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2675)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尚晓虹吴永宁高颐雄赵云峰岳兵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浙江省舟山地区海水鱼类中脂肪酸含量调查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调查我国浙江省舟山地区常见的可食用海水鱼类(简称海鱼)中主要脂肪酸的含量。方法于2011年9—10月,在舟山地区码头市场或菜市场采集可食用海鱼31种,每种6条,共186条,保留可食部并匀浆后,采用Folch法提取样品脂肪,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脂肪酸构成及含量。分析不同鱼种间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的差异。结果在31种海鱼中,扁舵鲣总脂肪含量最高,为(13.2±1.2)g/100g可食部分;马面纯最低,为(0.6±0.1)g/100g可食部分。鲻鱼总n-6PUFA含量最高,为(875.7±506.4)mg/100g可食部分;解鱼最低,为(2.1±1.9)mg/100g可食部分。扁舵鲣总n-3PUFA含量最高,为(2623.8±426.1)mg/100g可食部分;尖头斜齿鲨最低,为(82.0±13.9)mg/100g可食部分。卵形鲳修总SFA含量最高,为(3014.9±379.0)mg/100g可食部分;鲫鱼最低,为(89.7±5.8)mg/100g可食部分。刀鲚总MUFA含量最高,为(3335.7±383.5)mg/100g可食部分;马面纯最低,为(32.1±16.9)mg/100g可食部分。结论舟山地区31种常见的可食用海鱼中主要脂肪酸构成具有种属差异。
- 高颐雄岳兵余新威何佳璐尚晓虹李筱薇吴永宁
- 关键词:鱼类
- 洞庭湖鱼类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含量调查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调查洞庭湖淡水鱼类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含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于岳阳市和沅江市所辖的洞庭湖区范围内设置10个样品采集点,于2012年7月(丰水期)和11月(枯水期)共捕获洞庭湖常见鱼类13种,丰水期和枯水期每种鱼均选择2~3条重量相近者,将同时期、同鱼种作为1个样本。经样本制备和前处理后,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测定样品中二噁英(PCDD/Fs)、二噁英样多氯联苯(dl-PCBs)、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含量[M(P25,P75)],依据WHO 2005年修订的毒性当量因子(TEF)分别计算PCDD/Fs和dl-PCBs的毒性当量(TEQ)。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不同时期鱼类POPs含量及TEQ的差异。结果洞庭湖丰水期鱼类∑PCDD/Fs含量为12.397(8.865,24.964)pg/g,高于枯水期0.771(0.490,1.442)pg/g(P<0.001);以TEQ计,则分别为0.150(0.066,0.528)和0.143(0.066,0.235)pg-TEQ/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洞庭湖丰水期和枯水期鱼类∑dl-PCBs含量分别为66.475(28.065,77.794)和24.205(18.237,90.777)pg/g,以TEQ计,分别为0.061(0.046,0.268)和0.075(0.054,0.182)pg-TEQ/g。∑指示性PCBs含量分别为237.764(153.896,335.483)和119.711(52.171,408.696)pg/g;∑PBDEs分别为106.513(64.834,164.860)和86.837(61.872,177.108)pg/g。PCDD/Fs含量最高者为丰水期草鱼(198.360 pg/g),PCBs含量最高者为丰水期长吻鱼(2332.509 pg/g),PBDEs含量最高者为丰水期黄颡鱼(343.857 pg/g)。结论洞庭湖不同时期和不同鱼类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含量不同,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 黄志尚晓红李梓民尹晓晨胡余明
- 关键词:鱼类
- 中国部分海域的海鱼中铅和镉污染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海域中可食用鱼类中铅、镉的含量和污染状况。方法采集部分海域捕捞的可食用鱼类样品124种,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样品中的铅、镉含量进行测定,依据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的鱼类中铅、镉的限量对结果进行判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镉的检出率为21.8%,检出范围0.005-0.468 mg/kg,铅的检出率为84.7%,检出范围0.01-0.43 mg/kg。只有东海海域采集的尖头斜齿鲨镉含量超标,超标率为0.8%,属于重度污染。东海海域采集的军曹鱼、宽体舌鳎,南海海域采集的马鲛鱼、银鲳、大黄鱼的镉污染属于轻度污染。未见铅超标样品,黄渤海海域采集的带纹条鳎铅污染属于中度污染。结论中国绝大部分的海洋经济鱼类中铅、镉含量相对较低,绝大部分符合国家水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指标。
- 赵馨王珊马兰岳兵赵云峰尚晓虹
- 关键词:海鱼铅镉
- 洞庭湖水域淡水鱼类脂肪酸含量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洞庭湖水域出产的常见可食用淡水鱼多种主要脂肪酸的含量。方法于洞庭湖水域采集当地常见可食用淡水鱼(每种3~4份样品),提取总脂后以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各种脂肪酸含量。结果共采集12种淡水鱼类,其总脂含量占可食部范围为1.14%(鳙鱼)~7.55%(黄颡鱼),绝大多数鱼种含量最多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DHA含量(mg/100 g可食部)均值范围为19.7(鳝鱼)~358.4(长吻鮠)。二十碳五烯酸(EPA)(r=0.523,P〈0.000 1)、二十二碳五烯酸(r=0.462,P=0.000 3)和DHA(r=0.576,P〈0.000 1)含量分别与总脂含量相关。结论洞庭湖水域常见淡水鱼脂含量及脂肪酸含量具有明显种属差异性,部分鱼种可以作为EPA和DHA的良好膳食来源而被推荐。
- 高颐雄张红霞胡余明李梓民尚晓虹赵云峰吴永宁
- 关键词:N-3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洞庭湖淡水鱼脂肪酸
- 中国黄海海域部分海鱼脂肪酸含量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中国黄海海域部分可食用海鱼的脂肪酸含量。方法于青岛市大型水产批发市场采集我国黄海海域38种海鱼样品,提取脂肪后甲酯化,以气相色谱法分析其脂肪酸含量。结果38种海鱼总脂含量范围为0.459(鲡鱼)-17.086g/100g(海鲫)。海鱼中含量最多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11-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为C16:0、C18:1n9、C20:4n6和C22:6n3。SFA总量范围为44.5(黄线狭鳕)~2442.9mg/100g(海鲫),P50=345.6mg/100g;MUFA总含量范围为19.8(黄线狭鳕)至2753.5rag/100g(青鳞鱼),P50=242.3mg/100g;n-6PUFA总量范围9.5mg/100g(黄线狭鳕)~939.5(梭鱼),P50=42.5mg/100g;总n-3PUFA含量范围为84.3(鳎鱼)~1452.2mg/100g(海鲫),P50=324.3mg/100g。n-3PUFA、EPA和DHA的含量均与总脂含量呈正相关(P〈0.001)。结论黄海海域大多数海鱼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且具有种属差异性,可以作为n-3不饱和脂肪酸的良好来源。
- 张红霞张加玲尚晓虹赵云峰吴永宁
- 关键词:海鱼脂肪酸黄海海域
- 水产品摄入获益与风险及其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水产品是人类多种营养素的良好食物来源,但水产品所含污染物及其所致危害日益受到关注。因此,对以鱼类为主的水产品摄入进行获益与风险的深入研究及对其进行风险获益综合评估有助于指导人群更加合理消费水产类食物。
- 高颐雄李筱薇尚晓虹吴永宁
- 关键词:水产品N-3多不饱和脂肪酸甲基汞食品安全