,而红壤木质素总量显著增加(55±1)%;秸秆还田配施化肥(NPKS)均显著增加了两种土壤木质素总含量(P<0.01),增加比例分别为(328±4)%、(456±9)%.长期施肥处理增加了红壤木质素单体C的比例,石灰土则表现为单体V的比例增加,表明农田土壤中木质素的转化具有单体特异性;长期施肥后木质素单体的酸醛比(Ac/Al)V和(Ac/Al)S均有所降低,其中石灰土高于红壤,说明石灰土的木质素分解矿化程度较红壤高.有机质、全氮与木质素单体含量无显著相关,而对木质素单体V、S、C组成有显著影响;木质素V、S和C类单体含量及组成均与土壤速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显著相关(P<0.05),由此认为土壤速效养分是木质素积累特性的关键影响因子.
冯书珍陈香碧何寻阳董明哲邱虎森苏以荣
关键词:长期施肥木质素土壤酶活性
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剖面微生物特性对植被和坡位的响应被引量:14
2013年
选取广西环江县喀斯特峰丛洼地:草丛(T)、灌丛(S)、原生林(PF)(中坡位)不同植被类型,原生林上、中、下不同坡位,按土壤发生层采集淋溶层(A层,0—10 cm)、过渡层(AB层,20—30 cm,草丛和灌丛;30—50 cm,原生林)、淀积层(B层,70—100cm)样品,研究土壤微生物量碳、氮(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SMBC)、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SMBN))、微生物碳熵、氮熵(ratio of SMBC to soil organic carbon(qMBC)、ratio of SMBN to soil total nitrogen(qMBN))、土壤基础呼吸(soil basicrespiration(SBR))以及代谢熵(microbial metabolic quotient(qCO2))的剖面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植被、土层深度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及基础呼吸,随植被恢复,SMBC、SMBN、SBR由草丛、灌丛、原生林依次上升,并随土壤发生层位的加深逐渐减少,qCO2在3种植被类型间差异显著:T>PF>S;原生林A层SMBC,SMBN在各坡位间均显著高于AB层、B层,SBR在A层由下坡位至上坡位递减,而在AB和B层的上、下坡位间无显著差异,qCO2坡位间无显著差异(P>0.05);SMBC与SMBN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25,P<0.01,n=45),且SMBC、SMBN、SBR分别与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随植被恢复,土壤质量明显改善,且坡位对A层土壤的影响较AB层和B层更显著,对于维持土壤微生物调节的土壤养分循环功能,调控土壤氮素营养与土壤有机质同等重要,这为合理制订喀斯特生态恢复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冯书珍苏以荣秦新民肖伟葛云辉何寻阳
关键词:微生物量
喀斯特生境模拟对其典型恢复树种茶条木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水分供应分层模拟柱(土壤层-岩石层-岩溶水层),进行水分梯度处理(田间持水量分别为30%~40%、50%~60%和70%~80%),模拟喀斯特"双层"地质特点,研究了喀斯特生境模拟对一年生茶条木植株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强,茶条木的株高和地上基径增量减少,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都显著下降,这说明植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随胁迫程度加强和胁迫时间延长,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增加趋势,而叶片丙二醛含量呈现先下降后增加趋势,这说明植株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来适应环境变化,从而提高植株的耐旱性。
胡雄何寻阳王惠群
关键词:生理
桂西北棕色石灰土和红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和差异被引量:7
2012年
以桂西北两种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棕色石灰土、红壤),在25℃,100%空气湿度条件下培养80 d,测定培养期间土壤释放CO2量、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含量(MBC),研究桂西北土壤有机碳(SOC)矿化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SOC矿化在培养20 d后达到稳定。80d培养结束后,棕色石灰土SOC含量高的土壤,DOC/SOC、微生物熵以及土壤呼吸熵分别为0.21%,0.94%,0.88 g/kg.h,SOC含量低的土壤分别为0.52%,0.76%,1.21 g/kg.h;红壤SOC含量高的土壤,DOC/SOC、微生物熵以及土壤呼吸熵分别为0.76%,0.22%,5.06 g/kg.h,SOC含量低的土壤分别为1.14%,0.60%,3.29 g/kg.h。在棕色石灰土上,与SOC含量低的土壤相比,SOC含量高的土壤微生物熵大(p<0.05),而土壤呼吸熵小(p<0.05);红壤的情况与之相反。总体上,棕色石灰土CO2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累积释放率、土壤呼吸熵以及DOC/SOC均显著小于红壤;而微生物熵显著大于红壤。从SOC矿化角度反映了棕色石灰土有机碳较红壤稳定,这对维持SOC水平,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结构,增加碳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李杨苏以荣何寻阳王嫒华郑华黎蕾邱虎森赵次娴
关键词:棕色石灰土红壤有机碳矿化
广西蔗渣炭和玉米秸秆炭对水体中铵氮的吸附性能与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为进一步利用广西大量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实现资源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采用恒温振荡吸附方法,研究蔗渣炭和玉米秸秆炭对NH4Cl溶液中铵氮的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过程,分析吸附时间、初始液浓度、添加量对生物质炭吸附铵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蔗渣炭和玉米秸秆炭对铵氮的吸附平衡时间均为3 h,平衡吸附率分别为39.0%和41.3%。生物质炭对铵氮的吸附率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单位吸附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对铵氮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蔗渣炭和玉米秸秆炭对铵氮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50mg/g和2.88 mg/g。总体上,玉米秸秆炭对溶液中铵氮的吸附性能优于蔗渣炭。
肖和友黎蕾陈香碧郑小东苏以荣
关键词:蔗渣玉米秸秆生物质炭铵氮
基于探地雷达技术估算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坡位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方法被引量:4
2015年
在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区按上、中、下坡位和洼地分别选取四个样方,利用探地雷达技术探测土壤深度,获得各层次土壤体积分数,结合土壤剖面采样获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石砾含量和容重等数据,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结果表明:该峰丛洼地区上、中、下坡位的土壤主要集中在0~30 cm深度范围内,体积分数范围为72%±16%~78%±6%,洼地的土壤则主要集中在0~70 cm,体积分数为64%±17%;土壤剖面0~30 cm内有机碳含量逐层显著下降(P<0.05),在深度30 cm以下下降趋势变缓,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从上坡至洼地逐渐降低,符合喀斯特地区特有的"养分倒置"现象;基于探地雷达法测得的0~2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由上坡至洼地逐渐减小,上坡与洼地差异显著(P<0.05),而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则洼地显著大于坡地(P<0.05);探地雷达法与"平均深度法"相比,后者对前者的相对误差为0.3%~14.5%,未达到显著差异。通过研究建立了基于探地雷达准确获取土壤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估算方法,适用于喀斯特非连续性土壤,为进一步准确估算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提供了更可靠的方法。
夏银行黎蕾陈香碧何寻阳刘坤平吴金水苏以荣
关键词:喀斯特峰丛洼地探地雷达土壤分布土壤有机碳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